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节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22节

面上这么多人,百姓们拖家带口或步行或驾车,俱都满面喜色地向东城门拥去,嘴里谈论的都是关于朝廷大军的事。

骡车走得快,梁俭德这一行人超过大部分步行的百姓,比较早地赶到了东城门附近,双方下车分手,程世安护着梁俭德在人群中挤到了前排,翘首望去,城门清晰地立在他们的视线里。

钦差大概午后进城只是百姓的推测,因为官府所有人包括衙役都出城去军港迎接钦差去了,除了城门站岗的士兵,城里头现在基本上没有官府的人手在,来迎接钦差是百姓们的自发行为,期盼朝廷大军太久,此刻谁都想第一个看到钦差,本来城门前宽阔的大道被人群一再推进挤占下变成了小道。

不知等了多久,腿都站得有些酸了,城门口终于有了动静,一群官兵跑步进城,看服饰是本地城防水军,手里拿着长棍分两列,气势汹汹地将百姓推回到街道两边,重新清理出了能供大部队通过的宽度,并且从城门口到府衙门口一路上全部戒严,车马行人一概不让通过。

街道戒严后又等了好久,城门口终于再次有了动静,又是一队本地城防水军,个个高举旗帜跑进城来,一边跑一边喊钦差驾到,就这么跑向府衙而去。

这一队士兵过去后,没多久,排在城门边上的百姓听到了来自城外的鸣锣开道的声音,当先喧闹起来,跟着人群依序激动起来,不断喊着“钦差到了”、“钦差到了”。

锣声越来越近,百姓的欢呼声也越来越响,终于鸣锣开道的队伍出现在城门外,踩着锣声的节奏缓缓走进城来,后面走着两队皂班衙役,皂隶的后头是知府大人的官轿,再后面是骑高头大马的两位将军,再再后面是同样骑马的都司参将副将游击亲兵一类的亲随武官,围在武将们周围的是挎刀的钦差卫队,这一大群人的后面是运送行李的马车队伍,马车的后头才是本地城防水军的队伍,朝廷大军的士兵没有看到一个。

百姓不管那些,只要看到是朝廷的钦差就行,队伍所过之处,百姓纷纷跪下磕头,嘴里不断山呼万岁,直到队列最后一排的士兵从跟前经过才起身。

站在第一排的梁俭德和程世安自然也要下跪磕头,与周围百姓一样,等到队伍中最后一个士兵走过才起身,然后二人重新混入人群消失无踪。

趁着现在百姓都在东城门附近看钦差,别的街道基本上空无一人,连无所事事的游民乞丐都看热闹去了,梁程二人步行在安静无人的街上快速返回小院。

第一卷 滨州剿匪 第25章 听说小丫

程世安搀扶着梁俭德拐进一条小巷,行至到小巷中间,二人停下脚步,程世安左手扶剑,侧身冲身后喝了一声:“出来!”

很快,一个头戴草帽身穿布衣背着个补丁包袱的年轻男子闪进巷内,来到梁程二人身前一米处,抱拳行礼:“属下参见大人,将军。”

“哪支队伍?”程世安问道。

“回将军话,属下是钦差卫队的副队长,王国。”

“其他人呢?都进城了么?”

“回将军话,一半钦差卫队的卫兵随队长一起护送将军们进城,另一半化装随属下提前进了城。”王国说罢,解下`身上包袱,双手托着递给程世安,“大人,程将军,这里是帅印文符和钦差印信以及大张将军和小章将军写给大人的一封信,在码头上时本地官府都已验过帅印和钦差印信,相信大张将军是钦差,小章将军是元帅,更相信我们是要低调进城,所以不打钦差仪仗,只用知府的仪仗进城。另外船队和士兵此刻都在军港休整,没有命令不会离开港口一步。”

程世安接过包袱背在自己肩上,又对王国道:“你跟我们走,回头等行辕定下,你再带十来个兄弟过来,对外就说是我们聘请的护院,其他人以后再找机会慢慢搬进来。”

“属下遵命,一切听大人和将军吩咐。”

又走了一段路,三人总算回到小院,程世安安排钦差卫队跟他们二人一同住这第三进院落,贴身保护梁俭德安全。

王国记下来时路线,程世安又指点他从小院到府衙的路线,王国仔细记下随即道别离去。

程世安到厨房烧了开水,回屋侍候梁俭德休息看信,考虑公事。

一个时辰之后,王国带了一支队伍来到小院后门外,程世安听到动静,开门让人进来。

王国带了十二个人过来,十三人加上程世安一起保护梁俭德,再在城中活动时,安全可以无虞。

卫兵们进来后,立刻忙活开来,收拾整理各自床铺不说,队长王国还从程世安手上领了一笔公款,带了几个兄弟上街去采买米面肉蔬回来烧晚饭。

梁俭德下令让跟随自己的卫兵们在城中自由活动,家中每日只需留两人照顾即可,梁俭德的想法是打算与将军们一起,一明一暗地收集城中各种讯息,越多越好。

于是次日,吃过早饭,梁俭德与卫兵们前后脚的出门逛街,在外面依旧是程世安保护梁俭德,四个卫兵两个一组,跟在不远处,其他人则放风筝,爱去哪去哪。

朝廷大军的到来,给滨州府百姓注入一剂强心针,让对生活已经无望的百姓重新燃起希望,街上的人潮明显比前几日多了很多,好多关了门的买卖又重新开张,街上无论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都兴奋地谈论着钦差和朝廷大军,就连游民和乞丐都笑得合不拢嘴,巴不得明天就传来海盗都被消灭的消息。

