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 章 卢沟桥事变爆发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17 章 卢沟桥事变爆发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确立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大陆政策”。20世纪初,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取代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的机会,扩大了对华侵略。1927年的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明确了武力干涉中国内政、实现满蒙与中国分离的方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并在华北建立伪“满洲国”,不断进行军事挑衅和政治渗透。

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快了对华侵略步伐。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国内政治动荡,军阀割据。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但随后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国内政局再次逆转。1935年《八一宣言》的发表,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达成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共识,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国也开始着手整备空军,发展军事力量,准备抵抗日本的侵略。

在卢沟桥事变前夕,中日双方的紧张关系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奉行军国主义扩张政策,其“大陆政策”明确将中国和朝鲜作为侵略的主要对象。20世纪初,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取代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的机会,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到了1930年代,日本已经通过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逐步侵占了中国东北和上海地区。

1936年,日本陆军制定了对华作战计划,准备用14个师团的兵力,占领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同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卢沟桥。此时,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卢沟桥成为了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卢沟桥以北地区举行军事演习。当晚,日军诡称演习时一士兵离队失踪,要求进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的严词拒绝。随后,日军包围宛平县城,并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一木清直大队长得到批准,命令丰台日军“立即出动”开赴卢沟桥。

7月8日,日军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中国守军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激烈的战斗中,中国守军110旅旅长何基沣发出誓死“与桥共存亡”的命令,并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中国守军与日军浴血搏斗,展现了极高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抵抗意志。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这一事件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抗日战争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全国各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事变爆发后,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人蒋介石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以应对日本的侵略行为。

蒋介石在卢沟桥事变后迅速确立了坚决抗战的立场。根据历史资料,蒋介石在7月17日的庐山谈话中明确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这表明了国民政府决心抗战到底的态度。

蒋介石在事变后立即进行了军事部署,派遣军队北上增援华北。7月10日,蒋介石发出密电,要求全国各地方各部队“确实准备,勿稍疏懈,以防万一”,这实质上是一次全国性的动员令。

蒋介石还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寻求支持。他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接触,并最终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外,蒋介石也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希望获得国际援助和支持。

蒋介石在社会动员方面也做出了努力,通过媒体和公共演讲等方式,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敌。这些行动在激发民族主义情绪和增强抗战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支持抗战,蒋介石还推动了一系列对内政策和改革措施,包括加强国防建设、改善军队装备、提高民众的抗战意识等,以增强国家的抗战能力。

在抗战初期,蒋介石采取了积极的外交策略,寻求国际支持。他通过各种渠道与外国政府沟通,争取援助,以增强中国抗战的实力。例如,通过与美国的沟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军事援助,尽管这些援助在战争初期相对有限。

面对日本的全面侵华,蒋介石推动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迅速进入全面抗战状态。国民政府开始全面动员,号召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侵略。在这一时期,中国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动员和部署,以应对日本的军事进攻。

抗战动员: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军队的组织和训练,扩充了兵员,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加强了对民众的宣传教育,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和抗战意识。

国共合作:面对共同的敌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达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两党在共同抵抗外敌的大旗下,暂时放下内战,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合作对于整合国内力量,统一抗战意志起到了关键作用。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本政府和军部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扩张和政策调整措施,以加强对华侵略。

军事扩张:日本迅速增兵华北,扩大了在华军事存在。随着战争的深入,日本不断派遣更多的师团进入中国,对中国的多个城市和地区进行了侵略和占领。

政策调整:日本政府为了巩固和扩大在华利益,对占领区实施了殖民统治政策。在政治上,日本建立了傀儡政权,如伪满洲国和汪精卫政权,试图通过这些政权来控制和统治中国人民。在经济上,日本对占领区进行了资源掠夺和经济剥削,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卢沟桥事变不仅引发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也对两国的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抗战动员和国共合作,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团结和决心;而日本的军事扩张和政策调整,则进一步暴露了其侵略本质和对华野心。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导火索,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事变爆发后,中国政府和民众迅速团结起来,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统一战线。

政治觉醒与统一战线的形成:卢沟桥事变促使了国共两党从对立走向合作,共同对抗外敌。这一转变对于整合国内力量、统一抗战意志起到了关键作用。

军事动员与战略部署:事变后,中国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动员和部署,加强了对日军的抵抗。例如,中国军队在华北、华东等地区加强了防御,为后续的抗战奠定了基础。

民众参与与民族精神的提振:卢沟桥事变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无数青年投身抗日救国运动,形成了强大的后方支持力量。

卢沟桥事变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起到了催化作用。

国际关系的紧张:事变发生后,国际社会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表示了强烈的谴责,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为后来的全球冲突埋下了伏笔。

法西斯与反法西斯阵营的对立:日本的侵略行为与德国、意大利的扩张政策形成了呼应,促使反法西斯国家加强了合作与联合,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大阵营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战争规模的扩大:卢沟桥事变后,日本的军事扩张进一步加剧,不仅在亚洲地区,也对太平洋地区产生了影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创造了条件。

20世纪初,日本通过日俄战争确立了在中国东北的势力,并逐步扩大其在华影响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提出侵犯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要求”。

苏联在卢沟桥事变初期表现出了关注但谨慎的态度。考虑到当时国际形势和苏联自身的利益,苏联并未立即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公开谴责。苏联政府意识到,一方面需要支持中国抵抗日本侵略,以避免日本势力的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苏联也需避免与日本直接冲突,以防影响其在远东的安全。

苏联的初步反应主要体现在对事变的关注和对中日双方的动态进行情报收集。苏联媒体对卢沟桥事变的报道相对克制,既表明了对日本行为的不满,也未完全站在中国一方进行强烈谴责。

