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铺垫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2章铺垫

王用今年读高二,学习成绩也就那样,他也没有上大学的打算。

现在的大学生有工资,有编制,听起来很诱人。

但现在的大学是包分配的,把你分配到哪儿你就得去哪儿,而且现在的干部不好当,需要带头干活什么的,所以王用不想去大学里面混。

万一毕业分到那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他哭都没法哭去!

这时候的人喜欢抱团,还喜欢排外,交通不发达,法律不健全,他没有那么大的心思,只想老老实实的在京城混着。

而且记忆中几年后还有自然灾害,举全国供应四九城,这里至少饿不死,其他地方就不知道了。

当然了,这跟他的学习不好没有任何关系。脑子里的那段记忆里他是个大学生,但和他现在学的不一样啊!

现在可没有电脑给他让他弄什么程序代码,除了电脑那个人跟个废物一样,什么都不会啊!

所以王用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变,还是跟老王一起相依为命。

王用的老子姓王,当然不会姓其他,名字叫王山。

其实原本是叫王三的,后来登记户籍的工作人员写错了,才写成王山的,是建国前逃难进四九城的。

解放前四九城不管再怎么压迫再怎么剥削,它总能让人活下来。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特别是河南。

花园口决堤,1942大饥荒,中原的人那是真的活不下去!

老王带着妻儿老小一起颠沛流离,最后一路乞讨着来到了这里。

大灾难下,老的被饿死了,路途中王用的母亲也病死了,就剩下王山带着王用一路跌跌撞撞的来到了四九城。

那时候正好赶上娄老板带着娄家的人在施粥,大家都在拼命的往前挤着抢着,只有老王老实,抱着王用老老实实的在后面排着队。

娄老板在远方看到了衣衫褴褛可怜兮兮还抱着孩子的王山,,他走上前来,端着一碗白粥,递给了王山。

在王山跪下拼命的磕头中娄老板把碗递给了王山,王山并没有直接喝,他虽然很饿,但也把那碗白粥先给了自己的儿子喝。

这一幕让娄老板很是动容,他又让人打了两碗白粥回来,请王山喝粥。

王山还是先喂了自己的儿子,等王用喝饱后自己才开始喝粥,这一幕让娄老板很是欣慰,身后那些报社的人拍照,在报纸上使劲的宣传,让娄老板非常受用。

然后娄老板就派人找到了王山,给他安排了工作,就在他的轧钢厂上班,还给他们安排了住宿,这才让王山父子安顿了下来。

报社的工作人员一路记录了此事,在报纸上天天报道娄老板的善举。

所以每次提到娄老板,王山总是感恩戴德,无比的推崇。

得人恩果千年记,这是王山从小教导王用的,每次提到这件事儿,王山都很激动,并嘱咐王用,以后一定要做个知恩图报有用的人。

现在那三个碗还被王山珍藏着,他每天起来都得看上一眼。

王山很是争气,也不缺力气,就在轧钢厂做起了锻工。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王山没有文化,也不是本地人,更没有师父带,只有一把子力气,只能去学锻工。

不管怎么说,至少能养家糊口,这就让王山非常满足了。

这一做就是十年,现在八级制度还没有开始,王山现在每个月五十二块三毛三,养着王用很是富足,还供着王用上着学,一路上到了高中。

在王山的心里,他只希望王用能好好读书,以后能和那些有文化的人一样,坐在办公室里看人家干活,喝喝茶看看报纸,不用再像他一样那么的累。

王用从椅子上起身,先是伸了个懒腰,然后走出了房门。

凌冽的冷风让王用精神一振,看着眼前冰天雪地的世界,王用的脸上带着一丝笑意,至于是不是苦笑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是下午四点左右,老王还没回来,王用准备出门买一些东西。

王用先打量一下自己的邻居们在做什么。

对面住的是他们院儿的三大爷阎埠贵,是街道安排的联络员,负责宣传政策和配合街道的工作。

他们这是一个三进的院子,每个院儿都有一个管事大爷,他们属于前院。

邻居的六根还小,是他家的宝贝疙瘩,现在正在胡同里和他的小伙伴放炮。

另一个邻居是李贤英家,她是个寡妇,养育着自己的一对儿女。

其实说是三进,还有个外院儿,那也有三家,只是不熟,王用是一个年轻人,院儿里同龄的几乎没有。

他今年十六岁,比后院儿的许大茂小两岁,比中院儿的何雨柱小四岁,比后院儿的刘光气大一岁,比对门的阎解成大两岁。

王用准备出去买两支钢笔和一些本子,他该练习钢笔字了。

王用知道,有时候出来混文凭和能力不重要,但你得有特长啊,要不然人家想提拔你也没有理由啊。

这个时代最好的技艺就是稍微有点儿文凭和写一手好的钢笔字!

当然,一些大佬可能更喜欢毛笔字,但那样的大佬王用也够不着啊!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