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有福之州之罗源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20章 有福之州之罗源

福州市罗源县的历史由来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根据史料记载,罗源县在夏商时期属于扬州,周朝时期属于七闽地,秦朝时期属于闽中郡。西汉时期,罗源县成为冶县的一部分,东汉时期则划归侯官县。

晋朝时期,罗源县隶属于温麻地。隋朝时期,罗源县属于闽县。唐朝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朝廷批准福建观察使之请,割连江县北一乡为罗源场,罗源政区从此从连江分离出来。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升场为镇,取名永贞,隶属于福建观察使领辖之福州。乾宁三年(公元896年),福建观察使升为威武军节度使,罗源县仍然属于福州。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闽王王延钧在福州称帝,国号闽,改元龙启,以福州为长乐府,升永贞镇为县,隶属于长乐府。五代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长乐府被吴越国占领,罗永贞县成为吴越福州威武军辖地。

宋朝时期,罗源县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罗源县属两浙西南路辖福建各州县。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吴越王钱俶纳土归宋,罗永贞县属两浙西南路福州。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改两浙西南路置福建路,罗永贞县仍属福州。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为避皇太子赵祯讳,罗永贞县改名罗源县。

自宋代开始,罗源县划分为三个乡,十七个里(隅),并辖三十八个图。元代时期,罗源里的数量增加到二十一个。明代自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起,撤乡改行以里辖图制,至万历间(公元1573—1620年)裁图级政区止,罗源里的图或分或合,或裁或并,历经多次变更。

福州罗源县历史名人中较为知名的包括:

1. 林绍能(1908-1980):罗源县洪洋乡王认村樟里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担任王任乡农会主席,领导贫苦农民参加土地改革。他积极组织互助组和初级社,并在1956年春季成立农业高级社,担任社长。林绍能还提出发展茶叶的建议,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2. 林九娘(约1908年-?):罗源飞竹人,原名林淑靖,又称飞竹奶。她是林九娘闾山道教文化的传承人,成为临水夫人陈靖姑的得力助手。陈靖姑为解福州大旱而殉难后,林九娘悲痛欲绝,并在陈靖姑灵牌处悲痛身亡。为了纪念陈靖姑和林九娘,当地乡人建立了西洋宫。

林绍能和林九娘都是罗源县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成为当地人民纪念和尊敬的对象。

福州罗源县的著名旅游景点包括:

1. 福州罗源湾海洋世界旅游区:探索海洋奥秘的奇幻之旅

福州罗源湾海洋世界旅游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罗源湾滨海新城,占地约300亩,是一个集海洋动物表演、海洋生物展示、互动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海洋世界分为八大主题区域,设有70余个海洋生物展示设施,展示的海洋物种达300余种,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

在海洋世界,游客可以观赏到聪明可爱的海洋动物们的表演。海豚、海狮、海象等海洋生物在表演场地中尽显风采,它们用优美的动作和灵活的身姿展示了它们与人类共同生活在海洋中的奇妙景象。此外,还有深海探险活动,游客可以穿上潜水装备,和专业潜水员一起下潜,探索海底的神秘世界。五颜六色的珊瑚礁、形态各异的海藻以及隐藏在海底洞穴中的宝藏,都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海洋动物表演和潜水探险,海洋世界还拥有一个令人兴奋的水上乐园。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各种激情和欢乐的水上游乐设施。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在水上乐园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海洋世界还设有热带雨林探险乐园,游客们将穿越时空,置身于神秘而迷人的热带雨林中。巨大的棕榈树、绚丽的鹦鹉、珍稀的热带植物以及各种昆虫、爬行动物,让人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在海洋世界的餐饮和购物场所,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闽菜和海鲜美食,大饱口福。同时,还可以购买各类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将美好的回忆带回家。

福州罗源湾海洋世界旅游区的交通十分便捷,无论是自驾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可以轻松到达。这里提供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和设施,适合全家人一起游玩,感受海洋的无穷魅力。无论你是喜欢观赏海洋动物、探索海底世界,还是喜欢刺激的水上乐园,福州罗源湾海洋世界旅游区都能满足你的需求,给你带来一个难忘的海洋之旅。

2.探索福州罗源畲山水景区:自然之美与畲族文化的完美融合

福州罗源畲山水景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霍口乡,距离罗源县城约38公里,是一个集自然美景和畲族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占地约13000亩,拥有美丽的青山、绿水、绿树,是福建人文奇观、福州生态标杆、罗源旅游新畲风的代表。

