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68章 麻花和大小京果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 168章 麻花和大小京果

童年记忆里,必不可少的一定是这些忘不了的小零食,在那一段最童真的岁月里,和小伙伴们哈哈傻笑着、打打闹闹,也有共享不舍得吃的小零食,怀旧老式小零食拌嘴首选就是桃酥,鸡蛋糕,麻花和大小京枣,这在八九十年代是最普遍的送礼佳品,红糖和橘子罐头也是过年走亲戚的常备礼品,一包红糖配上零食代表任一样都可以,大小京枣果和麻花,桃酥,都可以,也可以用橘子罐头替代,还有一瓶散装白酒也是送礼品,这是米云留下的记忆,差不多有十年都是这样走亲戚的随手礼。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感,完全没有那种殷切的期盼。大概是米云上高中以后,就明显感觉走亲戚就淡化起来了,之所以缺少年味,除了我们渐渐长大,心境成熟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记忆中的味道越来越少了。

现在过年买零食,无非就是各类水果,柑橘橙子,加上干果类,开心果、瓜子、花生、糖果,最多再有些新式的坚果大礼包之类的,但是我们童年记忆中的味道却不常见了。有了昂贵的开心果吃,也开心不起来,回不到二十年前的年味来,亲戚关系淡薄了太多。米云本章节重点想回忆的就是大小京果和麻花小零食,小时候最想吃的,容易吃到,又有点不容易在家吃的走亲戚零食礼包。其他点心零食,米云就会用少许文字,一笔带过。

老式鸡蛋糕可以说是很多80后、90后童年最经典的美味了。是以鸡蛋、面粉、白糖、白芝麻和色拉油烤制而成,小时候去走亲戚,都喜欢揣俩鸡蛋糕吃,那质朴的醇香,至今都难以忘却。如今也还有,可能只有老人喜欢吃了。

桃酥又叫酥饼子,起源于江西,名气非常大,在很多城市都有卖桃酥的点心店。是以面粉、鸡蛋、油酥、桃仁等制作而成,吃起来非常酥脆,感觉就是干、甜,可以说是经典的老味道了。很多章节都有专门提及,过去三十年的记忆少不了它,现在和未来还是有它的身影。

大小京枣果更是受几代人喜欢吃的零食,甜甜酥酥的。老少都喜欢吃,只不过现代人很少去吃。

大京枣在河南一带非常有名,可以说是春节必备的美味零食。

是以糯米、小麦发酵的蜜糖等原料制作而成,没什么添加剂,从原料来说就很健康。大京枣看着个头很大,里面是丝网一样的,很蓬松,吃起来非常酥脆,入口即化,甜香甜香的,但是不会觉得腻。

前段时间还在商城广场外面看到了大京枣售卖,很诧异,城里还能看到卖京枣,这东西还只是小时候才见过,那时候农村每年过年的时候,就有有一个中年大叔挑着篓子过来卖这个东西,也就只有小时候十五六岁之前的时候见过,到了后来也就没有怎么见过了,那时候的农村虽然穷,但是有好多现在看不到的传统小吃,现在都慢慢消失不见了,不过米云明显感觉没多少人会去买,吃过大京枣的最年轻的都要奔三奔四了。

小时候,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过年的时候,那时候就可以买到一些京枣,这些东西可以说是我们这些小孩子在过年的时候,除了肉食最期待的东西,京枣原来是一种贡品,其实就是用糯米粉给做的一种传统糕点,这东西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农村小孩也没吃过,吃过的都要奔三奔四了,走亲戚的随手礼品,一袋可以放四五个大京枣,米云小时候最想做的就是拆大京枣包装,可现实中很少拆掉,最后都会拿去走亲戚,只有在别人家才能吃到拆了包装的大京枣。

大京枣的外拐有些像根棒子,但是外面裹着的是一层薄薄的糖皮,里面是被油炸的酥酥脆脆的糯米糊,京枣分为大京枣和小京枣,小京枣又叫做江米条和“花根”,外形和口感和京枣几乎是没有什么差别。外面有一层薄薄的糯米粉,吃到嘴里香香甜甜的,一点都不腻。