走得累了,梁俭德抬头见街边一家茶楼正在营业,觉得新鲜,这还是第一次在城中看到营业的茶楼,梁俭德信步走进去,楼下居然都坐满了,伙计看出梁俭德服饰不同,热情地招呼二人到楼上歇息。

二人上楼一看,楼上也坐了一半,这还只是清早而已,可见朝廷大军到港的消息,给了百姓多大的希望。

临街的靠窗位子都让人坐了,梁程二人就坐了靠里边一点的次等位子,正好前后左右都被茶客包围,他们谈话的内容都能听在耳里,倒是方便收集各种消息。

梁俭德点了茶水,伙计手脚麻利地派上几碟瓜子果仁等零嘴,茶博士紧跟着摆下两个茶碗,长嘴壶倏地倾斜下来满满地斟上开水又不洒出一滴,一招一式的动作都透着一股劲儿。

梁俭德拈了粒瓜子正嗑着,手下的四个卫兵都陆续上来,假装互不认识,分别占了四张桌子,把楼梯口与窗边纳入了各自的警戒范围中。

程世安习惯性沉默,梁俭德倒是饶有兴趣地插入周边茶客的谈话,几杯茶下肚,听来的各种八卦新闻故事消息能用麻袋装。

“这下好了,朝廷大军到了,百姓们可以睡个好觉喽,不用再找人给家里设什么陷阱防盗喽。”一位大叔拍着胸口感慨道。

“是呀,我是没钱做这玩意儿,不过听说这陷阱还挺有用的。”同桌的一个同伴接茬道。

“什么呀,有没有用得看是什么人做的。以前城里只有一个姑娘做这个活,听说那是真有用,但凡有点产业的,很多人慕名找上门去,后来不知几时冒出个竞争的,价钱便宜得惊人,可作用好像也跟着打了折扣。”隔壁一桌的一个老者插话进来。

“嘿嘿,不知道了吧,这就是那姑娘的聪明之处,她早就防着了,听说呀,她早早地就跑到城外大荭树村,教村民们怎么防盗,才不跟留在城里让别人跟自己抢生意。”另一个年轻人接嘴。

“哟,是不是就是那个打退了一拨海盗的那个村子?”一听这个话题,马上好多人响应。

“倒不是打退,村民哪里打得过海盗,据说是海盗无法突破防护网,就不再恋战,撤退了。”年轻人摇摇头,仿佛事发时他就在附近似的。‖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哎,这也能算是打退了嘛,要不然,海盗进了村,还能有村民的好?”另一张桌子的茶客抿了口茶总结道。

“那到是。”众茶客们一致点头。

“对了对了,还听说,因着这件事,这姑娘好像得了官府的眼,不过具体的就不知道了。”又有人爆料。

“这不白说的嘛,能不得眼么,官兵都拿海盗没辙呢,一个姑娘倒是想出了法子,要是上头有人小气一点,这姑娘说不得还讨不到好去呢。”一个坐在梁俭德左后方的男人嚼着盐水蚕豆嗤笑道,满脸胡茬。

“哟,这话是怎么说的,立了功还没个好处?”众茶客都咋呼起来。

“说你们不懂事吧,你们还不服气。那姑娘靠什么营生的知道不?你们真以为她一开始就是给人做陷阱的?”

“这么说你知道?”

“没别的,谁叫我就住她家附近呢,听街坊邻居闲谈时聊到过几回。那姑娘其实是靠给人做洗衣妇为生的,手下有二十来个同龄的丫头小子一起干活。然后听说有一天她家遭了抢,积攒下的钱都丢了,就想出个防盗的法子,附近邻居也就都学上了。可好日子没过几天,这洗衣的活不知怎的没了,一群丫头小子天天急得上火,这时候有人听说了陷阱的事找上门去,这姑娘帮着做了几家,又重新得了个洗衣的活计,同时给人做陷阱的事也没落下,就这么赚着两份钱日子才算是好过了些。”

“哦,原来是这样,看来这姑娘倒是个不错的人儿。那后来呢?你说的坏处又在哪里?”众茶客们好奇不已,梁俭德和程世安也都竖着耳朵仔细听。

“哎,重点就在这里呢。要是一直这样也许还没事,可就在这姑娘给大荭树村做陷阱的事让官府知道了之后,这洗衣的活啊又丢了,街面上出现了跟她抢生意的人,虽然那人不怎么中用,可架不住便宜啊,总有那贪便宜的人愿意找上门去,而且近几日啊听说那姑娘手里的图纸莫名其妙地丢了不少。”

“嘿,这真的假的?你没听错吧?怎么能这样呢?这怎么回事啊?”众人都表示难以相信。

“你们问我,我又问谁去?不过是得了空偶尔听街坊嚼个舌头,那群丫头小子们也没几个嘴巴有门的,不然我能知道这种事?”胡茬男嘴里的蚕豆嚼得咯吱响。

“哎呀,看来这姑娘真是冲撞到什么人了吧?可她做的都是好事啊,怎么能拿这种事弄她呢。”茶客们惋惜地摇头感慨。

“哼,说来说去,果然是官府捣鬼,官府要真是一心为民,能让海盗作恶这么久?搞不好啊,谁知道暗处是不是有什么勾结呢,不然平白弄个丫头片子是做什么,人家也不过是靠自己本事赚口饭吃罢了。”一个花白胡子的老人家重重地一顿茶碗,哼了一声。

“唉,老人家,消消气,莫谈是非,现在城里还没太平下来呢。”边上立马有人劝道。

“是啊,打海盗没那么容易,大海茫茫,谁又知道海盗老巢在哪里,本地水军找了这么久都没找到,朝廷水军来了一样得费时寻找,老百姓少不得还得继续过上最少几个月的苦日子。”有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