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章 改造猪圈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15章 改造猪圈

忙碌了一早上。

刚吃完饭,纪永灵就连忙提议动工改建茅房和猪圈。

老纪家的茅房是三面环墙的土厕所,因为和猪圈连在一起,所以就开了一道门,从猪圈进去,躲在隔开外人视线的土墙后,在干净的黄土或者草木灰上拉完,立刻用干净的土覆盖,土越堆越高,就形成了粪堆。

老纪家一家人比较勤快,天天都要清理粪土,不会让粪堆堆得太高,所以即使是被人嫌弃的老旧旱厕,但臭味并不重,也没多少苍蝇蚊子围绕。

但是,可以变得更干净更卫生,谁又会嫌弃呢?

纪永灵和一家老小讲了自己关于茅房和猪圈的设想,其他人也不知道听没听懂,都点头答应。

纪老爷子从窑洞里的柜子顶上摸出一本泛黄的老皇历,手指摩挲看了半天,说道:“今儿的日子易动土易嫁娶,还可以。”

老一辈的西北人在修屋子、出远门、嫁娶前都喜欢看皇历,选个吉日,也就是土话说的好日子才可以,几千年延续下来,也就成了固定的习俗,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仪式感。

纪老爷子大手一挥,除了杨氏和胡喜容收拾灶房、打扫屋子、喂鸡外,其他人都出去帮忙。

在纪永灵的指挥下,纪满川和纪满庆先是和泥、夯土,在猪圈和茅房之间砌了一堵不算太高的土墙,把茅房和猪圈彻底分开。

兄弟俩喘口气,没歇片刻,接着又扛起镢头在厕所靠院外的墙后开始挖坑,足足挖了一个有一米深,两米宽的大土坑。

由于条件有限,老纪家没有砖,只能给土坑里铺上一层厚厚的土,将其当作“粪坑”,排泄物落入粪坑后,再往土坑里盖上一层土,掩埋粪便。到时候清理茅房的时候,只需要将土坑里的土铲出来即可。

另外她又让纪满川在前边茅房里铲出一个斜坡式的蹲坑,保证斜坡的坡度能够让排泄物直接滑入大坑。

纪老爷子见状,明白了纪永灵的做法,又让纪满庆去找来两块大石板,铺在蹲坑两边。其实蹲完茅房,用水直接冲下去最方便,可是想到这里的吃水问题,纪永灵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个选项。

茅房基本算是简单改建完成,可是对于猪圈,纪永灵就犯难了,没有现代化的材料,无法做到排水、排粪。她只能提议把之前猪圈里的旧土全部挖出填新土,再火烧燎地面。

纪永宁一边往猪圈扔蒿子草,一边回头不解地问:“灵儿姐,为啥要烧燎猪圈啊?”

“你害怕肚子里长猪肉绦虫吗?把猪圈地面烧燎一遍,可以杀死之前残留的虫卵,免得后来的猪再得病啊。”纪永灵解释道。

“哦”几个小娃娃嘴巴齐齐张成“O”型,拖长音调道。

纪老爷子和纪满川也觉得有道理,这似乎和过年“燎干”有点像。

所谓的燎干是西北各地的一项民俗活动,在后世还有。

每年的正月二十三是大西北大地的“燎干节”,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口点燃柴草火堆,全家大小在火堆上跳来跳去,燎去所有的疾病和一切不如意。

纪满庆看着猪圈烧的正旺的蒿子草,说:“啧啧,我咋感觉我睡的窑也需要燎一把。”

纪满川翻个白眼:“你睡的也是猪圈吗?”

