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5章 欧洲的局势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 15章 欧洲的局势

1931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在阿方索十三世流亡后成立,标志着西班牙政治体制的重大转变。新政府面临的挑战包括根深蒂固的阶级矛盾、政治极端主义的兴起,以及天主教会与共和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共和国政府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土地改革、政教分离政策以及工人阶级的福利制度。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受到了地主阶级、保皇军官以及天主教团体的强烈反对。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这场冲突迅速演变成了左右翼势力的全面对抗。内战不仅在西班牙国内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苏联等国家对共和国政府提供了支持,而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则支持了由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领导的国民军。这场内战在1936年到1937年间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马德里的围攻、国际纵队的介入,以及各种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国际社会对西班牙内战的反应不一,一些国家采取了非干涉政策,而另一些国家则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了冲突。内战的持续不仅加剧了西班牙国内的分裂,也对欧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6年,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其领土野心和扩张政策开始逐步显露。在这一年,德国政府开始积极策划与奥地利的合并,这一企图得到了纳粹党内外的支持。德奥合并,又称为“Anschluss”,是德国统一奥地利的行动,其目的是实现希特勒所宣扬的“大德意志”理念。

政治准备:德国通过宣传和外交手段,试图在奥地利内部制造亲德情绪,同时向奥地利政府施加压力。

经济手段:德国利用经济手段影响奥地利,包括贸易限制和经济援助,以此来增强德国在奥地利的影响力。

内部渗透:纳粹党在奥地利的活动日益频繁,通过建立亲纳粹组织和进行政治游说,为合并创造了条件。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违反《凡尔赛条约》和《洛迦诺公约》,命令德军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这一行动被称为“莱茵兰再军事化”。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国际条约的公然违背,也是德国重整军备和扩张领土的重要步骤。

军事行动:德军迅速进入莱茵兰,建立了防御工事,并部署了军队,这一行动显示了德国军事力量的增强和对外扩张的决心。

国际反应:国际社会对德国的这一行动反应不一,英国和法国采取了较为克制的态度,没有立即采取军事行动来阻止德国,这一绥靖政策为德国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机会。

战略意义:莱茵兰地区的战略位置对于德国至关重要,控制这一区域不仅可以保护德国西部边境,还可以为未来可能的军事行动提供跳板。

通过上述行动,德国在1936年至1937年6月期间的领土野心和政策表现得尤为明显,为后续的欧洲局势发展埋下了伏笔。

法国在1936年至1937年6月期间的外交政策主要集中在应对日益增长的法西斯威胁,特别是来自德国的挑战。法国政府意识到必须加强军事准备以应对可能的冲突。

外交政策调整:法国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外交联系,寻求形成对抗法西斯国家的联盟。这包括与苏联的接近,以及与东欧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军事准备加强:法国军队进行了现代化改革,包括武器系统的更新和军事训练的加强。法国还加强了对马奇诺防线的建设,这是一条沿法国东部边境延伸的防御工事,旨在抵御德国的进攻。

英国在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以中立和绥靖为特点,试图通过和平手段避免战争的爆发。

中立政策:英国政府避免在早期阶段明确表态支持或反对任何一方,希望通过中立来维护国家利益,减少卷入冲突的风险。

绥靖政策:英国政府采取了绥靖政策,希望通过让步来满足德国的部分要求,以换取和平。这包括在1938年慕尼黑协定中的参与,该协定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以换取希特勒对欧洲和平的承诺。

在这一时期,英国的军事准备相对不足,政府更多地依赖外交手段而非军事力量来维护国家安全。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英国逐渐意识到绥靖政策的局限性,并开始加强军事准备,以应对可能的战争威胁。

1936年至1937年6月,欧洲的政治格局经历了剧烈的动荡和转变。在这一时期,几个关键事件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力量平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的重新武装:1936年3月,德国违反《凡尔赛条约》和《洛迦诺公约》,重新占领了莱茵兰非军事区。这一行动未受到英法等国的有效干涉,标志着德国军事力量的崛起和对欧洲现状的挑战,这一行动极大的刺激了日本国内的狂热派。

西班牙内战的爆发: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这场战争不仅是西班牙国内政治力量的冲突,也吸引了国际力量的参与。苏联支持共和派,而德国和意大利则支持佛朗哥的民族主义者,这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政治分裂。

