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26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高骊山的群山之间,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静静地蛰伏在翠绿的山峦之中。山路弯弯绕绕,仿佛一位耐心的画师,用无尽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错综复杂的自然画卷。

山路两旁的树木苍翠欲滴,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给这静谧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深。

刘浩屿放弃直接走下高骊山的念头,踏上了这条崎岖的山路。他的目光坚定而执着,仿佛已经看到了前方的目标,那个在远处若隐若现的黑点。他深知,这山路难行,但心中的渴望与好奇驱使着他不断前行。

一路上,刘浩屿穿越了茂密的树林,踏过了陡峭的岩壁,越过了湍急的溪流。他的脚步虽然疲惫,但内心却充满了激动与期待。他不断地告诉自己,只有走过这段艰难的路程,才能到达那个神秘的地方。

经过漫长的跋涉,刘浩屿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之处。当他站在这里,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惊叹。原来,那个黑点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某个神秘物体,而是一处隐藏在深山之中的古老道观。

这道观依山而建,古朴而庄重。青瓦白墙,在阳光下闪烁着宁静而祥和的光芒。道观周围绿树环绕,花香袭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刘浩屿站在道观前,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意与宁静。

他轻轻推开道观的大门,走了进去。道观内供奉着几尊神像,神态庄严而慈祥。不过早已没有了香火缭绕,只是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刘浩屿跪在蒲团上,虔诚地向神明祈祷,感谢神明指引他来到了这里。

在道观内徘徊许久之后,刘浩屿开始探索这道观的每一个角落。他发现,道观虽然古朴但并不简陋,每一处都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和文化的底蕴。他看到了古老的经卷、精美的壁画以及那些被岁月磨砺得光滑如玉的石阶和石栏。

在道观的深处,刘浩屿来到了一间静室,看到了一位道长盘坐于蒲团之上。刘浩屿走上前去刚想和道长打招呼,发现道长早就没有了生息,身旁一封信放在一张木桌之上。

看来,这个道长羽化的时间不长,还能依稀可见他的鹤发童颜,气质出尘。可惜他不能再向刘浩屿讲述了这座道观的历史和传说,让他对这座道观有更深的了解了。

刘浩屿暂时离开了已经羽化了的道长静室,在道观里又搜寻了一番,结果发现这个道观里再无他人……

在静谧的道观院落中,刘浩屿静静地坐在一棵千年古树的浓荫之下。这棵古树宛如一位智者,历经风霜雨雪,依旧屹立不倒,其枝叶繁茂,遮蔽了炽热的阳光,洒下一地斑驳的光影。

石桌之上,一封陈旧的信件静静地躺着,是刘浩屿刚刚放在上面的,那是羽化道长生前留下来的遗言可能,也许尘封的岁月仿佛在下一刻就被轻轻的揭开。

……刘浩屿打开信:原来这座道观,始建于盛唐年间,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古朴而庄重。岁月如流,道观历经风雨,却依旧保持着那份古朴与宁静。自道观建立之初,便香火鼎盛,四方信众络绎不绝,道士们修行悟道,弘扬道家文化,为世人所敬仰。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大明建国之际,风云变幻。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道观里的年轻道士们被征召入伍,为了家国天下,他们毅然离开了这片宁静的修行之地,踏上了战场。

羽化道长,作为道观的掌教,虽已年迈,却仍心系天下苍生,他深知战乱之苦,却也无能为力。他只能默默地祈祷,希望这些年轻的道士们能够平安归来。

然而,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是大明洪武八年。那些曾经离开道观的道士们,没有一个人再回到这片他们曾经热爱的土地。他们是战死在沙场,为国家捐躯,还是留在大明的军中,继续为大明的繁荣富强而奋斗?这些疑问,一直萦绕在羽化道长生前的心头,让他无法释怀……

此刻,刘浩屿打开了羽化道长留下的信件。信纸已经泛黄,字迹却依然清晰。羽化道长在信中写道:“吾之弟子,若逢乱世,当以家国为重,勇往直前。然世事难料,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若尔等能平安归来,当继续修行悟道;若不幸战死沙场,亦当心存感激,因尔等为家国天下付出了生命。愿吾之弟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读完信后,刘浩屿的眼眶湿润了。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羽化道长生前对弟子们的关爱与期望。那些离开道观的道士们,或许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他们为了家国天下,为了民族的繁荣富强,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这种精神,是值得每一个人铭记和传承的。

