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林家的鸡汤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31章 林家的鸡汤

孙逸岑对林家来说,就像一颗丢入平静水面的石头,激起一阵水花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林家米仓里的银锭则是这颗石头落入水后沉到的地方。

守着秘密的林家人表面上都恢复到了正常的乡间生活。

林月划出来的试验田里的稻谷长势喜人,可惜找遍了村里的田间地头,溪边山野,都没有寻到属于这个时代的“败野”。

前不久林月喂鸡的时候在鸡舍里捡到了温热的鸡蛋,有母鸡开始下蛋了,这批鸡差不多可以出笼宰杀了。

林月和林母改良好了红菇鸡汤的做法,去掉了山野之物的土腥气,入口全是浓香。

“阿爹,这里还要垫些草。”林月伸手向林父要了一把干草塞进竹筒之间,避免运输时竹筒摇晃散开。

林家新做好的牛车上放了三层煨汤用的竹筒,大竹筒一层20组,一份够两人饮用,小竹筒一层30组,适合一人饮用。天气凉了很多,这时候家家户户都爱煮热汤,林月要去县里试试林家的竹筒红菇鸡汤有没有销路。

这时候的工艺还做不出后世那种可以容纳几十个小罐的煨汤大瓦缸,市面上能找到最大的缸还不到半人高,林父用的木框架加复合黏土制作了一个满足煨汤需求的移动板车,类似路边摊小餐车,一半是煨汤用的火灶缸,一半是放备料的斗车,人的座位在车头,有木板隔开。

林家的茅屋藏了秘密,现在都不敢家里不留人,这次出门林父找了王婶子家的老二帮驾的车,林月和林母出门,林父在家。

林家晚上三点就起来准备,王二哥也差不多是三点来的家,跟着林家人一起把东西整理妥当,见到林家准备的竹筒红菇鸡也没打听。

林母抱了一袋子自己这段时间做的东西,林月看过,样样精美,好多款式跟林月那个时代相差不大,林月多次感慨时尚的轮回是从古时候就开始轮了。

摸着黑天出门,赶在了宜县早上最热闹的时候进了县城。

林母打听好了市集的位置,找到市集上划给农家产品的区域,按照指示不占道,进去看到有空位,缴纳摊位费就可以开摆,这里有官差巡逻维持秩序,也没见有欺行霸市的人。

林家来的时候好位置都被占完了,找了一圈,林月选定了市集边缘的一片树荫下把摊子支起来。

林月抽出一块木板立在车前,上书:

“慢熬浓情汤味美,精选好料用心烹。

但以香幽传韵致,不以色艳揽功名。”

几个路过的人见林月这车摊前还有诗句,好奇的停下来看,林月适时的掀开火灶缸盖子,缸里的汤在路上煨了六个小时,开盖后浓郁的鸡汤香味混合着竹子红菇的清新一下子飘散出来,刚才就好奇的这下都围上来了。

“请问店家卖的是什么汤?”有人抢先问。

“是我们家祖传的红菇鸡汤。”林母带上厚手套,掏出一个竹筒,把上面的盖子打开,色泽鲜艳的红汤飘着油花,拿勺子往里搅动,捞出红菇和鸡肉展示给大家看。

“祖传”的说法是林月要求的,他们没名没姓没传承,想要卖好新鲜玩意会很难,起初林母觉得这是骗人的话,不敢乱说,林月废了一番功夫才说服她。

营销月上线,跟看客们说到:“我们家的红菇鸡汤不仅味道鲜美,多多食用,孩子长得壮,病人气血足,老人强筋骨,大人健身体,家里有胃口不好的,喝几盅健脾开胃。”

“小姑娘这话说得也太满了,一个鸡汤能有那么厉害,那医馆都不用开了。”看客里有挑刺的。

林月见怪不怪,笑着说:“人有病时才求药,人无病时多滋补,身体好了病就少,这都是做好的食补鸡汤,买回去就能喝,有煨好的,也有生的,煨好的大盅20钱,小盅12钱,生的各少两文,现在天凉,家家煨汤,大家不妨试试这红菇鸡汤,保证鲜美。”

在市集逛街的人本来就是来购物的,看到这新鲜东西,店家肯卖力讲解,又快到午饭时间了,几个人倒是花了钱,大大小小的各买了回去。

凑热闹是人的天性,有人买东西的摊位,就容易吸引其他人来。

林母美滋滋的给大家拿东西收钱,王二哥看懂了大小盅的卖法,也主动上手帮忙。

林月则是跟每一个买了汤的人问,家里人爱喝鸡汤的话,是可以跟自己定食材的,每三天可送一次,3盅起定,定金两成就行。

毕竟林家不能真的成为商贩,这样小规模买卖农家产品不会有人追究,以后终究是不能大肆开店经营,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订单供货的路子。

在林月不懈的努力下,一个订单都没有。

林月安慰自己:第一天来,大家都还没喝上,多来几天就有回头客了,那时候才会有人愿意下订单。

鸡汤摊位没有摆很久,卖到只剩下20盅的时候收了摊。

林母问了路,往县里几个大户人家处寻去。

县里的大户人家不多,集中在一片地区,林母以前在织布坊经常给这样好的人家送货,知道规矩,敲了侧门或者后门寻的人,找的也是家里的灶头娘子或者掌勺师傅。

没人了解红菇,不敢随意收了给自家主君主母饮食,却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林月期初想着给这些人免费送了当样品试吃,想想又觉得这样后面得事情就不好谈了,便跟林母商量,愿意出钱的就少两文卖,不愿意的直接走,不浪费时间。

有些人还想着拿乔拉扯的,见她们走得干脆,东西也不多,反而爽快的付了钱拿回去试试,走完这片区域,存货只剩下8盅了。

三人又赶着车去了几家大些的酒馆,几家小饭馆,谈的是原料供应和定价,有一家酒馆生意不错,近来客人爱点肉汤,喝过林家的红菇鸡汤后非常满意,就是给的价格太低,林月并不想答应。

对有意向的人家和酒馆,林月都约了三日后中午可派人去集市找到林家订货。

夜晚回到家,一家三口数了数今天的收入,1056钱,林母感动得要哭了,她辛辛苦苦织出一匹绢也仅能换回200钱,这比她织一个月的绢帛换回来的钱还要多。

林月取出50钱,请林父拿去给王二哥,顺便问问三日后他若无事,能不能再陪着去县里。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