英法的绥靖政策:面对德国的扩张,英国和法国采取了绥靖政策,希望通过让步来满足德国的要求,避免战争。这种政策在短期内减少了直接冲突,但长期来看却助长了德国的侵略气焰。

在1936年至1937年6月的欧洲,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对抗成为政治斗争的主线之一。

法西斯主义的扩张:意大利在墨索里尼的领导下,通过侵略埃塞俄比亚等行动,展示了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性。德国在希特勒的统治下,不仅在国内实施极权统治,也通过支持西班牙内战中的民族主义者,扩大了其影响力。

共产主义的反应:苏联作为共产主义的代表,通过共产国际(Comintern)支持全球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斗争。在西班牙内战中,苏联向共和派提供了军事援助,并号召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支持西班牙的斗争。

意识形态的冲突:这一时期的欧洲政治斗争不仅是国家间的竞争,更是意识形态的较量。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对抗,不仅影响了政治格局,也深刻影响了社会结构和人民的生活。

在这一时期,欧洲的政治格局变化不仅影响了各国内部的政治走向,也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在20世纪初,西班牙是一个经济落后、政治专制的半封建农业国家。政治体制偏向封建专制,政府官员和军事将领多来自天主教高级僧侣或贵族地主。农村的大庄园制度导致大地主掌握国内绝大多数土地和资源,而下层阶级人民生活困苦。

1923年,米格尔·普里莫·德·里韦拉在国王阿方索十三世的同意下发动政变,建立了长达7年的独裁政权。然而,1931年西班牙爆发革命,推翻了德·里韦拉政权,阿方索十三世流亡海外,尼塞托·阿尔卡拉-萨莫拉成立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尽管如此,第二共和国也未能稳定局势,政府频繁更迭,至少成立了28个政府。

第二共和国尝试进行了一系列民主与土地改革,实施裁军,关闭军校。但这些改革并不十分奏效,地主与保皇军官仍然在国会与政府军中占据多数。土地改革导致贫农只分到少部分王室土地。同时,天主教会与共和政府对立,政府利用第二共和国成立之势组织反天主教的政府,强力干涉天主教。

1935年10月,西班牙左翼集团组成人民阵线,并在1936年的选举中获得胜利。然而,左翼集团内部存在巨大分化,不同政治力量追求不同的政治制度。

人民阵线主张赦免政治犯、提供工农的基本薪资、恢复宪法和自治区、设立公安机关与军队民主化、取缔法西斯和保皇人士等,这些政策广受工农阶级与小资产阶级民众的支持。

与此同时,右翼势力如荷西·桑胡霍将军和长枪党等也在积极准备以武力推翻共和政府。他们与纳粹德国和意大利建立联系,获得支持和武器。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殖民军在佛朗西斯科·佛朗哥等将领的策动下发动叛乱,迅速蔓延至本土多个城市。叛军趁政府犹豫之际,迅速占领了大片地区。

叛乱发生后,西班牙各阶层人民响应人民阵线的号召,拿起武器保卫共和国。马德里、巴塞罗那等城市的叛乱很快被平息,共和军控制了工业和政治中心、主要港口和交通干线。

1936年8月,叛军在德、意干涉军支援下向马德里方向发动进攻。9月,叛军和干涉军在北部攻占重要城镇,切断共和国北部与法国的联系。共和军在马德里展开英勇的保卫战。

共和军和民兵在马德里以西构筑防线,国际纵队也参与了马德里的防御。尽管叛军在德、意支援下发起猛攻,但共和军成功阻止了叛军的进攻。

1937年6月,叛军将进攻重点转向北部,企图攻占重要工业区。尽管共和军进行了坚决抵抗,但叛军凭借兵力优势攻占了毕尔巴鄂等重要城市,共和国遭到沉重打击。

1936年至1937年6月,欧洲局势发展中,西班牙内战是关键事件之一。从共和国的动荡、各派的斗争、叛乱的发动,到最初的进攻和北方战役,西班牙内战不仅影响了西班牙国内的政治格局,也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担心欧洲局势的恶化,把重心都放在了欧洲那边,对远东则是祸水东引,想让中国来牵制日本,避免自己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英法两国的绥靖政策让德国越来越嚣张,元首的野心就是这样被一步步喂大的,在元首的眼里,英法两国已经是软弱的代名词。

而美国则是闷声发大财,它把武器装备卖给交战双方,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都是美国在远东的第一贸易伙伴。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