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017 章:临近院试期,第一次分红。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 017 章:临近院试期,第一次分红。

从提出豆腐生意,到完全打开市场,一共花了十天时间。

就是这十天,让整个陈杨村改头换面。

以前,农闲的时候,大姑大婶们吃完饭就在村口处理分化各种八卦。

现在每天吃过饭,就进到自己的岗位开始工作。

为了让大家安心的工作。

陈回还提出,村里出钱,搞了一个集体食堂。

当然,这个食堂可不是免费的。

一枚大钱一个人,不过对于八岁以下稚童却是免费。

至于陈杨村豆腐产业的分红,定下每月分一次。

因为是每家固定出一人,多出的劳力都是会要付工钱的。

还有,在剔除所有的物料、人工成本后。

剩下的利润,留下二成作为村集体资金,用于产业开销。

其余八成则按户平分。

慢慢的,陈杨村豆腐产业也步入的正轨。

除了青山铺吃下的四十板豆腐以外,隔壁几个村子的地主老财也吃下了几十板。

算下来,光是这五枚大钱一块的大头,一天的收入就在十两银子上下。

加上其余散卖,一天收入大概十二两银子。

陈杨村住户三十余户。

如果每天都能入账十二两白银,那每个月每户人家能够分到一两银子。

一年正好十二两。

对于以前的他们,一年累死累活也就三四两银子。

现在多好,只要坚持将豆腐产业做下去,这一年多收入就是往常的三四倍之多。

想到这些,村民们对陈回那可是称赞不绝。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从豆腐坊流失,距离院试也越来越近。

知道陈回还要去府城考试。

各位姑婶叔伯在上手之后,就把他赶回去看书学习。

陈回也顺势放手。

魂穿到这个世界已经两月有余。

陈回现在的身体也从之前的骨瘦如柴,到现在触摸有肉。

去府城,至少要提前两日出发。

因为青山铺到府城的行程就要一整日时间。

满打满算,陈回距离前往府城的日子,也就还有二十余天。

不过好在,陈回不用走路去。

如果是走路的话,耗时两天时间起步。

前几日,和陈回一个学堂读书的王涛,他们俩现在是文山学堂唯二的两个童生。

王涛跟着他爷爷王老地主,来陈杨村定豆腐,说是他家要办喜宴。

陈回一问才知道。

是王老地主给王涛相了一个姑娘,正好在院试前把婚礼办了。

说是以喜带喜,具体意义,陈回也不懂。

那天王老地主得知陈回与自己宝贝孙子是同窗,便邀请他参加王涛不久以后的婚宴。

还说到时候一起相伴前往府城。

商量了一番,等到出发之时便让王家车夫过来接他。

有这好事,陈回哪里会拒绝,直接答应了下来。

王涛家住王家庄。

虽说地名叫王家庄,可是整个庄子就他家一户王姓。

这也要归功于他家祖上,置办下来那些个家当。

到目前为止,王家庄庄上有住户四十余,比陈杨村住户都多。

这些住户都是以前战乱时或者灾年时,逃难过来,为了生计,才成了他王家佃农。

佃农辛辛苦苦干一年,八成粮食进他家。

想到这里,陈回就“恨”的咬牙切齿。

为啥陈杨村没有佃农,没有地主?

这就要感谢两姓祖辈了。

当年战乱,为了逃避战争,两家共二十余人一起迁徙。

一路来到大青山脚下,落地生根。

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依偎。

自己开垦农田,报备官府,最终形成了陈杨村。

还有很多这样的家族村落,没有地主老财的身影。

因为家族的团结,让他们无计可施。

最近的陈回作息很规律。

早上起床去跑步,吃早饭,看书。

申时时分做力量增强,夜里饭后就休息。

有一天没有学习。

是去王家庄参加同窗王涛的婚礼,不过那天的锻炼最大。

去的时候,和杨大牛拿着礼物慢慢悠悠的去。

十几里路,花了一个时辰。

回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两手空空,跑步前行。

也亏的杨大牛经常和他一起锻炼,才勉强没有掉队。

从王家庄到陈杨村,十几里路,花了一个多小时就干了回来。

杨大牛艰难的回到村口,直接躺在了石磨之上。

第二天去县城送豆腐,他也没去,只好让其他几个大小伙子多挑点。

八天以后。

豆腐生意已经一个月。

这天上午送完货后,所有人都都集中到了村口。

因为这天,到了算数分红的日子。

陈回坐在树荫下,认真的计算着这一个月的盈利状况。

两刻钟后。

陈回手里拿着一张特别糙的纸,上面记载着这一个月的盈利多少。

“各位叔伯姑婶,各位兄弟姐妹,我们陈杨村豆腐,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最终的结果出来了,卖豆腐营收四十七两七钱银子又六百一十四文。”

“哗。”

听到这个数字。

众人一下子就高兴的叫了出来,陈回赶紧控制好场面。

“安静,安静,还没说完呢!”

等大家彻底安静下来,陈回接着说道。

“这只是总收入,还没有减去成本呢!这个月我们人工、物料等开销,一共是七两二钱银子又二百文。”

“所有,这一个月共盈利四十两五钱银子又四百一十四文。”

“其中二成交公,共计八两一钱银子又八十二文。”

“剩下,三十二两四钱银子又三百二十二文,分红。”

“哗”。

陈杨村村民又一次炸了锅。

这个数额几乎每户可以分到一两银子了。

一两银子啊。

这个收入,只有农忙的时候,一大家子没日没夜辛苦一个月才有机会到达的。

现在可是农闲的时候。

再说了,磨豆腐这活也不难,就能分一两银子。

而且有些家庭,还没加上自家汉子在豆腐坊做工的收入呢。

所以,能不激动吗?

“安静,安静,我们陈杨村一共三十四户,由于小子我和杨爷爷一直都是吃的公饭,有没有出什么力,就不参与此次分红了,当然之后的分红,可不能再少了。”

没等大家反应,陈回接着说。

“所以,按三十二户人家,这个月获利三十二两四钱银子又三百二十二文。我有个提议,为了好分,其中四钱银子又三百二十二文充公,这样刚好一家分一两银子,大家觉得如何?”

这时,陈老大才反应过来,想让陈回按照正常流程去分。

“那个,回哥儿……。”

陈回知道大伯想说什么,立即拦了下来。

“大伯,我知道,这是咱们村第一次分红,有些地方肯定不够周到,但是这是侄儿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了,就这样吧,啊,大伯。”

最后陈大伯只是“唉”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村民们拿了钱,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回家的回家,上工的上工。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