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归不周山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12章 归不周山

鸿钧成圣,威压之下,洪荒众生始陷入修炼狂潮。

亿万生灵感受到道祖的召唤,皆不禁心生向往,渴望在混沌之中求得真髓。

毕竟,鸿钧预于百万年后于混沌之中讲道,广布法门,传授大道,不可错失。

红云见此盛况,心中愈加激动,立足暇想,急忙告别镇元子,辞去火云洞,返归闭关苦修。

他暗思:

“若欲亲闻道祖鸿钧之教,必需于此刻凝聚力量,成就大罗方可得以赴会!”

他发誓定要于道祖开讲之时,跃入鸿蒙,感受大道之音。

与此同时,洪荒大地,气运暗潮翻涌,无数气运大神化形而出。

他们皆是根植于天地、凝聚灵气之存,化作诸般精灵,谱出无数传奇。

其中,昆仑山上,盘古元神所化之太清、玉清、上清三位道尊,气宇轩昂,法力无边,先天之灵气环绕身旁,似乎天生便为掌控道理之道。

而须弥山中,准提与接引二人,身披光辉,灵动之气宛如浩瀚星辰,已然成就金仙,跃然而出。

二人心中皆有所悟,盘算着未来的机缘。

再往天空高悬,太阳星上,太一与帝俊同现,尽展英姿。

二人皆修为深厚,肆意挥洒神光,声势骇人,似乎有望更进一步,诸天万界鱼跃而升,竞相敬仰这对绝世双雄。

更有血海冥河之地,北冥鲲鹏振翅而起,化形为一巨鸟,仿若破空之声,直冲九霄,俯视众生。

鲲鹏一展翅,便唤起满地风云,目中尽是胸怀苍生之意,誓言飞向更高之处,直面浩瀚之海。

此时,天地万物皆被气运推动,浩浩荡荡,一场修炼之风波席卷洪荒,促使无数金仙成就自我。

各大仙山皆蓬勃发展,青莲共舞、鲤鱼飞跃,立志争先,汇聚能量,渐成气候。

而在红云的火云洞内,他在众多神灵之中,闭关修炼,潜心领悟,渴望融会贯通,求得力量之巅。

长久以来的苦修终于在此刻汇聚,期待于鸿钧道祖的讲道之中,亲自领悟大道之理,俯瞩洪荒生灵的因果法则。

星河之流,动天地之音更是弥漫开来,仿佛在预示着鸿钧教授的到来,教化滔天。

时值天玄子离开不周山已久,思念其七个葫芦儿子,情怀难抑,遂向镇元子告辞。

言曰:“道友,我欲归居不周山,与儿子团聚,方能消愁。”

镇元子闻言,微微一笑,遂作应允。

天玄子心怀满腔亲情,踏上归途,脚步轻盈,宛如晨雾之中逐流而行,神清气爽,似是轻风拂面。行

走间,天地灵气皆因其道行而随之波动,周遭灵禽灵兽俱是观望,见他来临,莫不亲近。

然行至途中,忽闻异响,自林间传来。

天玄子心生警惕,随声而去,便见一只五德麒麟,形态优雅、神俊无比,正被螳螂一族围攻,四周萧索,惨象惨被,令人心痛。

“此麒麟乃天界瑞兽!”

天玄子心中一凛,立刻提振法力,身形如电,掠空而去,直抵现场。

其间,数只螳螂疯狂撕咬,发出“叮叮”之声,然天玄子手中掌控无上法力,呼风唤雨,轻松施展。

“尔等蚍蜉,无知之虫,当即退去!”

他语气坚定,运起大罗道行,化为雷霆之势,顷刻间撕灭围攻之敌,化作无数光点,四散而去。

五德麒麟见此情景,心中暗自感激,固然其天仙境界,但面对大罗修士,终觉渺小。天玄子遂扶起麒麟,问道:

“汝为何被螳螂一族围攻,何不自保?”

五德麒麟不敢隐瞒,颔首道:

“小子名曰五德,然遭遇此劫,均因我在诸域中显露神迹,螳螂族欲以之图谋,不料遇上尊上救我,感激不尽。”

“若愿归我座骑,助我游历天地,必将造福洪荒!”

天玄子话语柔和,许诺道。

岂料五德麒麟闻言,面露惶惑,心中犹豫不决:

“尊上修为深厚,我岂敢承轻威名,若成座骑,非我愿也!”

然天玄子淡然一笑,心念一动,运起小手段,俨然若若化作雷霆震响,麒麟之境在其眼中。

如蝼蚁无数,刹那之间,五德麒麟便屈服在大罗道威之下。

五德麒麟心无所依,叹息不已,最终应允:

“既然命运如此,愿随尊上之命,心服口服,如今便随您回不周山也!”

一番变故,令其不复抗拒,心知有天玄子相助,自会较其余强者更为安宁。

于是,天玄子笑容满面,骑上五德麒麟,浑身法力如虹,双向宛如踏风而行,迅速返回昆仑山。

沿途灵雀相随,犹如云端舟游,八方风景皆映入眼帘,恍若一幅秀丽图卷,酝酿无尽诗意。

天玄子于高空遨游,竟无众生阻隔,直至昆仑山前,落地轻若羽毛。

下得腾空,回首观瞧,五德麒麟于身旁争先而至,令其欣喜之情,更加难以言表。

不久,来到不周山脚,天玄子望着熟悉的青山绿水,心中无比温暖,步伐愈加坚定,似乎已见其儿。

忽然,他耳闻远方传来嬉笑声,乃是其葫芦儿子们在山间玩耍,调皮捣蛋,嬉闹不已。

春日和煦,山风习习,天玄子心头一热,低声呼唤:“儿子们,父神回来了!”