畲山水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满山覆盖的天然次生林,成片的百年红枫林,深邃幽静的峡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栩栩如生的象形山石,构成了畲山水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溪水清澈见底、水质甘甜纯净,是难得一见的无污染纯净世界。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除了自然景观,畲山水景区还充满了浓厚的畲族文化氛围。在畲山水景区内,有畲风表演广场、畲乡对歌台等设施,展现着畲族传统风俗。游客可以欣赏到热情奔放的民族舞蹈、古色古香的山歌、世代相传的纺织工艺、古朴有趣的婚嫁习俗、香甜可口的三月三”乌米饭等,充分展示了畲家完整的文化生活篇章,带游客走入畲族的奇妙世界。

福湖村是福建省首批金牌旅游村之一,位于福州市罗源县西北部,是远近闻名的畲族村。村里仍沿袭着传统迎亲、祭祖、入宅等民俗文化,畲族服装和畲歌、贮布织染缝纫等技艺被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游客可以参观福湖桥,这是一座具有畲族特色的桥梁,也是村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另外,红色百丈村也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它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庄,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游客可以了解到畲族村民的抗日事迹和畲族在中国 ** 中的贡献。

总的来说,罗源畲山水景区是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畲族文化的地方,适合游客们前来探索和体验。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到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不论是自然爱好者还是文化爱好者,都可以在畲山水景区找到乐趣和惊喜。

3. 陈太尉宫:福州罗源县的陈太尉宫,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由陈苏创建,最初为陈氏宗祠。陈苏是河南固始人,他南迁至罗源,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人们尊称为“高行先生”。他去世后,被奉祀于陈氏宗祠,后改称为高行先生祠。

陈太尉宫位于罗源县中房镇乾溪村,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其中宫外甬道、门亭、旗杆碣、官埕等占地约2000平方米,宫内占1155.07平方米。建筑群包括正殿、配殿、前殿三部分,皆为重檐歇山式屋顶。正殿台基高1.2米,通面阔15.5米,通进深25.43米,面积394.17平方米,立柱28根。其中明间主柱皆用柱头科斗拱,屋面结构通过其过渡到柱顶;明间上方结藻井。左右配殿分别建于明、清,前殿建戏台,系清代建筑。

陈太尉宫是一处融五代、宋、明、清风格于一体的木结构古建筑群,被誉为古代建筑博物馆。它见证了我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01年,陈太尉宫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太尉宫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宋、明、清三朝的建筑特色。其中,山门和戏台的清式斗拱装饰、廊前檐下的六层斗拱连叠、如意耍头等都是典型的清式南方建筑做法。斗拱在我国古建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最早出现在西周的建筑中,主要用于承托房梁,随着时代的推移,斗拱的结构和装饰功能逐渐增强。

陈太尉宫不仅是福建现存三大宋代古建筑之一,也是江南地区仅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它的建筑风格和保存状况,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总的来说,陈太尉宫是一处极具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建筑群,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见证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罗源城隍庙:福州罗源城隍庙:千年古庙的信仰与传说

位于福州市罗源县的一座千年古庙——罗源城隍庙,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魅力的古建筑。城隍庙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的一种庙宇类型,主要负责祭祀城隍神,即城市的守护神。罗源城隍庙始建于宋代,历经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变迁,至今仍屹立在该县中心地带,见证了罗源历史的发展和民间信仰的传承。

罗源城隍庙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庙内供奉着城隍神、夫人以及诸神塑像。正殿 ** 的城隍神塑像威严庄重,两侧则是夫人塑像和判官等神祇。整个庙宇布局严谨,氛围庄严肃穆。据传,城隍神是城市的守护神,能保佑市民平安、五谷丰登,因此百姓们对城隍神充满敬意,纷纷前来庙里祈福求安。

罗源城隍庙历史悠久,蕴含着许多传奇故事。其中之一便是关于城隍神显灵的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罗源县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整个县城危在旦夕。此时,城隍神降临人间,化身为一位老者,指引人们应对洪水。最终,洪水退去,县城得以保全。人们对城隍神的救助感激不已,因此在城隍庙中立起了神像,用以纪念这位守护神。

除了这段传奇故事,罗源城隍庙还见证了当地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封建时代,城隍庙是官员们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政通人和的地方。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城隍庙也曾成为民众避难、祈求国家平安的场所。如今,城隍庙不仅是罗源人民信仰的象征,也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

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罗源城隍庙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这一天,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徒齐聚庙前,举行祭祀仪式,祈求城隍神保佑家人平安、事业顺利。庙会上,还有各种民俗表演、美食小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这一传统活动已延续了数百年,成为了罗源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福州罗源城隍庙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的古建筑,它凝聚了罗源人民对守护神的敬仰之情,也见证了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这座千年古庙将继续传承下去,成为罗源人民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

5.罗源万寿塔:罗源万寿塔:古朴石塔的历史印记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城中心凤蝶广场西北侧的孝巷口,矗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石塔——罗源万寿塔。这座石塔历经风雨,见证了罗源历史的变迁,如今仍然屹立不倒,成为了一座城市的象征。