大京枣,京果是官方叫法,在米云的家乡都是喊雪枣的,因为外观上都是白色的长条,雪枣不是枣,而是一种地道的中式点心。长长的居多,现在都还能见到,只不过很少有售卖,不光有长长形状的京枣,还有圆圆的小京枣,圆圆的形状,外裹一层极细的白糖粉像雪粒,于是乎就叫雪枣了,充满了民间的智慧。

只有80和90年代的人才有大小京果的记忆,只有每逢过年才能吃到的京果,那个时候对米云来说可是奢侈品,不过现在算花钱也很难再找到这么正宗的味道了,没有添加剂的老式点心,非常适合小孩和老人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辈那代人对京果别有一番情怀。

其实很多地方都有京果,京果和京果长得不太一样。这是因为,京果并不只有一种,在清朝时期,一些需要进贡给皇族的地方果品,都被称为京果。

在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苏等地,都有名为京果的传统美食,常被用来在春节待客当茶点。

京果按照形状和大小可以分为大京果、小京果和酥京果。大京果和酥京果都属于酥杂糖,质量好的一捏就碎。大京果是圆柱形的,长得很像颗粒饱满的大花生,外面还裹着一层白色糖霜,也正因此,有“银包金”的说法。雪白色的外表,咬上一口,无渣,入口即化。那酥香脆甜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用糖浆包裹之后撒上芝麻或是桂花,就成了麻香京果和桂花京果。有大蜜京之称的商丘美食虞城黑京果,就是用江米、白糖、蜂蜜、香油、桂花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将米京果粉碎、发酵,再加入配料炸制成黑京果。黑京果甜而不腻、酥甜可口,曾在清朝嘉庆年间被列为贡品。

酥京果则长得像个鸽子蛋,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武汉的老人很喜欢用京果冲蛋当早饭,所以逢年过节,京果是武汉人走亲访友必不可少的礼品之一。

小京果,长得很小巧,像个长花生,也被称为扬式大京果。制作方法与大京果类似,口感更脆一些,俗称“雪果”或是“金裹银”。

武汉人的记忆味道,武汉人文学者王琼辉曾这样评价过京果:“酥京果是亲朋好友饮茶时必备的美点,喝一口茶,吃一颗酥京果,苦尽甜来。武汉民间认为,如果胸口痛,实为胃痛,可用京果冲开水食之,就舒服了。京果有顺气、助消化之功能。”

在武汉人的记忆里,总会有京果的身影。每年春节,糖盒子里少不了白白胖胖的京果。裹着一层白色糖霜糯米粉的京果,看起来像汤圆,但其实跟汤圆完全不一样。里面布满了蜂窝孔的京果,咬上一口酥脆爽口。京果里面的孔洞太多很容易受潮,放久了可就不好吃了哟!但是没关系,每天早上一碗京果冲蛋,一下就消灭掉几斤京果。

小时候看着奶奶或者外婆把京果碾破,再泡到水里,总觉得很神秘。拿一整个偷尝之后发现,甜丝丝的,酥酥脆脆,直接吃不是更好吃么?如今过年过节,拎上一袋老字号的京果,会让长辈感慨还是记忆里的味道。也不知道他们怀念的,是京果的甜蜜,还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

好吃的京果也是有讲究的,需要用糯米制作。现在很多做京果的店子都是用糯米粉裹上淀粉来做,放在水里泡上一段时间就会化掉。用糯米制作则不一样,京果自然发酵和勾芡之后再去油炸,最后才裹上糯米粉,这样在水里泡很久,也会漂浮在水面上。

做法讲究的小小京果在武汉也是比较受欢迎的,春节待客必不可少的京果,制作原料主要是糯米和绵白糖。在老字号的传统制作方法中,很关键的一点是用水讲究。每年,把腊月的雨雪用大缸存下来,等到来年的三伏天,把优质糯米浸泡在水中,不加酵母,全靠自然发酵。每天清晨都要换水,等到糯米泡成用手就能捏成粉的模样才行。基本上需要30天左右,再捞起来晒干备用。