随着卢沟桥事变的发展和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苏联的对华政策经历了一系列变化。苏联政府逐渐从观望转向积极支持中国抗战,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军事援助:苏联成为中国抗战初期重要的军事援助国之一。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包括飞机、坦克、火炮等,这些援助对于中国抵抗日本侵略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济合作:苏联与中国开展了广泛的经济合作,包括在中国建设军工企业、提供技术和专家支持等,这些合作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抗战潜力。

外交支持:在国际舞台上,苏联支持中国抗战的合法性,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日本的侵略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进行了外交声援。

政策转变的原因:苏联对华政策的转变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苏联认识到日本侵略对中国和自身安全构成的威胁;另一方面,通过支持中国抗战,苏联也希望能够牵制日本,减轻其在远东的压力。

苏联的对华政策变化反映了其在国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考量,同时也体现了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和对日本侵略的抵制。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苏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日战争的进程,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局产生了间接影响。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苏两国关系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1937年8月21日,中苏两国正式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两国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条约内容:该条约明确规定,双方保证不进行针对对方的侵略行为,并在遭受第三国侵略时相互提供支援。条约的签订为两国间的和平与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

战略意义: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于中国抵抗日本侵略、争取国际支持具有重要意义。苏联作为当时世界上重要的反法西斯力量,其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对中国抗战的持续与深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与援助是多方面的,包括军事援助、经济援助以及技术和人员的支持。

军事援助:苏联是最早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之一。

经济援助:除了军事援助外,苏联还向中国提供了低息贷款,帮助中国稳定经济,支持抗战。这些贷款对于当时财政困难的中国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技术与人员支持:苏联派遣了大量的军事顾问和专家到中国,帮助中国改进军事训练和战略部署。这些专家的参与,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指挥水平。

苏联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态度是审慎而具有战略考量的。基于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和对本国安全及利益的维护,苏联在事变初期并未直接介入中日冲突,而是通过外交途径和对华援助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影响局势发展。苏联的态度和行动体现了其在复杂国际政治环境中的外交策略和对亚洲地区稳定的重视。

苏联的对华军事援助不仅加强了中苏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为中国抗战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明确了对日本侵略行为的反对立场,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的扩张野心。同时,苏联也关注着欧洲的局势变化,平衡着自己在东西两个战线上的战略意图。

美国对卢沟桥事变的态度经历了由观望到谴责的转变。事变初期,《华盛顿邮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但美国政府并未立即表明立场。随着战争的持续和升级,美国政府开始公开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1937年10月,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批评日本的行为违反了国际关系原则和九国公约的规定。

英国的态度相对更为谨慎,事变初期,《泰晤士报》并未立即报道卢沟桥事变,而是在几天后才有所关注。随着战事的发展,英国的报道逐渐增多,立场也由最初的中立转向对日本侵略行为的批评。英国媒体开始关注日本的经济和领土野心,并对事变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对卢沟桥事变的态度也多表现为关注和谴责。尽管在具体政策上可能存在差异,但普遍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表示了反对。这些国家的媒体报道和政府声明,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日本行为的普遍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

欧美的态度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方面,欧美的谴责为中国人民的抗战提供了道义上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各国自身的利益考虑,实质性的援助在初期相对有限。但随着战争的持续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欧美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支持逐渐加强,为最终战胜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卢沟桥事变后,英国的对日政策经历了显著的转变。最初,英国并未立即报道事变,但随后《泰晤士报》开始连续报道中日军事冲突,并逐渐从传递日本的立场转向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观察。英国政府明确反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但并不希望为了中国与日本开战。英国官方不愿公开援助中国抗战,但允许通过民间方式进行援助。英国希望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但对日退让的底线是恢复到事变前的状态。

英国媒体报道:《泰晤士报》在事变发生后,从最初倾向于日本立场的报道,逐渐转变为更加中立和客观的报道态度,反映出英国社会对日本侵略行为的质疑和对和平的渴望。

政策转变:英国的对日政策从绥靖转变为一种更为自私自利、被迫的援华抗日政策,尽管仍然存在妥协的成分,但实质上已经有了改变,英国并没有出卖中国的利益来与日本妥协。

美国的反应和媒体报道与英国有所不同,美国媒体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立即进行了深入报道。《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等媒体刊发了来自东京的消息,报道了中日军队在丰台附近的冲突,并指出冲突的原因是日军策划的秘密演习。

媒体报道立场:美国媒体的报道立场与其国家对华、对日政策紧密相关。美国对日本的侵略行径采取了“不承认主义”,并在事变后开始改变对日政策,公开发表声明谴责日本的行为。

政策变化:美国在华利益因事变受到损害,导致美国对日政策开始转变。1937年10月6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谴责日本在中国的行为违反了国际关系原则和九国公约的规定。

德国在卢沟桥事变前后的对华政策呈现出复杂性,其对中国的态度和政策经历了从亲近到疏远的转变。

早期的亲近关系:在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与中国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军事和经济关系。德国军事顾问参与了中国的军事训练和改革,同时德国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政策转变:随着纳粹德国的扩张政策和对日本的支持,德国的对华政策开始转变。特别是在1936年之后,德国与日本的同盟关系加强,德国逐渐减少了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和贸易往来。

影响分析:德国的政策转变对中国抗日战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中国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军事援助来源;另一方面,德国的态度变化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在减弱。

而徐国泰也接到戴笠电报,让他收集日军在上海的驻军人数,还有海陆军的情况,以及指挥官的情报。

徐国泰听到广播里面播放日本鬼子在卢沟桥的事情后还没有几天,就听到校长也发表了抗日救国演讲,他明白战争终于开始了。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