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小山村的生活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11章 小山村的生活

苏沫离开那座繁华却令她心碎的城市,带着满心的伤痛,踏上了寻找内心宁静的旅程。繁华都市的喧嚣与热闹仿佛还在身后回响,但她的脚步却坚定地迈向未知。一路上,她的心情如同阴霾密布的天空,沉重而压抑。

终于,她辗转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初到时,连绵起伏的山脉和古朴宁静的村落展现在她眼前,然而这一切只让她感到一片茫然。她住进了一间简陋的土坯房,屋内昏暗潮湿,空气中充斥着陈旧的气息。夜晚,窗外的虫鸣声此起彼伏,成了她唯一的摇篮曲。可这声音并未给她带来多少宁静,反而让她在寂静的黑暗中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内心的痛楚。

每天,她独自漫步在山村周围,试图让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安抚自己受伤的心灵。她在山间小溪边静坐,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水花飞溅在石头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她的思绪也随之飘荡,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甜蜜与痛苦交织在一起,让她的心阵阵抽痛。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原本迷茫的初衷。那是一个寻常的日子,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村的小道上。苏沫像往常一样在村里闲逛,不知不觉走到了村里那所破旧的学校。远远地,她听到孩子们参差不齐的读书声,声音中充满了稚嫩与朝气。好奇之下,她缓缓走进了学校。

那是一间狭小昏暗的教室,几扇窗户的玻璃已经破碎,风从缝隙中吹进来,带着丝丝凉意。破旧的桌椅摆放得歪歪斜斜,黑板上的字迹模糊不清,还有斑驳的墙皮不时脱落。但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一群衣着朴素的孩子正用充满渴望的眼神看着书本,大声朗读着课文。

苏沫的心被深深触动。她走近一个小女孩,轻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我叫小花。”女孩羞涩地低下头,双手紧紧抓住衣角。

“你喜欢上学吗,小花?”苏沫微笑着,目光中充满了鼓励。

小花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喜欢!我喜欢来学校读书。”

这一刻,苏沫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个怀揣梦想、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小女孩。她的内心涌起一股暖流,一种强烈的冲动让她决定留下来,成为一名支教老师。

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不容易。孩子们的基础知识极为薄弱,甚至很多最基本的概念都不理解。教材稀缺,仅有的几本教材已经被翻得破旧不堪。教学方法也需要她不断摸索和改进。但苏沫没有退缩,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亲手制作教具。她用纸板剪出各种形状,写上字母和数字,让孩子们能更直观地理解知识。她还根据孩子们的水平编写简单易懂的教材,把复杂的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游戏。

课堂上,她总是充满耐心地引导孩子们。“小虎,你能帮助我把这个词拼读出来吗?”苏沫期待地看着那个调皮的小男孩。

小虎咧嘴一笑,露出两颗缺了的门牙,然后努力地蹦出几个字母的发音,虽然不太标准,但充满了勇气。其他孩子也跟着大声读起来,声音在教室里回荡。

小明总是穿着补丁衣服,但他对知识的渴望无比强烈,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教室。“老师,昨天的作业我写完了!”他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作业本,本子的边角已经磨损,但上面的字迹却工整而认真。

课余时间,她和孩子们一起在操场上追逐嬉戏,还会教他们唱一些简单的英文歌。孩子们的笑声在操场上空飘荡,仿佛要冲破云霄。他们跟着苏沫的节奏,虽然发音不太准确,但那充满童真的歌声逐渐驱散了苏沫心中的阴霾。

夜晚,山村的灯火渐次熄灭,只有苏沫的房间还亮着昏黄的灯光。她在灯下认真地批改作业,每一个对错号都倾注着她的期望。她仔细地备课,思考着如何用更生动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知识。有时,她会因为一个教学方法而苦思冥想许久,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

她与村民们分享这些日常,感受着他们的支持与温暖。村民们会时不时地给她送来一些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虽然不多,但那份心意让苏沫倍感温馨。

苏沫慢慢融入了山村生活,学会了种地、砍柴,和村民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春天播种的时候,她跟着村民们在田地里忙碌,汗水湿透了衣衫,但她的脸上却洋溢着笑容。秋天收获的季节,金黄的麦浪在风中摇曳,她和大家一起收割,感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

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个笑脸都让她感到满足和幸福。小花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拿着试卷跑到苏沫面前,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小虎在绘画比赛中获得了奖项,他把奖状递给苏沫,眼神中充满了自豪。

时间如流水般逝去,苏沫在山村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与收获。她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也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每当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她的内心都会涌起一股深深的满足感。她知道,自己的付出正在改变着这些孩子的命运。

与此同时,她也学会了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在村民们的帮助下,她逐渐适应了山村的生活节奏,学会了享受那份简朴而纯粹的快乐。那天,苏沫去村里的集市买生活用品。卖菜的阿婆看到她,亲切地打招呼:“苏老师,又来买菜啦?”

苏沫微笑着回应:“阿婆,是啊,今天的菜新鲜不?”

阿婆一边把菜往苏沫的篮子里装,一边说:“新鲜得很,苏老师,你多拿点,孩子们上课辛苦,得多吃点好的。”

苏沫连忙推辞:“阿婆,够了够了,太多我拿不动啦。”

阿婆笑着说:“拿得动,拿得动,这点算啥。”

又有一次,苏沫帮着村里的李大叔收庄稼。李大叔感激地说:“苏老师,你这城里来的姑娘,还能帮着我们干这粗活,真是不容易。”

苏沫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李大叔,这有啥,大家平时都这么照顾我,我也该出份力。”

李大叔拍了拍苏沫的肩膀:“苏老师,你在咱村教书,那是孩子们的福气。”

村里的王大嫂给苏沫送来了自己做的新鞋。王大嫂说:“苏老师,看你天天走路,鞋子都磨破了,这是我做的,你试试合不合脚。”

苏沫接过鞋子,感动得眼眶泛红:“王大嫂,这怎么好意思,您太费心了。”

王大嫂摆摆手:“苏老师,你别跟俺客气,你为孩子们做了那么多,这点算啥。”

山村里生活简单而平静,在这里,苏沫也逐渐治愈了自己的心灵创伤。她明白了,过去的经历虽然痛苦,但也让她更加坚强和成熟。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