等到春节前,把晒好的米泡水沥干,再碾成粉。加上水和粉成型,切成小块,再经过冲浆和勾芡,揉团擀片切条,再横切成方小块。放入油锅里炸到色泽金黄,此时就是酥京果的雏形了。炸好的京果,沾上糖浆,再滚上糖粉,就制作完成了。做好的京果外表雪白,圆圆的像个鸽子蛋,一捏就能碎。

酥甜可口,入口即化的京果,吃起来甜而不腻,算起来生产周期长达一年。经过了冬三九夏三伏,自然发酵的京果,算是真正的绿色食品了。

提到湖北京果,绕不开的老字号之一就是汪玉霞。汪玉霞的京果,选材严谨、制作精细、手工传承,选用特质晒米,糯米原料、优质植物油、饴糖、白砂糖、绵白糖多种原料手工制作而成。一口京果,承载着武汉的美味记忆,也展示了武汉人的热情好客。

用晒米粉合成面团,扞片、开条、切丁,油炸至金黄酥脆,把白砂糖、饴糖和水一起融合化开,到起丝的状态,再加入糯米糕粉混合,揉制成雪白柔软的糖霜。把炸好的京果坯裹上糖霜冷却,慢工出细活,酥脆爽口的小块京果,一个个圆似鸽蛋,一捏即碎。

“京果是武汉的传统点心,春节走亲访友待客必不可少。”从事传统汉味糕点制作40余年的李师傅,每逢春节都会被汪玉霞特意请来现炸京果。据他介绍,京果是否好吃,酥脆是关键,这就非常考验制作者对食材比例的控制和火候的把握。

来武汉买手信,一定要试试京果,那是武汉人记忆里的美食味道。一包的量很大,非常适合和朋友一起分享,配料简单无添加,可以放心食用。

小京枣,可以叫花根,也可以叫江米条,芝麻条,太多不同的叫法,是江苏地区的一道传统名吃。是以精面粉、芝麻泡打粉,食盐、白糖等制作而成。有很多人把它和张木果子弄混,其实两个是有很大差别的。

它和张木果子制作方法不同,张木果子是炸好后再熬制糖浆裹上去的,这个是直接油炸而成,吃起来香酥可口,非常过瘾,越嚼越香。也可以用糍粑晒干了去油炸,米云的老家就是用糍粑去油炸,比较粗壮酥脆,印象中没多少人会去做,只有米云的小舅家有专门油炸花根,小舅家开了几十年的油厂,油多,不差油,只油炸花根,不知道为么不油炸麻花。

麻花有大麻花和小麻花,在很多地方都很盛行的一个名吃,在米云的家乡就叫麻花。也是米云想重点回忆的主题之一,算一种性价比好的零食,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能吃到,小麻花当零食吃,大麻花可以当主食,用开水冲泡加红糖吃,小时候最多的吃法就是开水泡大麻花,省事的话就干吃麻花即可。麻花不像京果,只有过年期间可以经常吃到,麻花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性价比很高,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条件能吃的起麻花。很多时候都是农户的干粮和主食用的。

听说麻花是发明于东汉年间,历史也算是非常悠久了,麻花是以面粉、芝麻和白糖经过油炸而成,吃起来非常酥香,脆脆的,香甜可口,是米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印象中只见过村二组学长家做过一两年,米云有亲眼目睹,还吃过。一般家庭都不会自己油炸麻花,小卖部都有售卖。

麻花,作为一种中国特色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其制作方法多样,主要包括将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然后油炸而成。这种小吃不仅味道美味,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北方地区立夏时节的传统食品。麻花的种类繁多,如天津大麻花、山西稷山麻花、湖北崇阳小麻花等,各具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在过年期间,走亲访友是中国传统的习俗,而麻花作为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常常作为伴手礼出现在这些场合中。它不仅是美味的零食,也承载着人们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麻花的制作过程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从选材到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对美食的热爱。

