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2章 卜天寿的故事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102章 卜天寿的故事

卜天寿是唐代西州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一位少年。他的故事主要围绕其手抄《论语郑氏注》及所附诗歌展开:

1. 学习与抄书:

- 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12岁的卜天寿按照当时的学习要求,在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的义学中手抄《论语·郑玄注》。当时的学习条件或许并不优越,但卜天寿依然认真抄写,这份手抄本长538厘米,宽27厘米,内容为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所注《论语》中的《八佾》《里仁》《公冶长》三篇及《为政》部分。这一抄本不仅体现了卜天寿的学习态度,也反映出当时西州地区的教育对儒家经典的重视。

2. 创作诗歌:

- 在完成《论语·郑玄注》的抄写后,卜天寿或许是对学习过程有所感悟,或许是想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寻找一些乐趣,在卷末即兴创作了两首诗歌。其中一首为“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是假日,早放学生归”,这首诗用天真的口吻表达了他希望先生不要怪罪自己完成作业稍迟,并且期待明天放假能早点回家的心情,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孩子对假期的渴望和对先生的小小“央求”。另一首是“他道侧书易,我道侧书难。侧书还读,还须侧眼看”,显示出他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思考,也透露出他的顽皮憨直之态。

3. 历史影响:

- 卜天寿的手抄《论语郑玄注》在1969年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被出土,这份文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一方面,它证明了当时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与中原地区基本相同,唐代的教育影响扩及到了边远地区;另一方面,《论语·郑玄注》在唐以后失传,卜天寿的手抄版本保存较好且最长,其中佚文79条为研究儒家经典提供了重要的资料。2023年,卜天寿手抄《论语郑玄注》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卜天寿创作的诗歌有两首:

1. 《五言诗二首·其一》:

- “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

- 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一个12岁学童的心理活动。他完成了当天的抄书任务后,对先生说不要嫌弃自己完成得晚了,并且告知先生明天是假日,希望先生能早点放自己回家。诗句充满了天真无邪的童趣,直白地表达了孩子对假期的渴望以及想要尽快摆脱学习束缚、享受自由时光的急切心情。

2. 《五言诗二首·其二》:

- “他道侧书易,我道侧书难。侧书还侧读,还须侧眼看。”

- 这首诗体现出卜天寿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可能他写字的姿势不太端正,习惯了侧着写字,所以对于别人所说的“侧书易”,他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侧着写字很难。并且他还调侃道,侧着写的字还得侧着看。此诗将一个孩子的顽皮憨直之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两首诗是在卜天寿手抄《论语郑氏注》的卷末所写。1969年,卜天寿的这份手抄《论语郑氏注》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被出土。这两首诗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还为研究唐代的教育、文化以及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