返回

第93章 岑参的故事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93章 岑参的故事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一生有着许多独特的经历和故事:

- 家族兴衰与早年经历:岑参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祖上岑文本、岑长倩、岑羲都曾位至宰相,家族显赫一时。然而,后来家族遭遇变故,家道中落。岑参自幼丧父,家境变得困顿,但他勤奋好学,遍读经史,十五岁时就隐居嵩山,刻苦学习,为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两次出塞的经历:

- 第一次出塞:天宝八年(749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入边塞,亲身感受了大漠的风沙、战争的残酷以及边疆军民的生活。他的诗作也开始展现出独特的边塞风格,比如《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剪取了行军途中的一个侧影,虽舟车劳顿,但诗中并无过多消极情绪,反而隐隐有豪迈之气。

- 第二次出塞:天宝末年,岑参又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边塞诗,对边疆风物怀有深厚感情,诸如火山云、天山雪、狂风卷石、无垠瀚海、冷月残雪等奇特景象,都在他的诗文中有所体现。他的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写于此时,其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名句,千古传诵。边塞的苍茫、雪意的壮阔,以及以梨花作比的别出心裁,都显示出他浪漫豁达的气魄。

- 仕途坎坷:尽管岑参满怀报国壮志,在边塞也经历了诸多艰辛,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安史之乱后,很多人的命运发生改变,岑参的好友高适等人青云直上,而他却郁郁不得志,只被任命为正四品的嘉州刺史,这已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官职。后来,他因不与当地长官同流合污,敛财伤民,在嘉州刺史的位置上做了一年就被罢官。

- 赤亭教子:有一次,岑参在回西域途中经过赤亭,当地戍边的将士请他在赤亭壁上题诗。题完诗后,一个小孩将其念了出来,岑参感到十分惊讶。经询问得知,这个小孩是离这里不远的放羊娃,会说汉语,是戍边将士们允许他在这里放羊的,还曾救过十三个士兵。小孩告诉岑参是他爹爹教他汉语,还拿出一本《论语》,说这是爷爷写的,里面有好多道理。岑参感到欣慰,提笔给他写了“论语博大,回鹘远志”几个字。后来,放羊娃的父亲带着小孩去拜访岑参,告知岑参他们本是漠北草原的读书人家,因宫廷内乱逃到这边避祸,教小孩汉语是为了让他记住自己的根,现在自己身体不行了,希望岑参能收小孩为徒,教导他成为有用的人。岑参考虑到边疆缺翻译,若有人能翻译两族语言,对边防会很有帮助,便答应收小孩为义子,并给他改名为岑鹘。在岑参的悉心教导下,岑鹘精通两族语言,能写一手好诗,后来成为了一名翻译家,为汉族与边疆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 晚年及去世:岑参罢官后,心灰意冷,想要东返故乡,但受叛乱影响,一直被困锁在成都。大历五年(770年),他在四川去世,享年约五十五岁。在当时的社会思潮中,岑参在政治上没有显著成就,也无家财累积,又孤独流离、客死异乡,实在算不得圆满。然而,他在格局见识和诗文作品上有着难以超越的丰厚宝藏,他的边塞诗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