纪永宁和纪永周偷笑,兴奋的又往猪圈丢了几把蒿子草。

为了保留人和猪的排泄物进行混合发酵沤肥,纪老爷子决定,每日把猪圈里的粪尿铲出来堆进厕所外的粪坑,进行积肥。

当然掏粪这个苦差事就交给纪满庆和纪满川了,不过纪永宁和纪永周也是以后的掏粪接班人。

一家人一直忙碌到吃晚饭才把所有事情搞定。

村里路过的人也听说了老纪家在搞灰圈子和猪圈改建。

傍晚时分,月亮已经开始露脸了,村头老槐树下,村里人聚在一起,谈论着老纪家今天的动作。

“老纪家这是得到啥高人指点了吗?又是给娃娃们免费发药,又是改建灰圈子和猪圈。”一个中年男子说道。

“估计是真的怕那猪肉绦虫病。”旁边一婆子道。

“你们说这猪圈和灰圈子分开,真的就能防那个猪的啥病吗?”另一个年轻妇女好奇地问道。

“我这用了半辈子的猪圈和灰圈子,为啥要改?城里人不都这么弄的吗?这猪圈和灰圈子分开,攒粪咋办,掏粪咋办?”一个蹲在树根的老头道。

“我估摸是真能防那啥病。我路过看了他家灰圈子,确实是更干净卫生些。”中年男子解释道。

“哎呀,把灰圈子和猪圈分开加堵墙的事,还能造出花来?”那婆子不以为然地笑道。

“你还别不信,我听说老纪家灵儿得到了神灵点化。所以你看这猪的啥虫病她都懂,还有那么多打虫药粉,这改过的灰圈子肯定比原先的好。”中年男子神神秘秘地说道。

“照你这么说,好像还真是。那牛老二家的猪娃子不就是被永灵这丫头给催吐催好的?不行,我得去看看,我家几个娃娃都小呢。”年轻媳妇有点着急想去看看老纪家的厕所。

“老纪家这孙女从小就是个聪明伶俐的娃娃,学啥都比别人快,说不定以后老纪家就要靠永灵这丫头起来了。”旁边一老头子接话道。

晚上睡觉前,杨氏和纪老爷子把纪满川喊去,商量明天赶集卖黄芪的事。

纪永灵也跟了过去。

纪老爷子抽一口旱烟,对纪满川道:“明儿县里有集,你把那黄芪拿去药铺看看,问问价,再看看过路商人有没有识货的,出掉去吧。”

杨氏拨了一下油灯芯子,也道:“你爹前些年挖得比这个小很多,也要卖了二两银子,你这个起码得要五两才能出手。”

“那都多少年了,物价也是会变的,别为难孩子。”纪老爷子看一眼自家老婆子,道,“满川,药是你挖的,卖多卖少只用给家里买点米面,其余你留着。”

“爹,咱又没分家,卖多卖少都给娘保管,家里这么多人要吃要喝呢。再说这个要真论起来,还是灵儿发现的。”纪满川忙道。

纪老爷子沉默一瞬,道:“账不是这样算的。这个东西确实是你们父女俩挖的,本就该归你们。这样吧,你卖了,买完东西,剩下的你自己留一半吧。”

杨氏也开口道:“听你爹的,你们留一半,剩下的也别给我了,多买点粮食吧,对了,再买点白面回来给娃娃和你媳妇吃。如果要是还有多,就买点棉花,趁着天热,棉花应该便宜,买上些,我给娃娃做些过冬袄子。”

“奶,我也想去跟集。”纪永灵对着杨氏道。

西北地区把赶集叫跟集,穷苦年代的孩子很少去跟集,只有大人去集市上买些必需品,或者去卖自家产的东西。每个孩子都盼望跟集,因为只有去集市上才可以买东西,哪怕什么都不买,只是去看看五花八门的东西,过过瘾也好。

可是有的村子离县里很远,在运输只靠双腿的当下,大人一个来回都需要很长时间和体力,更不用说孩子。

好在牛家庄离县里不算很远,走路一个时辰就能到。

杨氏知道纪永灵一贯懂事,不会在集市上乱要乱买东西,就点点头,嘱咐纪满川带好娃儿。

第二天,村里的人们纷纷来到老纪家,想要一睹他们家厕所和猪圈改造后的新貌。当他们看到那个被烧燎得干干净净、平平整整的猪圈,还有那个被分隔开来、干净得多的厕所时,当场就有人表示要回去把自己的厕所和猪圈改造一番。

“哎呀,老纪家这厕所和猪圈一改造,看着确实不错。”一个老汉赞叹道。

“是啊,是啊。你看那猪圈地面被烧得平平整整的,以后养猪肯定干净多了。”一个中年妇女附和道。

“真是没想到啊,灵儿这丫头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好主意来。”一个年轻媳妇感叹道。

老纪家一家子人听到村里人的称赞和夸奖,都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尤其杨氏,简直都乐得合不拢嘴。

当然这一切,纪永灵都不知道,此刻她正和纪满川拉着车走在通往县里的路上。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