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章 唯以才论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69章 唯以才论

“哼,这人间还是这般无趣。”

许是坐着有点倦了,帝灵拂袖起身,视线从王苟身上一扫而过,投向了那绵延千里,苍茫一片的青山,与隐在山下不可见的灯红酒绿。

“许久未曾涉足人间了,追名逐利的蠢人依旧这般之多啊。”

帝灵发出一声遗憾的叹息,似是有些意兴阑珊。

接着,他抬手指向站在封子明身后的十余人,道:“你们也把准备用来唤醒孤的文章念来听听。”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都揣摩不透文灵的意图。

但,左右不过是再读一遍文章而已,便由陆昌带头,一个个依次对着文灵诵读了起来。

“你别说,这群人,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文采还是有的。”

“有文采吗?一个个咬文嚼字的,文章又臭又长,我是看不懂,也没啥感觉,就觉着有点困了。”

“兄弟们,你们说我是不是被那狗腿子传染了低智商病啊,我为啥感觉他说的最后一句有点道理呢。”

“嘿,终于有明眼人了,陈墨诗写得好我承认,可这是写山的,跟封禅台有什么关系,他凭什么把文灵唤出来,明摆着只是赶巧了,没看文灵这么长时间都没搭理他嘛。”

“这届水军的素质那么高的吗,嘴那么硬,事实都摆在眼前了还要硬着头皮污蔑人家?”

“我们说的是事实,不然你们怎么解释这首诗和文灵的关系。”

“嘿,诗落文灵现,这还要解释?你怎么不解释下你妈怀你前你爸为什么要口吐不正经的白沫?”

正当直播间众网友争论不休之际,清大的几人也都诵读完了自己的作品。

“还是有个不错的。”

帝灵听罢点了点头,随后指了指陆昌和封子明。

“就你们两个了,其他人且先退下吧。”

清大的众人看着文灵的举动,愈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索性就先照着他的吩咐,除了陆昌和封子明,其他人都往后退了几步。

看着其他人都陆续退下,直到台前站着的只剩下陆昌和封子明后,帝灵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们的作品倒也勉强有了能取悦孤的水平,既如此,孤就送你们一场造化。”

听着文灵如此言语,陆昌和封子明对视了眼,虽然都觉得他的话语有点怪异,但心中还是浮现出了一丝惊喜。

可还未等他们将心中的喜悦转化为脸上的笑意,却见帝灵不但没有朝他们走来,反而转身走向了陈墨。

帝灵信步走到陈墨身前,只是稍稍打量了一番,便越过了他,走到了铺着宣纸的石台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哈哈,不错,有孤的风范,这诗倒也配的上作为孤出世的贺礼。”

帝灵轻声诵读了一遍全诗后,蓦然发出哈哈大笑声。

见着文灵的表现,封子明师徒俩心中一沉,对文灵所说的造化不禁生出了一丝疑虑。

帝灵笑罢,骤然转身,龙行虎步的走到了陈墨身前。

“我原以为那个酸臭的小和尚选出的人也一定是个无趣之人,却未料到,你作的诗竟如此合孤的心意。”

“文由心生,非有凌云壮志之人做不出此诗,未有势吞天下之气的人也没资格见我,你小子,不错。”

陈墨虽然心中早有预料,也一直相信帝灵绝不是昏聩之人,但如今听他亲口承认后,心中才算是真正的踏实。

于是他躬身以古礼对着帝灵一拜。

这一礼,敬的不止是帝灵,更是帝灵所代表的千古一帝。

“多谢帝君称赞。”

后知后觉的童初冉听到陈墨致谢的话语,才恍然大悟,帝灵这是认可了陈墨的诗作。

反应过来后,她惊喜的大喊道,“啊,文灵大人,你终于想起来是陈墨将你唤出来的了?”

“哼。”

听着这小女子的发言,帝灵额头青筋直跳,但如今虚影之身也不能做什么,只能重重地挥了挥衣袖。

“我从来都是知道的。”

“那你刚才为啥还一直把陈墨晾一边,一个劲儿地去听清大那些人的作品?难道不是在确认是谁的作品把你唤出来的吗?”

童初冉从小天不怕地不怕,哪怕面对着威严满满的帝灵也是有什么就说什么。

“呵,你指的是这个啊。”

帝灵冷笑一声,没有正面回复,反而面向陈墨,沉声问道:“你可知为帝者,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听着帝灵的问题,陈墨心中瞬间就闪过了几个词语。

心狠手辣,无情,帝王心术,好身体,后宫三千,好杀······

等等,似乎有些奇怪的东西混了进来,陈墨摇了摇头,将这些杂念抛诸脑后。

他抬眼看了看陆昌与封子明一伙人,心中默默分析了下他们的作品。

封子明念的是陈墨前身精心准备了四年的论文,从历史复原的角度来看,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仅此一文,才高八斗的文科状元便名不虚传。

陆昌,这几年一直在研究这个课题,也正因此他才会将毕设的课题定位封禅,就是希望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给他带来新的启发。

而陈墨前身之所以会选他作为自己的毕设导师,也正是因为“专业对口”。

他的作品也自不用说,精心打磨之下当是上上选。

而其他学生,纯属来当绿叶凑数的,且不去论他。

那几位教授,他们主要的研究课题就不是这个,毕竟陆昌也不会邀请比他强的同领域教授来抢他的风头不是。

这次之所以会受邀而来,估计也只是在平时出于好奇,对封禅文器有过研究,纯粹是当旅游来的,所作之文虽然不差,但却也称不上惊艳。

所以文灵留人的依据应该是作品的水平。

若以帝王的角度出发,这便是一场不以德举,唯以才论的察举恩科。

凡千古一帝,最喜的就是人才。

他们从不怕人才德行缺失,或才华过高威胁帝位,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自信。

凡天下所有,我皆可用之;凡天下之人,无有比我强者。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