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42章 三郎是孩子王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042章 三郎是孩子王

张川柏强烈要求新开垦的地多种大豆,是为了榨油。

此时的食用植物油以麻油为主……“油通四方可食与然(燃)者,惟胡麻为上”。

《齐民要术》中的“韭菜炒鸡蛋”、“姜葱炒鸭子”菜谱,用的都是麻油。

但张川柏觉得麻油炒鸡蛋还行,炒别的菜就不香了。

“春种一粒豆,秋收万颗豆。到秋天,我们就可以吃豆油煎豆腐,豆油炒鸭子啦~~”张川柏快乐地拔草。

据说炒菜直到宋代才得以普及,一是冶铁技术发展,宋代铁锅不再稀罕,市井间常见;

二是榨油技术发展,宋代庄绰《鸡肋编》一书中介绍的食用植物油多达六种。

梦里有个叫“山的那边”的八尺美男子说,在唐代开饭馆卖炒菜,能发家致富哟~~

张川柏畅想,到时候定制一口铁锅,豆油滋滋响,实现炒菜自由~~

张衍只是笑笑,不打击小三郎的干活积极性。

……如今也有豆油,主要作为药用,医师说“豆油味辛甘,性冷”。

没有作为食用油的原因嘛,如今大豆的出油率远远不及胡麻,榨出来的油杂质还多。

麻油经过几百年的选择而胜出,是有必然原因的。

但是不要紧,多种豆子没有坏处,豆子用途多着呢~~

……

今日张川柏跟阿耶进城,他家的猪、牛、鸭子都由互助合作社的孩子帮忙照看。

夕阳西下,小孩子们嘻嘻哈哈,赶着一群大大小小的牲畜回家。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眼前的一切如一幅生动的画卷,似乎一代一代,周而复始。

张川柏跟着阿耶干完地里的活往回走,听到笑声望过去,再次感受到互助合作的好处。

“以后有什么新农具,我们农社第一个用!全江都第一份!”张川柏跑去接自家萌萌,发出豪言壮语。

赶着牛的张柱响应:“好!我们农社也要有一个最响亮的名字……叫‘张家湾第一合作社’!”

另一个孩子反对:“不好听!要叫……‘旭日合作社’!”

“叫红太阳!”

“哞哞!”

小孩子们各抒己见,觉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川柏来决定吧!”小孩子们争执不下,齐齐看向来。

张川柏想了想:“真的要起?那就要‘南门里第一合作社’吧!”

格局大一点!

张家湾和陆家庄都在江都南门外,被归为“南门里”。

这不是比“张家湾第一合作社”大气?

“……可我还是觉得旭日好听。”有小孩子不服气。

张川柏做农具是很神,但起名不太行啊!

关键时刻,张柱站出来:“不是说听川柏的吗?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日后川柏是我们几家孩子的老大!将来长大了,我们拥护他做里正!谁赞成?谁反对?”

“赞成。”小孩子们立刻说。

老大做里正,我们就是副里正。

张川柏:“……诸君如此厚爱,在下唯有接下这份好意。”

“哈哈哈……”

远远看见二兄回来,张川柏大声说:“二兄,今后我是你的老大,你也听我的!”

张京墨不紧不慢地走过来:“你说什么?谁大?你问过大兄了吗?”

“走走走!回家吃饭去!”张京墨挥手让别的孩子回家。

“对哦!我阿娘今日煮豆腐!”张柱立刻跑了。

张川柏:“我的肉!我的炖肉!”

他也一溜烟跑了。

张京墨笑着叹气,将牲畜带去安置好,又去洗干净手脚上的泥。

咦?

好像忘了问什么?

算了,肯定是不重要的事。

……

卤肉已经炖得软烂,在镬里温着,一端出来就满屋飘香。

连花花都待不住了,从鸡窝里跳出来。

“用肉汁拌饭,我能吃一大碗!我要开动啦!”张川柏眼里都是肉,目之所及的一切都变成肉的形状。

“吃吧!京墨也吃!在家千日好,出门就不知道怎么样了。”吴秀怜爱地看着两个儿子。

张衍问:“你今日没有抄《道德经》?不是说让你做一本线装书?”

张京墨埋头干饭,回答:“我让表兄抄,他的字比我好看!到时候一起装订,就是我们一起做的。”

张衍左右看看:“……你们真是亲兄弟。”

能让别人干的活都不自己干。

“这叫合作共赢!”张川柏含糊地说,“好七!阿娘,七八月我们做麦鼓,炖肉和煮鸭子都好吃!”

《齐民要术》说麦鼓,“小麦细磨为面,以水拌而蒸之……”,然后再发酵啥的,就是梦中的甜面酱吧?

“好好好!你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吃着这一顿惦记下一顿!”吴秀满脸无奈。

小儿郎那么好吃,要有多大的家业才支撑得起啊?

所幸今年风调雨顺,又有新的农具,丰收在望。

“哦!我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张京墨忽然说,“那个吴庸怎么了?”

“你现在才想起?我一直就等你问啊!”张川柏吃饭的速度慢下来。

说吴庸,才能顺便说起给皇帝献书……语气随意一点,显得不是刻意炫耀。

不过,炫耀也不要紧啦,都是自家人~~

他方才在小弟们面前,可是一句都没炫呢~~

“真的?”

“真的?”

“不是吧?”

张京墨三连惊呼,双目瞪大,片刻后说:“既然这样……要不我就不去拜师了!大兄和三弟都有出息,我留守家业啊!”

做老二的好处,不就是让兄长和弟弟奋斗,自己呐喊助威吗?

“做事岂能半途而废?”张衍瞪了二郎一眼,“今日我打听了,你的过所已办下来,明日里正就能送过来。”

“不是吧?真的?”张京墨惊讶、彷徨、紧张,心情非常复杂。

他连忙补充:“不是我不想去拜师,是惊讶……官府不是忙着处理吴庸吗?怎么还有时间批复过所?”

“小儿郎的话。”张衍笑道,“江都每天多少人进进出出?光是一个吴庸,就让所有官员不处理公务了?”

申请过所,要先将申请材料交给里正。

里正核实之后,签字送往县衙。

县尉核查之后,签字上报州郡一级官府。

州郡的“户曹”判断材料是否完整,审核下发。

现在是贞观年间,政令清明,官府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

申请送上去没几天,“过所”就能批复下来。

“阿娘,后日你生日,我亲手给你做一碗面。”张京墨依依不舍地说。

“好。”吴秀垂眸答应。

儿行千里母担忧。

到这一刻,连吴秀都升起不让二郎离家的念头。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