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38章 欧洲局势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 38章 欧洲局势

康熙11年,就在韦小宝奉命主持变法改革的时候,欧洲正处于剧烈的变革时期,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发展和变化。

许多国家的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如法国的路易十四,他亲政后废除了首相,建立集权,使法国的君主专制达到鼎盛。他致力于打造“文化国家化”,通过国家资助的方式将文化名流和各种人才纳入国王彀中,为国家服务。

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5岁即位,在位长达72年。

路易十四加强中央集权,将贵族集中于凡尔赛宫,削弱地方贵族权力,使法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设立各种官僚机构,强化政府对国家的管理和控制。

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工商业发展。建设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改善交通,促进贸易流通。

发展海外贸易,积极拓展殖民地,使法国成为当时欧洲重要的经济强国。但重商主义政策也导致农民生活困苦,国内市场受到一定限制。

路易十四大力扶持文化艺术,凡尔赛宫成为欧洲艺术的中心之一。当时法国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杰出艺术家和作品,如莫里哀的戏剧等。

法国的时尚文化也开始引领潮流,对欧洲其他国家产生深远影响。

维持着庞大的军队,频繁发动战争,进行领土扩张。通过战争,法国扩大了领土和影响力,但长期战争也使国家财政负担加重,人民生活受到影响。

17 世纪的英国处于复辟王朝时期,查理二世复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政治局势。如在政治上,尽量平衡各势力在枢密院和议会中的地位;在宗教方面,虽与议会有意见分歧,但通过国王的适时让步化解矛盾。同时,英国注重维持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良好关系,以谋求有利的国际环境。不过,英国与荷兰在贸易等方面存在竞争,也爆发了英荷战争。

1660年,查理二世回到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但此时英国的政治局势并不稳定,国王与议会之间仍存在权力斗争。例如,在宗教问题上,查理二世试图推行天主教,引发了新教势力的不满。

议会与王权的矛盾:议会希望限制王权,以保障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而国王则试图加强自己的权力,双方的矛盾在一些政策和事件上时有体现。

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一时期继续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大,他们积极从事海外贸易、殖民扩张以及工商业活动。像东印度公司等贸易公司在海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671年东印度公司处于发展和扩张阶段,在亚洲的贸易活动日益频繁, 东印度公司的贸易范围涵盖了亚洲的多个重要地区。在印度,通过建立贸易据点和与当地势力的合作,逐渐控制了大片的土地和资源,包括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等重要城市,成为印度地区重要的贸易力量。同时,其贸易触角也伸向了东南亚,与马来半岛、印尼群岛等地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着频繁的贸易往来,涉及香料、木材、宝石等多种商品。

随着贸易据点的不断增加和贸易网络的逐渐完善,公司的贸易额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大量的亚洲商品,如印度的棉花、鸦片、茶叶,东南亚的香料等,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市场,满足了欧洲日益增长的对异域商品的需求,也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经过多年的经营与积累,东印度公司拥有了庞大的资金储备。这不仅使其能够维持庞大的商船队、贸易据点的运营以及员工的开支,还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商品采购和贸易投资。例如,公司可以一次性采购大量的印度棉花或东南亚香料,从而在与当地供应商的谈判中占据优势地位,获得更有利的采购价格。

在当时的亚洲贸易中,东印度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逐渐在许多贸易领域形成了垄断地位。例如,在茶叶贸易方面,公司通过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几乎垄断了欧洲市场的茶叶供应,从而能够控制茶叶的价格和市场份额,对欧洲的茶叶市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东印度公司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在伦敦总部,设有董事会负责公司的重大决策和战略规划,对公司在亚洲的贸易活动进行总体指挥和监督。在亚洲的各个贸易据点,也设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具体的贸易事务、据点的运营以及与当地的联络和协调工作。

公司的员工队伍包括商人、水手、士兵、管理人员等不同职业和身份的人员。商人负责贸易谈判和商品采购销售;水手驾驶船只进行海上运输;士兵则负责保卫公司的贸易据点和商船队的安全;管理人员统筹协调各项事务。这些人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专业技能,他们在公司的统一管理下,共同为公司的贸易活动服务。

东印度公司通常会采取与当地政权合作的方式来开展贸易活动。在印度,公司通过与当地的土邦王公达成协议,获得了贸易特权和土地租赁权,从而得以在当地建立稳固的贸易据点和统治基础。在东南亚,公司也会通过向当地统治者进贡礼品、提供军事援助等方式,换取贸易许可和优惠条件。然而,这种合作关系往往是不稳定的,随着公司势力的扩张和当地政权的变化,双方之间也会时常发生矛盾和冲突。

在欧洲列强争夺亚洲殖民地和贸易霸权的过程中,东印度公司与其他欧洲国家的贸易公司和殖民势力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例如,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香料贸易上的竞争尤为激烈,双方在东南亚的一些岛屿和贸易路线上展开了多次争夺和冲突。同时,公司也会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政府和势力进行合作或妥协,以维护自身在亚洲的利益。例如,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或利益目标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可能会与法国、葡萄牙等国的势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

东印度贸易公司为英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促进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纺织业等。

农业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变革,如土地的圈地运动仍在持续,这使得土地得到更集中、更有效的利用,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社会阶层分化较为明显,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外,广大农民和工人处于社会底层,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较为艰苦。例如,城市中的工人面临着长时间的工作、低工资和恶劣的居住环境。

