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 章 二战以来最厉害的狙击手席摩海赫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50 章 二战以来最厉害的狙击手席摩海赫

此时,徐国泰正坐在办公室里,心情格外激动。就在刚刚,他收到了一份来自戴老板的嘉奖电报,上面赞扬他传回的有关昆仑关的情报对整个战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鼓励他继续努力。这让徐国泰感到无比自豪和满足。

正当他沉浸在喜悦之中时,突然听到广播里传来了关于昆仑关之战的消息。广播中详细描述了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日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昆仑关战役,又称桂南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中国广西南宁附近昆仑关的一场惨烈战役。1939 年 12 月爆发于广西宾阳境内的昆仑关战役,是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昆仑关战役与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同属抗日战争中的经典战役,彰显了中国军人英勇无畏的精神。

徐国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一方面,他为自己的工作成果得到认可而高兴;另一方面,他也为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感到痛心。他知道,每一个生命的消逝都是无法挽回的悲剧,但作为一名特工,他必须坚守岗位,继续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情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徐国泰将倍加珍惜这份荣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早日结束这场残酷的战争,让人们重新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到了 1939 年的年尾。快要到了1940年了 ,这一年,世界局势风起云涌,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欧洲大陆。在亚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也日益猖獗,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而在中国的战场上,国共两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正在与日军浴血奋战,为保卫祖国、抗击外敌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各国纷纷向中国提供援助物资和军事装备,以帮助中国抵御日本侵略者的进攻。然而,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中国人民始终坚定信念,团结一心,顽强抵抗,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可他没有想到亚洲的战争打得热火朝天,欧洲局势也不太平,这天他听广播里面播放了苏联和芬兰开战的消息。

1939年11月苏联和芬兰爆发战争

芬兰与苏联接壤,特别是卡累利阿南部的苏芬边界距离苏联的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只有约32公里,列宁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苏联担心一旦发生战争,芬兰可能会成为敌对势力进攻苏联的“跳板”。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形势急剧变化,西方国家与芬兰的关系密切。从1935年到1938年,英国向芬兰提供了价值超过2亿芬兰马克的武器装备,德国也为芬兰空军提供大量援助,并帮助其修建空军机场,还为芬兰培训军官。这使得苏联认为芬兰有倒向西方的可能,从而对自身安全构成威胁。此外,西方支援下芬兰还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起坚固的“曼纳海姆防线”,其防御所指也让苏联感到不安。

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双方密谋划分了欧洲东部国家的势力范围,将芬兰划归苏联。之后苏联邀请芬兰政府代表赴苏谈判,提出了一系列领土要求,如要求芬兰把卡累利阿地峡的俄芬两国边境北移40公里,把芬兰湾内的几个岛屿和雷巴契半岛上的芬兰领土割让给苏联;把汉科半岛以每年800万芬兰马克的代价租借给苏联,为期30年。作为补偿,苏联愿意把奥涅加湖西北两倍于芬兰所割让地区的土地交给芬兰,但遭到芬兰政府的拒绝。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全力以赴建立东方战线,加强北翼封锁芬兰湾门户,以保障列宁格勒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对芬兰的领土要求更加强硬,试图通过控制芬兰来巩固自己的北部防线。

1939年11月26日,苏芬边界地带发生了对苏联属地内曼尼拉村的炮击事件。苏联方面指控芬兰参与了此事,芬兰则否认指控并提议由第三方中立国家进行调查,但苏联不同意,要求芬兰赔礼道歉并将军队撤离至离边境20至25公里的地方,芬兰拒绝了这一要求。随后苏联于11月28日宣布废除《苏芬互不侵犯协议》,并于29日中断了两国的外交关系,1939年11月30日,苏联正式发动对芬兰的战争。

1939年11月30日,苏联与芬兰围绕卡累利阿地峡领土纠纷爆发战争,史称“冬季战争”,苏联对芬兰的安全担忧和领土争端是战争的主要原因。苏联认为芬兰湾的岛屿对其安全至关重要,要求在芬兰湾的某些岛屿上设防并租借汉科港及其周围地区,还要求转让芬兰湾的某些岛屿和卡累利阿地峡南部等芬兰领土给苏联,但芬兰政府拒绝了部分要求,双方多次谈判无果。此外,国际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迫近,也促使苏联采取行动加强北翼封锁芬兰湾门户,保障列宁格勒的安全。

芬兰国力弱小,长期奉行中立政策,坚持不介入大国之间的矛盾。但芬兰在苏联提出领土要求后,一方面表示理解并同意考虑让出一些岛屿,另一方面拒绝讨论后移卡累利阿边界的问题,认为这对芬兰的防御和安全构成威胁。

第一阶段:1939年11月30日,苏联发动大规模入侵。苏联派出了近100万军队,从东部、东南部以及芬兰湾地区进入芬兰。苏军对芬军进行了炮击之后展开全线进攻,同时还从卡累利阿、彼得罗扎沃茨克、乌赫京斯卡亚、坎达拉克沙和摩尔曼斯克等方向越过芬兰国境线,向其腹地推进。然而,在北部,苏军对佩萨莫的进攻只取得了微小的进展,而南部的两栖突击行动则遭到了彻底的挫败。苏军主力部队试图强行推进卡累利阿地峡,但在攻击曼纳海姆防线时遭受了惨重损失。其他试图穿越位于芬兰中部的湖泊和大森林的苏军纵队也在复杂的地形中被芬兰军队重创。此阶段一直持续到1940年1月初,在苏奥穆萨尔米村爆发的一场激烈战斗标志着该阶段的结束。在苏奥穆萨尔米之战中,苏军步兵第163师与芬兰陆军第9步兵师展开交战,最终苏军伤亡人数超过27000人,而芬军的伤亡人数不到1000人。芬兰在首都遭受到袭击后,就向国际联盟提出控告,并于1940年12月14日,苏联被国际联盟开除。

