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章 兴农抑商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13章 兴农抑商

次日,朝霞的余晖尚未褪尽,刘浩屿的身影已经悄然离开了繁华的应天府城,他踏着清晨的露水,回到了那个宁静而质朴的王家村。这个他心中暂时的港湾,虽不繁华,却承载着他的一些回忆与牵挂。

刘浩屿穿过村口那棵古老的槐树,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倒流,他好像又回到了现代社会中的那个青涩的少年时代。……,他缓缓踱步,来到了自己的四合院前。那扇门,历经风雨,却依旧坚固如初,仿佛是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他推开门,轻轻走了进去,院子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熟悉,却又有些陌生。

他找到了正在忙碌的袁忠,袁忠见到他,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刘浩屿将自己在应天府的所见所闻和经历一一向袁忠讲述,然后,他面色凝重地交代了一些重要的事情。袁忠听后,默默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些话语中蕴含着刘浩屿深深的信任和期望。

交代完一些事情之后,刘浩屿没有多做停留,他转身离开了四合院,向村后的山谷走去。山谷中,树木葱茏,鸟语花香,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刘浩屿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心中的烦躁和疲惫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缓解。

他走到一个隐蔽的角落,心念一动手上的空间戒指闪烁着淡淡光芒,戒指上刻着古老的符文,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他轻轻抚摸着戒指,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然后,他催动法力,从戒指中瞬间飞出了两具冰冷的尸体——周国豪和侯九明。

这两个人的名字,对于刘浩屿来说,是如此的熟悉,却又如此的陌生。他们曾经是觊觎他的超市想先置他于死地的人,却因为他们的贪婪走上了与他对立的道路。如今,他们躺在这里,再也无法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解和忏悔了。

刘浩屿看着这两具尸体,心中没有丝毫的波动。他缓缓地伸出手,掌心凝聚出一团炽热的火球。那是他的怒火,也是他的决心。他要将这两个贪婪者彻底毁灭,让他们在大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火球在空中盘旋着,发出耀眼的光芒。刘浩屿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一挥手,火球瞬间向两具尸体飞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火球与尸体相撞,瞬间爆发出炽热的光芒和强大的能量。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山谷中只剩下火球爆炸的声音和余波荡漾的涟漪。当光芒散去,那两具尸体已经化为了灰烬,随风飘散在空气之中。刘浩屿站在那里,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仿佛要将这一刻永远地刻在心中。

他知道,这一切的结束,也是新的开始。他将重新踏上自己的道路,继续前行。而王家村,只是他一个临时的港湾,不会是他永远的心灵归宿和力量的源泉。

给袁忠留下来了一些铜钱,留作家里的开支,刘浩屿又回到了应天府城……

刘浩屿回到应天府城时间不久,便听说了大明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开始了,通过以前所学的历史,他知道,在古时侯科举考试的时间安排,在不同朝代有所不同。

在唐朝和宋初,科举考试通常每年举行一次。然而,到了宋太宗时期,科举考试的频率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这种不稳定的频率给士子备考应举带来了不便。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科举考试正式确立为每三年举行一次,这种“三年大比”的考试制度一直沿袭至清末。此外,乡试每3年进行一次,即在每12年中间的子、卯、午、酉年的秋天在各省的省会举行,因此也称为秋试或秋闱12。

大明的科举考试流程,院试:这是科举考试的第一级,面向尚未入学的童生。院试前,有两次预备考试,即县试和府试,分别由知县和知府主持。府试及格者方可参加院试。院试及格者被视为“进学”,取得“生员”资格,俗称秀才。

乡试:在院试之后,更高一级的考试是乡试。乡试后来的大明是在北平(顺天府)、开始是在应天府及各省省城举行,由皇帝钦命的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每三年考一次,每逢子、午、卯、酉年举行,考期在秋季八月,又称“秋闱”。乡试取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即每逢丑、未、辰、戌年,在应天府举行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考期在春季二月,又称“春闱”。会试取中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会试中举的贡士,再到皇帝的宫殿中参加殿试(廷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一场策问。

在士人分类上,明朝社会的阶层构成由上至下分为士人、地主、农民和工商人等。士人属于最高阶层,其身份地位主要由学识、品德和官职等因素决定。在科举制度下,士人可以通过考试获得不同的身份地位。