宗教在社会生活中仍具有重要地位,英国国教是圣公会,但不同教派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天主教徒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和歧视,而新教的不同派别之间也在教义、教会组织等方面存在分歧。

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在北美、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印度等地不断扩大自己的殖民地范围。通过建立殖民地,英国获取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同时也扩大了其海外市场。例如,英国在北美建立了多个殖民地,包括弗吉尼亚、马萨诸塞等。

在欧洲大陆,英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较为复杂。英国时常参与欧洲各国之间的纷争和战争,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影响力。同时,英国也在努力提升自己在欧洲的地位,与荷兰、法国等国家存在着竞争和冲突。

这一时期,荷兰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建立。1671年,当时的荷兰处于其辉煌时期,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之一。

荷兰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在全球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商业霸权牢固建立,拥有庞大的商船队,1671年时荷兰可能拥有1.5万艘船左右,占据全世界船只总数的四分之三,比英、法、德诸国船只的总数还多。

荷兰是一个共和国,由各省联合组成。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荷兰积极参与各种政治和外交活动,努力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海外殖民地的权益。

荷兰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这是其能够建立和维护庞大殖民帝国的重要保障。海军在全球范围内保护荷兰的商船航线和殖民地安全。不过,当时荷兰也面临着来自其他欧洲国家的竞争和挑战,如英国、法国等,在军事上也需要不断应对各种潜在威胁。

荷兰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拥有广泛的殖民地,如印度尼西亚、南非、苏里南等。这些殖民地为荷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进一步促进了荷兰的经济繁荣。在亚洲,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尼等地的统治较为稳固,通过贸易和殖民统治获取了巨额财富。荷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拥有众多分支机构和庞大的贸易额,其商船数量占据全世界船只总数的四分之三。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财富引起英法等国的眼红,荷兰逐渐衰落,新兴的殖民帝国英国开始崛起。

1671年,普鲁士处于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一世统治时期。

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一世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以促进普鲁士的经济发展。他鼓励农业生产,通过改善农田灌溉和土地开垦等方式,提高农业产量。同时,他也重视工商业的发展,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工商业,例如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鼓励本国企业的生产和贸易。这些举措有助于增强普鲁士的经济实力。

腓特烈·威廉一世非常注重军事建设,他实行普遍征兵制,建立了一支规模庞大且训练有素的军队。他对军队进行严格的训练和管理,强调纪律和战斗力。通过这些努力,普鲁士的军事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日后普鲁士在欧洲的军事地位奠定了基础。

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一世在国内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贵族的权力。他通过建立官僚体系、控制税收等手段,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统治能力。

在这一时期,普鲁士在欧洲的外交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它与一些周边国家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和互动,同时也在寻求自身的利益和地位。然而,普鲁士尚未成为欧洲的主要强国,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相对有限。

总体而言,康熙11年左右的普鲁士在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都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和变革,为后来普鲁士的崛起和在欧洲的地位提升奠定了基础。但此时的普鲁士仍在发展过程中,与欧洲其他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康熙11年左右,沙俄处于罗曼诺夫王朝时期,沙俄自16世纪后期征服西伯利亚汗国后,不断在西伯利亚进行殖民运动并向东扩张。1671年左右,其势力已进一步深入远东地区,在勒拿河相继修建雅库茨克城和日甘斯克城等,继续开展在北亚的扩张活动,并不断侵扰中国领土,如在黑龙江流域进行烧杀掠夺和收集情报等活动。

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逐渐稳固,沙皇的权力不断加强。但国内政治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斗争,不同贵族势力之间存在利益纷争。

沙俄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于欧洲一些国家。随着领土的扩张,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在逐步推进。

沙俄注重军事建设,军队规模不断扩大,武器装备也在逐步更新。其军队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冲突中积累了一定的作战经验。在远东地区,沙俄不断加强军事力量的部署,以维护其扩张成果和进一步侵略的野心。

在复辟王朝时期,英国经济有很大进展。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以重商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如颁布《鼓励和发展船运与航海业法令》(即《1660 年航海条例》),以保护本国经济,拓展海外贸易。这些政策进一步促进了英国海运业及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国内其他经济部门的兴旺发达。同时,英国从一个欧洲范围内的贸易边缘国逐渐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主导者。

科学革命在这一时期如火如荼地开展,人类的世界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后,在伽利略发明望远镜、观测到更多天象以及开普勒提出椭圆形运行轨道和行星运动三大规律等的推动下,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技术创新涌现:欧洲各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有诸多成果,如法国在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一些纺织业开始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其他工业部门也逐渐效仿;路易十四当政时期的法国采用了刺刀,尤其是套在枪管外的套筒型枪刺,这一军事技术的进步也对战争产生了影响。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欧洲持续发展。文艺复兴所强调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为人类的发展种下了重要的因子;启蒙运动则进一步倡导民主、科学等思想,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文化艺术领域蓬勃发展,如文学、绘画、雕塑等都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

欧洲各国之间以及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例如,耶稣会士在欧洲与其他地区之间的文化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将一些东方的文化、科技知识等介绍到欧洲,同时也把欧洲的文化传播到其他地方。

韦小宝作为穿越者当然知道这些西方列强是怎么对付中国的,现在这些国家都在整军备战,改革国家,如果大清还是要走愚民之路,那么历史一定会重演。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