此外,麻花也是孩子们童年的记忆,那种酥脆香甜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在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麻花,作为走亲访友的礼物,传递着浓浓的年味和亲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但麻花作为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依然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麻花在我国也有很深远的历史,在米云小时候,麻花不算稀少,但一般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平时虽然都可以去商店买,但那个年代老百姓手上余钱不多,八九十年代平时还是很少吃的,2000年以后就基本上能消费的起了。

在儿时小麻花是宝贵的小零食,古时候也是供品,慈禧和光绪帝由西安市回銮北京市经过大营时,品味了大营麻花后赞叹不已,称其“香”、“酥”、“脆”,遂赐为供品。千家万户也只有在喜庆喜宴、走亲戚、重特大节日时有时候品味一下。含有一些神秘感的大营大麻花一直“藏于深闺”。

在米云小时候的记忆深处,麻花是最好吃的一种食物。一股股的麻花,像是乡愁的交织。麻花是中国的一种特色健康食品,汉族特色小吃。

麻花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熟即可。麻花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小麻花热量适中,低脂肪。既可休闲品味,又可佐酒伴茶,是理想的休闲小食品。在广大的农村,麻花被当作礼尚往来的礼品,逢年过节走亲戚,农村人都会手提一斤麻花,一斤点心,去拜访亲友,看望亲朋,香脆可口有营养,人人都喜欢吃。

小麻花可以说是大人小孩儿都会喜欢的小零食了,鲜香酥脆,嘎嘣儿脆,无论是追剧还是做下午茶都是不错的选择,记得小的时候,每到逢年过节,这个小麻花也是我们这个地方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所以那个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过年,能多吃零食,麻花和馒头一样,可以在家制作,大小京果耗油,可能做起来没那么容易,就不推荐做法了,只是分享网友提供的香酥小麻花做法给大家。

香酥小麻花制作方法和步骤:

步骤一:把鸡蛋打入大碗中,再放入白糖3勺、小苏打少许、芝麻2勺、植物油2勺,把鸡蛋搅散、搅拌均匀。

步骤二:把面粉放入搅散的蛋液中,用筷子搅拌均匀,放入少许温水,边倒边搅,搅拌成面絮,然后用手给它揉搓成光滑的面团,然后盖上保鲜膜,给它醒发半个小时。

步骤三:把醒发好的面团搓一会,然后揉搓成粗一点的长条,然后用刀切成大拇指粗细的小块,把面剂子表面刷上一层植物油。

步骤四:把分开的小面剂子搓成比筷子稍微粗细一点的长条,用手分别按住两头往不同的方向搓上劲,搓好后,把两头并放一起,然后用手把合并的那一头捏紧,另外一只手上搓几下,让折叠的面条均匀地上紧缠在一起,搓好后把一头折回,分别把两头一个放在一起,让捏紧的一头穿进另外带折的那一头,提起来就会缠绕在一起,这样一个小麻花的生坯就好了。

步骤五:热锅加多些油,大火把油温加热到4成热,也就是手放在离油10厘米左右,感觉有点烤手,然后下入小麻花生坯。

步骤六:小麻花下入油锅后先不要去动它,等定型后会浮起来,这时我们要不停的去翻动它使其均匀受热,记住火一定不能太大,要一直用小火,否则小麻花炸不透就不酥脆了,一直炸到小麻花表面色泽金黄就可以出锅控油。

步骤七:重新开大火把油温烧至6成热,把麻花放入锅中复炸10秒钟,然后赶紧捞出来把油控干装盘就OK啦!

做好的麻花口感酥脆,香气十足,外表金黄,看上去就流口水了,这个麻花制作简单又实惠,口感和味道一点也不比外面卖的差,一锅成本只要3元。既然有详细的配方比例,不如自己动手试试看,自己动手成就感更高,就是制作的时候要注意几个小细节。

(1)鸡蛋不要放太多,一般一小碗面粉一个鸡蛋,也就是差不多150-200克面粉一个鸡蛋。

(2) 面粉中加入油和小苏打可以让麻花更加酥脆,而且颜色会更加金黄,但是不要太多,有一点就可以,差不多按照200克面粉差不3克左右,多了麻花会有苦味。

(3)油温5成热的时候改小火后放入麻花生坯,一次不要下太多,多分几次来炸,生坯下锅后适时多翻动几下,使其能均匀受热,油温不宜太高,太高的油温会把外表过早炸硬,这样就不利于麻花膨胀,一直小火慢炸, 这样才能把麻花炸酥脆。

