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章 谢恩请罪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40章 谢恩请罪

当晚的景王府热闹非凡,足足开了十桌酒席,自称佛家门外弟子的陈海喝的烂醉如泥。亲卫中除了李欢留下外,牛宝儿和谢宪陶荣连夜回了京畿大营。

徐良看见屋内一桌桌的人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好不自在。于是回到了景王府邸安排的卧房内,卧房比较大,还有单独的书房。

徐良在书房坐下,想了片刻,拿出一张空白的折子写了起来。

次日一早,景王收拾完毕准备上早朝会,徐良将其喊住。

“殿下此时进宫?”徐良问道。

“正是,不知子初有何事?”陈悭问道。

此时徐良从袖笼中拿出一张折子说道:“殿下先看下,我再跟殿下细说。”

陈悭粗略看了一下,脸色顿时不好看,说道:“子初,你这是?”

徐良兀自将折子收好,再放在陈悭手中,“殿下也不要坐马车进宫了,直接骑马,这样更快。”

“殿下先行进宫面见皇上,务必将这张请罪的折子面呈皇上,一定要让他老人家知道这件事,这是态度。”徐良接着说道。

“明日必定有官员在朝会参殿下一本,殿下只需低头受着就是,不用辩解。”徐良又说道。

陈悭有些不知所然:“子初,这至于吗?平常有官员升迁不仅仅大摆宴席,更有的人还把戏班子也叫了过来,现在这样做是不是有点...”

“有点风声鹤唳的感觉,是吧?”徐良说道,“殿下,很多时候,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觉都是在慢慢的,不觉间产生变化的,而你在皇上心中的印象,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也只是停留在善于带兵、作战勇猛这样的层面,难道殿下不想让皇上对您的印象产生改变吗?”

听了徐良的话,陈悭顿时茅塞顿开,“子初说的对,水滴石穿都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我明白了。”说着便叫上李欢出了景王府。

午门前将马匹和随身的战刀交给了值班房的守卫,李欢在值班房等着,陈悭独自一人进了皇宫。

今日陈显精神恢复了不少,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不少,此刻正在养心殿吃着早点。

王成踩着小碎步进来说道:“皇上,景王殿下在殿外请求。”

“哦?老四来了?让他进来。”陈显说道。

“是。”王成轻手轻脚的退下。

稍后陈悭大踏步进来,跪地叩首道:“儿臣参见父皇。”

对于这个儿子陈显打心底还是欢喜的,一来是带兵有一套而且不骄傲、懂规矩,每次回京前都会自己主动交了兵权,这二来嘛就是心眼直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这是陈显最在意的。

“起来,早饭吃了没有?”陈显问道。

“还没有。”陈悭回道。

“王成,去,给景王也上一份早膳。”陈显吩咐道:“多加点,别跟喂猫一样,景王饭量大。”

王成得令后赶紧安排人去准备,陈显吃了一口参汤问道:“大早上的你来有何事?”

陈悭闻言随即又跪下说道:“儿臣是来请罪的。”

陈显脸色一变问道:“你闯什么祸了?”

“昨日父皇封赏儿臣,儿臣本该进宫谢恩,可是太子和宁王以及诸多朝中大臣到了府上道贺,儿臣就将此事耽搁了。此外,此外,昨夜儿臣还宴请了诸多大臣,以至于儿臣失了皇家礼数,因此特来请罪。”陈悭跪地说道。

陈显听完后淡淡一笑:“起来吧,起来说话。”

陈悭起身躬身站着。

“过来坐下跟朕一起。”陈显说道,此时两个青衣太监端着承盘进来。

小碗溜鸡丝、小碗溜海参、五寸碟素炒白菜、香蕈春笋东坡肉一品,绿豆芽炒肉丝一品、小葱虾米炒豆腐一品、豇豆粥一罐。

这便是皇上一天的早膳。

“吃,边吃边说。”陈显喝了一口粥说道,“这加官进爵本就值得庆贺,那谢恩的话晚了就晚了,顶多就是被御史们说上几句,以后多多注意。”

“谢父皇。”

“吃,赶紧吃,朕就喝这碗粥,剩下的你帮朕解决完。”陈显指着这些碗碟说道,从内心里上,陈显也不是一个奢华铺张的皇帝。

一旁侍候的王成不动声色的看着这父子俩,但是心里却是有些计较。

朝会上果然有御史上本参陈悭,说他目无君父,得了封赏不但不第一时间进宫谢恩,反而在王府内大摆宴席,恣酒作乐,请皇上对其加以惩戒。

陈显则是略微象征性的告诫了陈悭几句,而陈悭也是借势认错,那御史见陈显是如此态度,也没有再多言,悻悻的退了下去。

稍后工部侍郎温平奏禀道:“皇上,臣有本奏。”

“今年开年以来,雨水稀少,现已是四月,恐今年的粮食收成有所减少。臣等与罗尚书商量了个章程,特请皇上示下。”温平说道。

“详细说来。”陈显说道。

“是,二月末时工部便下发了公文要求各州府据实汇报各自州府雨水情况,现全国基本上已经有了回文。但是从回复的情况来说并不好,除了远在西南的益州和扬州一带的情况稍好之外,其余基本都是以旱情为主。”

“工部担心的有两点,一是旱情持续,如不能有雨水那么秋收用颗粒无收来形容也不为过;二是目前旱情相对不是太严重,各州府的水库兴许还能将春耕完成,但是就怕之后又遇上大雨,甚至暴雨。”

“这样的情况在前梁时候臣就遇到过,因此工部的办法是,一来派遣官员能吏前往各州府督促春耕事宜以及后续可能会发生得旱情或者是内涝,二来请要请户部此时就要从扬州、江南等地调集粮食前往中原和边塞诸地,同时益州的粮食也要提前调往相邻的州府,以避免临时需要的时候,鞭长莫及!”

温平的话说完后整个朝堂落针可闻,遇到这样的大事,从来都是皇帝大臣们最为头疼的事。

“温大人这样说,是不是过早了些?”户部尚书李洛开口说道:“而且这样大规模的调集粮食一来会使民心不稳,二来也可能使得一些粮商趁机囤积粮食或者使粮价上涨。”

李洛的顾虑也不无道理,温平回道:“李部堂,您的考虑是对的,但这些我们都还可以通过朝廷的手段加以控制。可是等到全国大部分都要粮食的时候,不仅仅是所需之地需要控制,就连调集地也需要控制,指不定到时候粮商们都将粮食囤起来不卖就麻烦了。”

此时陈显说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部说的事事关整个大陈的民心,此事由户部和工部会同办理。”

户部尚书李洛和工部尚书罗鉴赶忙领旨。

吏部尚书侯静此时向太子陈宴投去一道目光。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