罗源万寿塔始建于唐朝,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据史书记载,塔始建于唐代,后因战乱等原因被毁。明洪武九年(1376年),当地政府为了祈求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决定重建万寿塔。自此,这座石塔开始了它新的历程。

万寿塔为八角形楼阁式花岗石结构,共13层,高13米。底层高0.77米,周长5.6米,其上各层高度宽度逐层递减,层与层之间隔以青石塔檐,色调分明,别具一格。1~4层为对开花岗石砌成,5~13层为整石,中间镂空。10层以下各层各面俱有佛像浮雕。塔刹为青石雕刻,形如覆钵,顶尖而长。整塔构思奇巧,美观大方,被列为清代凤城八景之一,称市心佛塔”。

在历史的洗礼中,罗源万寿塔屡遭破坏,但又屡次重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万寿塔再次被毁,18年后的雍正四年(1726年)重新修建,与原塔相比高度有所增加。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万寿塔再次重建,如今的万寿塔便是乾隆年间的遗存,距今已有226年的历史。

作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罗源万寿塔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还成为了当地旅游业的一大亮点。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参观这座古朴的石塔,感受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自驾路线:从罗源(南)/G104/水古出口离开,沿G104罗川南路南大路西大路行驶至凤蝶广场附近即可。

景区地图:从您位置到罗源万寿塔景区的卫星地图信息。

罗源万寿塔,一座古朴典雅的石塔,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罗源人民的记忆。它的存在,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罗源县城的每一个角落。在今后的日子里,这座石塔将继续屹立,见证着罗源的繁荣与发展。

6. 中房林氏祖厅旗杆林:中房林氏祖厅旗杆林是福建省内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家族墓地之一。旗杆林是中房林氏家族的墓地,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旗杆林墓地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共有穴位千余处,埋葬着中房林氏家族的历代先祖。墓地整体布局严谨,分为大宗祠、旗杆、墓群三部分。大宗祠位于墓地的入口处,是林氏家族举行祭祖活动的地方。旗杆位于大宗祠前方,是林氏家族的标志,象征着家族的荣耀和地位。墓群分为多个区域,按照辈分和职务进行排列,体现了严格的家族等级制度。

旗杆林墓地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福建传统的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墓地内的建筑和雕刻精美细致,反映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尊尊的石狮,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雕刻艺术的精髓。

中房林氏祖厅旗杆林不仅是一处家族墓地,也是一处历史文化遗址。它见证了中房林氏家族的繁荣与发展,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同时,旗杆林墓地还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丧葬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中房林氏祖厅旗杆林已经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修复。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和学术研究者前来参观考察,感受这座古老墓地的韵味和魅力。中房林氏祖厅旗杆林成为了传承家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也是福州市的一张名片。

7. 罗源湾红树林海岸公园:从荒草丛生到“海上森林”的生态奇迹

在福建省福州市罗源湾西南侧,有一片被誉为福州最大的人工红树林——罗源湾红树林海岸公园。这里曾经是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重灾区,荒草丛生、航道堵塞、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然而,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和人工造林,这片海滩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海上森林”,成为了海岸线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7年前,这片海滩上的互花米草覆盖了整个滩涂,红树林逐渐被覆盖、减少,直至消失殆尽。互花米草枯死后,随海浪漂到海中,成为主要的海漂垃圾,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改变这一困境,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于2011年立项启动了《罗源湾互花米草整治与综合利用项目》。2016年,《罗源湾北岸环境修复整治工程及红树林海洋湿地公园项目》被列入建设海上福州的重点项目。

项目要求当地政府和海洋与渔业行政管理部门一边采用滩涂米草除控剂整治互花米草,一边深入沿海渔村,和当地渔民探讨协商,科学选出适合栽种的红树林品种。经过几年的努力,至2017年底,共整治互花米草约2000亩,种植红树林535亩,使得这片海滩重新焕发生机。

如今,罗源湾红树林海岸公园成为了福州首个以红树林为特色的主题公园。公园内红树林长势茂密,吸引了大量水鸟在此栖息,成为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漫步在红树林栈道上,可以近距离观赏到滩涂上的小螃蟹、小鱼儿、白鹭等生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此外,公园还成为了著名的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罗源湾红树林海岸公园的成功修复,不仅美化了海岸线,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当地渔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红树林的经济价值也得到了充分挖掘,渔民们通过红树林养殖、旅游业发展等方式增加了收入,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这一成功的生态修复案例,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红树林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在今后的发展中,罗源湾红树林海岸公园将继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提高红树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打造成为一幅更加美丽的生态画卷。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文历史,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已经是最后一话了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