在苏联和芬兰的战争爆发后,对于英法而言,他们此时更重要的敌人是德国,而非远在东边的苏联,为了芬兰这么一个小国而激怒苏联,这显然不符合英法两国的利益,所以在战争初期,英法两国均采取了作壁上观的态度,未给予芬兰实质性的正规援助。

1940年2月5日,英法突然宣称愿意在3月份向芬兰派遣援军,官方说法是会派出一支联合部队,包含10万英军和3.5万法军,这支远征军将在挪威北部登陆,随后穿过挪威和瑞典抵达芬兰,帮助芬兰对抗苏联。但实际上,英法意图根本不是要援助芬兰,他们是希望趁机占领挪威的港口和瑞典的铁矿,以此用兵不血刃的方式削弱德国的战争潜力。

英法两国马上宣布苏联为侵略者,并开始积极筹划针对苏联的军事行动。英国制定了细致完备的作战计划《1940年对俄国军事行动后果报告》,指明对苏三个作战方向:苏联北部的摩尔曼斯克、远东地区和高加索地区,其中高加索地区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为这里有苏联重要的石油产地巴库。1939年12月31日,英国特使赴土耳其交涉,要求土方借给英国使用其东部机场和港口,以发动侵苏战争。法国则计划向黑海派遣舰队,封锁苏联最重要的不冻交通线,炮轰苏联黑海港口城市巴统,并出动飞机对巴库的油井进行轰炸。英国制定了对苏作战计划,包括进攻苏联北部的摩尔曼斯克、远东地区和高加索地区等,法国也计划向黑海派遣舰队并空袭苏联重要城市。但1940年5月,英法联军计划轰炸巴库的日期临近时,希特勒突然向西线发起“闪电战”,英法对苏联的作战计划被搁置。

第二阶段:苏军在第一阶段遭受失败后,被迫增派兵力、重新部署,并向芬兰前线增加了50万军队,由谢苗·铁木辛哥元帅指挥。而芬兰军队也做出了部署的调整。1940年2月初,苏军再次发起猛攻,以强行突破曼纳海姆防线为目标。经过激烈战斗,芬兰军队最终在持续的战斗中被迫与苏联签署了停战协议。

战争结果:战争结束后,芬兰割让了一些领土给苏联,并同意苏联在其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而芬兰则被迫接受了苏联的要求。苏联伤亡人数超过32万,芬兰伤亡人数约为7万。这场战争对苏联的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削弱,损失了大量的装备和资源,也暴露了其军队的弱点,包括指挥能力不足、战斗力下降等问题,同时还降低了苏联的国际威望。对芬兰来说,虽然在战争中展现出顽强的抵抗精神,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领土被割让,国家主权受到一定影响。此外,这场战争也对世界反法西斯事业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芬兰加入了与德国合作的阵营,对苏联后来的卫国战争产生了不利影响。

这场百日战争只能算是二战中的一段插曲,但是这场战争却诞生了二战以来最厉害的王牌狙击手席摩海赫。

席摩·海赫是芬兰的王牌狙击手,在苏芬战争中表现卓越,被称为“白色死神”。

席摩·海赫于 1905 年出生在芬兰的一个偏僻小镇。他自幼在冰天雪地中接受训练,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滑雪猎手,20 岁时参军入伍。

在苏芬战争(1939 年 11 月 30 日 - 1940 年 3 月)爆发前,他是普通士兵,战争爆发后,其优秀的滑雪技能和狩猎经验得以充分发挥。

在苏芬战争中的坷拉战役(Battle of Kollaa)中,他凭借精准的枪法,使用 M28 步枪,在不使用光学瞄准镜的情况下,取得了极高的击杀数。不同资料对他的确切击杀人数记载略有差异,有说他击毙了 505 个苏联军人,也有说他在与敌人作战的四个月里杀死了 542 名苏联士兵等。

他的狙击技术高超,能够在远距离准确射杀目标,甚至可以在 700 多米开外一枪干掉敌人,且不依赖瞄准镜,仅凭借枪身上的铁制照门与准星进行瞄准。

席摩·海赫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进行隐蔽和伪装。他身穿白色迷彩服,头戴白色斗篷,脸上戴着白色面具,在雪地中与环境融为一体,难以被敌人发现,常常能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发动致命攻击。

他不仅是优秀的狙击手,还是近战突击队成员,在正面对峙中能用冲锋枪打死不少敌人(有说法称他用冲锋枪击毙过两百多名苏军,但该数字官方性有待考究)。

1940 年 3 月,席摩·海赫在一次战斗中下巴受伤,子弹穿过左脑,昏迷一周后苏醒,因受伤严重,他的下颚几乎失去作用,左边脸颊也因伤切除。

战后,他晋升为少尉。二战结束后,他成为了成功的驼鹿猎人与育犬专家,并活到了 2002 年,享年 97 岁。

席摩·海赫在苏芬战争中的表现,使他成为了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狙击手之一,他的故事和传奇经历也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