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8章 冲虚真人的故事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98章 冲虚真人的故事

冲虚真人指的是列子。列子,名御寇,亦名圄寇、圉寇,是春秋末至战国前期的道家学者,郑国人。

列子一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他主张清静无为、独立处世,其思想概括起来为“贵虚”和“贵正”。他所著的《列子》一书为早期黄老道家重要典籍,书中包含了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如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等,含义深刻,妙趣横生。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 年),列子被追封为“冲虚真人”,其著作《列子》被尊为《冲虚真经》。宋徽宗时,列子又被追封为“致虚观妙真君”。广东省罗浮山中有“冲虚古观”,陕西周至楼观、武昌长春观等道教殿堂中均有冲虚真人塑像。

在《列子》一书中,列子阐述了以下道家思想:

1. 宇宙观:

- 宇宙本体论:《列子》将不生不化的“道”视作宇宙的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源。“不生不化者”就是“道”,它不由他物产生,却可以产生他物;本身不变化,却可以令万物变化,是一切具体的物、可观的变化的根本。例如“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无动不生无而生有”,强调了“道”的这种独特作用。

- 宇宙生成论:列子将宇宙的生成过程分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太易是未见其气的阶段;太初是气开始形成的阶段;太始是有形的开始;太素是有质之始。这四个阶段中物的气、形、质虽有差异,但三者并未相离,所以称为浑沦。宇宙万物皆是气而成,并且强调了万物生化的自然状态,是一个无目的无意识的过程,具有必然性、客观性。

- 时空观:《列子》认为宇宙在时间上是终始相继、无始无终的,所谓的开始可能是另一个过程的终结,而终结又可能是下一阶段的开始;在空间上是无穷无尽的,无极之外还有无极。对于时空的认识,《列子》多采取“存而不论”“不知”的态度,强调不知物之终始是因为道无终始,道不可得、不可言,言其不知乃是真知。

2. 人生观:

- 生死观:列子认为人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规律,应坦然面对生死。生与死都是一气之流转,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生于此者,死于彼,生于彼者,死于此,生不足欢,死不足悲。例如书中林类所言“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

- 苦乐观:一种是以将自身局限在社会规范之下、汲汲于名利的生活为苦,把生命看作大道流行的自然而然的过程,以虚净之心应对人世得失,享受生命由生到死的自然之乐,这是以《天瑞篇》为代表的主要观点;另一种是类似《杨朱篇》中体现的彻底的悲观主义态度,认为人生充满痛苦,应该及时行乐。

3. 梦觉观:

- 《列子》对梦的本质和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梦是人心理状态的反映,同时也和人的生理状态、外界刺激、生活状况都有关系。其梦的思想有两个理论来源,一是医学方面,吸收了《周礼·春官·占梦》和《灵枢经》的有关理论;二是哲学方面,借鉴了庄子的“魂交”和“神遇”思想。

- 《列子》中首次对梦与醒做了判断和定义,“神遇为梦,形接为事”,即精神与外物相交为梦,形体与外界接触为梦。并且认为梦和醒、真实与虚妄都是相对的,梦与醒具有同样的真实性,难以分辨。由此提出“忘”的观点,既然人生如梦,就无需计较得失,不必为外物所累,忘却周围的事物,甚至生死和自我,从而达到体道的境界。

4. 力命观:《列子》认为命运是一种人不可预测、不可抗拒、不可理解的自然理势,“不知所以然而然,命也”,人的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人在命运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5. 贵虚思想:“贵虚”是列子的核心思想。在“道”的统摄下,世间万物都是一种无差别、类于“虚幻”的存在。“虚”无所谓贵贱,不能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待“虚”,要摈除人为的名义概念,保持清静、虚默,这才是掌握了道的所在。这里的“虚”展示了事物最原始的状态,发展了老子“无”的思想,体现了“道”的表现方式。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