其声如雷,响彻山河,顿时悬空回荡,仿佛天籁之音,在山间回荡,撩动儿子们的心弦。

七个葫芦儿子闻声而来,纷纷闪耀光辉,齐声应诺:

“父神,您可终于回来了!”

此情此景,温馨动人,仿若天上仙乐,令人陶醉。

少顷,天玄子御风而行,翩然至悬崖之上,见其七个葫芦渐长,形态愈趋丰满,心中大悦,面带微笑。

然细观之下,心知离其化形尚早,仍需时日磨炼。

他心念一动,遂为七葫芦取名,曰:

“大娃、二娃、三娃、四娃、五娃、六娃、七娃。”

这些名字皆寓意深厚,代表着希望,蕴含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也是对自己前世的怀念。

天玄子心中暗自思量,今已达大罗后期,而道祖鸿钧奉约讲道尚需百万年。

既然身处不周山,何不以此为契机,向这些葫芦传授道理,讲道一番,待日后亦可助其化形,如此此山之恩缘,方得报答。

思至此,天玄子意念坚定,便在悬崖之上盘坐,调息养神,运起其道行,缭绕四周的清风灵气自是聚拢过来,化作一道彩虹,环绕于身。

渐而其气息愈发凝重,四周天地之灵气皆随之奔涌,成为道场。

天玄子目光如炬,向高天仰望,声音澎湃,逐渐化作云霭之音,飘荡于山岗之间:

“七娃尔等,汝等皆具灵根,今我欲告尔以道理,愿听之乎?”

七个葫芦娃齐声应喏,稚嫩的声音汇成一曲和谐之音,仿佛清溪流淌,似乎在倾听这既亲切又陌生的道理,心中满怀期待。

“道者,天之道也,地之道也,人之道也。

乃存在于万物之中,生生不息。

今言道法之根本,便是无为而治,顺应天机,不可逆天而行。”

“尔等需明白,修道之途,非如饮水吃饭,须潜心修炼,寻觅其中真意。

大自然万物皆有灵,尽皆我道之师,尔等当以心观之,耳听之,身随之,内外相合,方能融会贯通。”

天玄子一言传道,宛若磅礴雷霆,既有险峻之感,又有温情之意,周遭云气翻转,彩光闪烁,夕阳为之着色,显得格外神圣。

他继续教导:“修道不能急于求成,工夫尽在点滴之中。

七娃尔等,待汝等化形之时,心中需有定力,方能偕同天空之大也。”

“今日所训,以无为为根本,尔等当以此铭记于心,立志修行,以达化形之果。

日后可助人于道,明理精进,成就自身之尊大道。”

茫茫天地之间,七个葫芦娃目光专注,尽皆倾听父亲的教诲,已然将天玄子所言铭刻于心。

随其似有所感,肆意流转着柔和的能量,仿佛在吸纳周遭灵气,心灵愈加宽广。

天玄子见他们认真聆听,心中甚感欣慰,徐徐行文,讲道愈加深入,欲讲大自然之精妙、天地之道理。

时至不周山之巅,天玄子于悬崖之上讲道,普洒道理,言辞高远。然彼时,五德麒麟尚处于不服状态,心中虽有敬畏,然不甘其命。

五德麒麟,天仙之境界,形态神俊,气宇轩昂,初遭天玄子驭服,心中难免不悦。

虽以自己之精灵本能引以为傲,未曾想天玄子已然是大罗后期之高手,法力无边。

然此刻,驻足听闻天玄子讲道,发现那道理之高深,似海深不可测,似天广阔无垠,万千玄妙汇聚其中。

五德麒麟心中惊喜,眼中流露出向往之意,静静聆听,思索之下,忖量其修为,渐感不能自已。

天玄子道:“无为而治,乃为大道至理,此乃天地之间根本法则。

汝等修道,须知顺天而行,方能达道之境,反之则为逆行,有害无益。”

五德麒麟体内灵气如潮而涨,随天玄子的话语,心头的迷雾逐渐消散,怨愤之气竟似晨雾般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向道之欲望。

他沉心思索,感到天玄子言语之中蕴含的无量真理,宛如甘泉流入心田,浇灌着每一寸灵魂。

时至此刻,麒麟亦开始觉悟,内心暗自感慨:

“此人果然乃高人,且言之理乃常人难以领会,非是寻常之见。

此缘分,岂可忽视?”

心底的抵触之情渐渐消融,转而化为对天玄子的崇敬。

天玄子见五德麒麟态度转变,心头暗喜,继续道:

“治世之道,乃在于和谐,夫与天地万物相生相克,皆有其道,尔等修行,若能以此心境为根基,日后化形之时,亦可成就非凡。”

五德麒麟听罢,头颅微低,默默承接其言,心中渐有领悟,思量于道,体内灵气互相流动。

逐渐感到自身修为与天玄子之法理相辅相成,冥冥之中,似有所领悟,外界之变化也被其感知。

而后,五德心中渐生信心,细细分析天玄子所教之理,感受到祖道身所施与的浑厚气息。

令其法力如海潮般涌动,心怀向往,似乎要在此道上不断追随,汲取灵气,融化于一道之流。

天玄子见其态度已然转变,便加重调动气场,深知无形之力,方能引导五德麒麟沿大道驭行,遂道:

“修道之途,贵在深入浅出,尔当为己制衡,形成良性循环,方能根基稳固,心无旁骛。”

而五德麒麟在这深夜之中,静静体悟,灵气已然愈趋渊深,体内真气不断壮大,与天玄子的道理膨胀碰撞。

其修为不断提高,似乎不再只是一只骄横的小兽,而是蓄势待发之瑞兽。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