刘浩屿轻轻地将信件放回石桌上,站起身来,望向远方。天空湛蓝如洗,白云悠悠。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世间的清新与宁静都吸入肺腑之中。

他知道,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后人都要坚守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修行悟道,传承道家文化。也要将那些离开道观的道士们的故事和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让这种精神永远地传承下去。

夕阳西下,道观的钟声悠扬地响起,(此处按照时辰设置了自动撞钟的机关)……在幽深的道观之外,一片翠绿的山坡如诗如画地铺展开来。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在这宁静而神圣的氛围中,刘浩屿静静地伫立,目光中流露出深深的哀思与敬意。

他手中捧着一把黄土,心中默念着羽化道长在信中对弟子的教诲,仿佛能够感受到道长那超脱尘世的灵魂仍在耳边低语。他缓缓地走到一个自己感觉颇为合适的地方,那里草木葱茏,鸟语花香,仿佛是大自然为道长选定的最后归宿。

刘浩屿蹲下身来,将黄土轻轻地撒在自己给羽化道长准备好的墓穴之上。每一粒土都如同他的心声,寄托着对道长无尽的思念和感激。他联想起道长生前那慈祥的笑容,那深邃的眼神,以及一次次耐心对弟子教诲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哀愁。

随着黄土的落下,道长的遗体被缓缓掩埋。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周围的一切都陷入了沉默。只有风在轻轻吹拂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道长生前的种种传奇。

刘浩屿站起身来,深深地鞠了一躬。他知道,道长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他望着远方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道长生前那慈祥的笑容再次浮现在,仿佛听到了道长那深邃的教诲弟子的声音在耳边回响。他默默地祈祷着,愿道长在天堂安息,愿他的精神永远照耀着这片土地,引领着后人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刘浩屿重新回到了道观,随便找了一个房间,开始了晚课的修炼。他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但他会坚定地走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此时此刻,刘浩屿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的道路虽然是曲折艰难坎坷的,但只要心中有信念、有勇气就能走过那些艰难险阻到达心中的目的地。

……,在苍茫的岁月长河之中,刘浩屿的命运如同那飘渺的云彩,不经意间便落在了这座被时光遗忘的道观里。这座道观,静谧而神秘,仿佛与世隔绝,唯有清风与明月为伴。刘浩屿在此安顿下来,将心中的喧嚣与纷扰一并抛却,开始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道观内的日子,平淡而充实。刘浩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着自然的节律。闲暇之余,他会在道观周围的空地上,亲手耕种起一片菜园。那绿油油的蔬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他播撒的不仅是种子,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然而,更多的时间,刘浩屿则用于自己的修炼。他虽非道士,但心中对修行的执着与追求却与道士无异。他沉浸在修炼的世界里,感悟着天地间的奥秘,追寻着生命的真谛。每一个日夜的轮回,都见证着他的成长与蜕变。

岁月如梭,一晃两年的时间过去了。道观内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见证了刘浩屿的辛勤与汗水。他的修为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心灵更加纯净,意志更加坚定。每当夜深人静时,他站在道观前,仰望星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如今,算一算时间,应该是大明洪武十年了。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机遇的时代。刘浩屿深知,自己的修行之路还很长,他需要离开这座无人的道观,继续他的大明之旅。

于是,在一个清晨,刘浩屿背起行囊,踏上了新的征程。他回头望了望道观,心中充满了感激与不舍。这座道观,不仅是他最近两年的修行圣地,更是他这两年的心灵归宿。然而,他明白,修行之路永无止境,他需要继续前行,去追寻更高的境界。

离开道观后,刘浩屿准备踏上大明的广袤土地。他要游历四方,去见识人间的繁华与沧桑。他要在山水间寻找灵感,要在人群中感悟人生。只有这样他的修行之路才能越来越宽广,心境才能越来越豁达。

岁月匆匆,转眼间,刘浩屿来到大明已经是七年过去了,他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心境也更加深邃。然而,他依然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修行的道路上。他知道,只要心中有信念,脚下有路,就能一直走下去,直到到达生命的彼岸。

不过刘浩屿突然又惆怅起来了,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园长妈妈还好吗?自己的女朋友王敏现在怎么样了,也应该早就嫁人了吧?……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