秀才:通过院试取得“生员”资格的士人,即秀才。他们是在科举考试中的初步成功者,具有进一步参加更高级别考试的资格。

举人:在乡试中取得成功的士人被称为举人。举人是科举考试中的重要一步,他们获得了更高级别的学识认可,并有机会参加会试和殿试。

贡士:在会试中取得成功的士人被称为贡士。贡士是科举考试中的高级别成功者,他们有机会参加殿试,并有机会获得更高的官职。

其实明朝的科举制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到多个级别和类型的考试,每个级别的考试都有其特定的标准和要求。同时,士人的分类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同的士人可能因其学识、品德和官职等因素而具有不同的身份地位。

刘浩屿想到这些,就不再想了,反正他也不准备去做大明的官,要是自己参加科举考试的话,他就会投其朱元璋所好,写一篇兴农抑商的文章。

原来,朱元璋深知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在元末天下大乱、战争纷起的背景下,整个社会处于极度疲敝的状态,农业成为国家恢复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通过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朱元璋及其继承者如朱允炆、朱棣、朱高炽等,旨在通过扶植农业来恢复国力,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这种政策在明初70年被认为是大明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恢复。

其次,朱元璋的兴农抑商政策也是出于对国家根基的考虑。在古代,商业的繁荣可能会吸引大量劳动力放弃农业从事商业,导致农田荒芜,动摇国家的农业基础。

朱元璋认为,商业的发展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不利。因此,通过抑制商业的发展,可以确保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从而巩固国家的农业基础。

此外,朱元璋的兴农政策还体现在对商业的严格控制和限制上。例如,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限制商民的出行和贸易活动,以及对商人进行严格的约束和管理。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商业活动对农业资源的竞争,确保农业资源的优先配置和国家粮食的安全等等。

所以朱元璋提倡兴农抑商的政策是基于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考虑,通过扶植农业和限制商业活动来恢复国力、巩固国家根基,并确保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其实刘浩屿认为,朱元璋开始的兴农政策初衷是挺好的,到后来变成“重”农,大明朝到最后关头都是被重农政策拖累了……现在刘浩屿也知道自己和朱元璋是无法见面的,他想改变大明的历史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秋高气爽的午后,刘浩屿端坐在超市后院的石桌旁,手中轻握着一只古朴的紫砂壶,茶香袅袅,弥漫在四周。他的目光远眺,仿佛穿透了时空的界限,落在那遥远的科举考场之上。这时,他轻唤一声,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小李,你过来。”

小李,本名李修军,一个朴实的农家子弟,闻声急忙上前,躬身行礼。刘浩屿微微颔首,目光如炬,直刺人心:“李修军,你可知我为何唤你至此?”

李修军心中一凛,抬头对上刘浩屿深邃的眼眸,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畏。他恭敬地回答:“刘公子,小人愚钝,实不知公子有何吩咐。”

刘浩屿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风拂面,温暖而和煦:“大明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乃是国家选拔人才之盛事。你为何不去参加这些士人的考试,为自己谋求一个锦绣前程?”

李修军闻言,面色一黯,低头叹道:“刘公子,非是小人不想去,实是家境贫寒,只上了几年的私塾,识得几个字而已,又怎能与那些饱读诗书的士子相提并论?”

刘浩屿闻言,不禁摇了摇头,语气中充满了惋惜:“你只知自己识字不多,却不知知识如海,无边无际。只要你愿意学,我自会倾囊相授。”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你只需将那些基本的字句识得,我便能教你如何写出锦绣文章。今后你只需背诵那几篇文章,无论参加何种考试,你只需将那些文章娓娓道来,我保你中得举人,甚至贡士也并非不可能。”

李修军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随即又黯淡下去,他低声问道:“刘公子,你说的可是真的?我……我真的能考上吗?”

刘浩屿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轻声说道:“当然是真的。你看现在大明的国策,只要你能考上士人,便可免除种地、经商之税,从此你便是人上人,不必再受那风吹日晒之苦。若是考得好了,更可入朝为官,为国家社稷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修军听罢,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他抬头望向刘浩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刘公子,我愿意学!请公子你教我!”

刘浩屿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站起身来,拍了拍李修军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鼓励:“好!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刘浩屿的弟子。我会亲自教你识字、写文章,助你走上科举之路。”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在这道影子的尽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