(4)麻花复炸一下可以让麻花变得更加酥脆金黄,但是要掌握好火候,不要炸得颜色过深,金黄色就可以,防止炸过火麻花变苦。

(5)麻花一般都是甜口的,如果不喜欢也可以做成咸口或者麻辣味的都没问题,这个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和喜爱来改变。

麻花,这款小小的零食,源于中国的传统美食文化。它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麻花是作为年节食品,供奉祖先和神灵使用。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麻花逐渐成为了普通百姓的小吃,流传至今。

制作麻花需要的原料非常简单,只需要面粉、白糖、芝麻、酱油等少量食材,通过不同的比例和工艺加工而成。制作过程中需要掌握好面团的韧性和弹性,才能制作出口感酥脆、香甜可口的麻花。

麻花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小零食,它还承载着许多文化内涵。比如,在中国南方,人们喜欢将麻花作为结婚礼品,寓意着美好的祝福和幸福的生活。而在北方,麻花也是春节期间的传统食品之一,代表着节日的欢乐和团圆。

除了传统的麻花,现代餐饮业也加入了不少创新元素,制作出各种口味的麻花,比如草莓麻花、咖啡麻花、芝士麻花等等。这些创新的口味在保留传统口感的同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口味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麻花不仅可以当做零食来食用,还可以加入到更多的料理中,比如糖醋里脊中,添加麻花可以让整道菜更加香脆可口,同时也增加了视觉上的美感。麻花还可以搭配咖啡、奶茶等饮品一同享用,让你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享受着慢生活的感觉。

回到麻花本身的口感,它外酥里嫩、香甜可口的特点让人无法抵挡。咬一口麻花,外层的酥脆感和内部的柔软口感交织在一起,让你的味蕾不断地受到刺激。再加上芝麻的香气和白糖的甜味,让你不禁想一口接一口。

在市场上,麻花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及的小零食,不论是超市、商场还是路边摊,都可以轻松找到麻花的身影。即使是在外出旅行时,你也可以在各地的特产店中找到不同地区的麻花,品尝不同地域的美味。

麻花作为一款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小零食,其独特的口感和各种创新口味都让人无法抗拒。它不仅可以当做零食来食用,还可以加入到各种料理和饮品中,让你的味蕾得到更多的刺激。无论是在家中、办公室还是旅途中,麻花都是一种美味、便捷的小食品,让你随时享受到美食的味道。

今天的两款主要零食干货就分享到这里,只有麻花和大小京果可能带给80和90的小伙伴无数难忘的故事。小时候的走亲戚拜年,真是要靠两条腿的行走的。远的才需要骑自行车,那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米云母亲这边的亲戚基本上靠双脚就行,父亲那边的亲戚就要靠双脚和自行车代步了。

外婆家,舅舅家,姑母家,姨娘家或远或近的亲人们,一家一家去,一家过上一天。晚饭回家吃,早中饭都是在亲友家吃,现在基本上不会有左邻右舍的走亲戚拜访了,自家旁系亲属都不愿走动了,直系亲属都难得全部走完。

所谓过上一天,就是从早饭开始都是不需要在家吃的。客人一到,就会有一碗碗甜糯的枣子茶盛上,大小京枣果、桃酥、花生糖等平素难得一见的茶点亦是一盘又一盘的满满的装着。农家的八仙桌上顿时布满甜蜜,空气中都是甜丝丝的味道。

现在过年显然已经没有小时候那么有感觉了,只有除夕夜0点放鞭的时候还有小时候的味道,城里禁止放烟花爆竹,除了官方,但还是有不少居民偷偷的放上稀少的几挂鞭炮。现在感觉过年是老人和小孩子最快乐的,小孩还是童真,天真无邪,没有成人的压力,有吃有玩,有朋友陪伴更快乐,为了那份责任,为了那期待的眼神,米云还是期盼过年,努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