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1章 汤非凡的故事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101章 汤非凡的故事

汤飞凡是中国著名的医学微生物学家、医学教育家,被称为“中国疫苗之父”。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故事:

1. 立志学医:

- 1897年,汤飞凡出生于湖南醴陵汤家坪。他从小受到父亲“学西方、学科学,振兴中华”思想的影响,看到中国人贫病相交被嘲讽为“东亚病夫”,便立志学医,希望为中国人摘掉这顶耻辱的帽子。1914年,湖南湘雅医学院首届招生,从未学过英语的汤飞凡请求主考的美国牧师暂时免试英语,等入学后补考,最终被破格录取。进入湘雅医学院后,他努力学习,不仅对医学专业刻苦研习,对英语也十分上心,还半工半读补贴自己和弟弟的支出。1921年,汤飞凡从湘雅医学院毕业,成为10名留下来的毕业生之一。

2. 海外深造:

- 从湘雅毕业后,汤飞凡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细菌学学习,因表现优异被推荐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细菌学系深造。在哈佛,他参与了琴瑟教授关于病毒等微生物的研究,成绩斐然,其治学态度得到了哈佛大学教授们的敬佩。

3. 毅然回国:

- 1928年,中央大学医学院院长颜福庆写信邀请汤飞凡回国任教。尽管岳父何键与共产党结下大仇,让他有所顾虑,且美国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环境,但汤飞凡想起学医的初衷是振兴中国医学,最终于1929年回到上海,在中央大学医学院就任细菌学的副教授。

4. 科研贡献:

- 沙眼病毒研究:上世纪30年代,汤飞凡与中国眼科专家周城浒一起,在大量动物实验和自我实验的基础上,发表了《沙眼杆菌与沙眼之研究》的论文,否定了当时野口矢提出的“沙眼杆菌”的发现。为了研究,他甚至把沙眼病毒种在了自己眼里,40天后从眼里分离出这株病毒,得到了全世界医学界的肯定,该病毒也被誉为“汤氏病毒”。

- 疫苗研制:

- 1938年,汤飞凡带领团队采用乙醚处理牛痘苗杂苗,改进方法生产优质疫苗,推动了全国规模的普种牛痘运动。

- 1943年,利用自己分离的中国菌种,制出了青霉素,在抗战时期拯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

- 1950年,鼠疫盛行之时,研制出了鼠疫减毒活疫苗。在细菌战中,研发了黄热病减毒活疫苗。

5. 悲剧结局:

- 1958年的“大跃进”过程中,进行所谓的拔白旗运动,汤飞凡被当作“资产阶级白旗”加以批斗。不堪受辱的他于1958年9月30日自缢身亡,中国永远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医学研究者。直到1979年,原卫生部为汤飞凡进行平反,他的冤屈才得以昭雪。

汤飞凡的其他医学成就包括:

1. 在传染病病原学研究方面成果显著:

- 从1930年起,对沙眼、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流感、致病性大肠菌肠炎等多种传染病展开深入研究,还进行了当时少有人涉足的牛胸膜肺膜炎研究。在短短几年间,发表了20余篇有价值的相关论文,为这些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创建抗生素研究室:1945年,汤飞凡创建了抗生素研究室,这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抗生素研究所的前身,为中国的抗生素研究事业奠定了基础。

3. 改进天花疫苗生产方法:20世纪50年代初期,汤飞凡研究发明出乙醚杀菌法,并改进天花疫苗的生产方法。在当时简陋的设备条件下,极大地提高了痘苗产量,推动了全国规模的普种牛痘运动,为中国在1961年成功消灭天花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消灭天花比世界普遍消灭天花早了16年。

4. 指导分离出中国第一支麻疹病毒:1958年,汤飞凡指导吴绍元分离出中国第一支麻疹病毒M9,制备出的麻疹活疫苗很快开始在北京的幼儿园内试用。

汤飞凡为中国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成就和精神值得被铭记和敬仰。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