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章 论某个国家乱的可能性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32章 论某个国家乱的可能性

原本,这本书只是想记录或探究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问题而已。然而,随着写作的深入,作者却惊觉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漏洞之中。当写到此处时,他突然意识到似乎有些偏离初衷了。原本,他打算写一个关于某个特定地点的故事,让主角参与其中,或者成为那场混乱中的一份子。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人类的耐受性竟然如此之强!或许这与他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有关吧,正是这样的教育使得即使人们心中怀有仇恨和怨恨,也仅仅停留在个体层面上。要将这种个体的仇恨发展成集体的程度,实在是太难了,甚至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这种自发的混乱,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它是否暗示着我们对人性的理解还存在着某种缺失?又或者,它揭示了社会结构中潜在的隐患?这些问题在作者的脑海中不断盘旋,令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可能性接近于零。

在绝大多数国家里,混乱的根源无外乎两个方面:要么是上层有人自寻死路,要么是外部有人挑起事端。

仅此而已,不会有其他更多的情况了。试想一下,对于生活在正常环境中的人们来说,引发动乱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不触及整个群体的核心利益,大家都会对此漠不关心,最多偶尔跟风喊两句口号罢了。

然而,如果类似于国家级别的下层出现了大规模骚乱,那么这无疑表明这个国家已经陷入混乱之中。

相比之下,村庄一级或者稍大一些的地区相对较好处理,因为这些问题通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而从外部制造混乱则太过轻而易举,只需瞄准那些年轻人即可。

如今社会上的众多实例已经清楚地表明,甚至无需耗费太多资金,只需提供一小笔钱财,再附上一个虚幻的承诺,便会有大量年轻人像飞蛾扑火般前赴后继、自取灭亡。

无论是国家还是其他类型的政府组织,如果想要做成一件事情,都必须要遵循特定的规则和程序,因为这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根本。然而,这些程序或规则对年轻人的约束力量相对较小。

年轻人往往缺乏感恩之心,可以说是最没有良心的一代。到了某个阶段,别说是父母了,就算是认识的人,他们想甩掉就甩掉。他们没有经历过太多的苦难,也不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必须得到什么。

在外卖方面,这种现象表现得最为突出,也最为明显。当然,他们还有一些理智,不会做出太过出格的事情。但那些脑子里真的没有一点儿思考能力的人则另当别论。这样的父母显然没有把儿子当成儿子来对待,也没有把女儿当成女儿来看待。

不过,话又说回来,天底下不称职的父母比比皆是,虽然不能说他们不合格,但可以说他们花在教育孩子身上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年轻人一旦出马,所引发的动乱可大可小。一般来说,如果只是一些小打小闹,那基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若是出了大乱子,那就不好说了。毕竟,有些事情看似微不足道,但一旦较真起来,可能就会变得很严重。

你看,要想煽动年轻人制造混乱,就必须找准对象。那些学了很多知识却一事无成、整天只知道幻想的人,往往是最容易被利用的。这些人头脑简单,容易被蛊惑。

将他们聚集到一个地方,或者将他们组织成一个群体后,再通过各种方法来锻炼他们的群体凝聚力,培养他们的某种精神。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得像听话的狗一样,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不让他们吃大亏,偶尔给点好处,让他们尝到甜头,几次下来他们就会习惯这种模式,完全成为任人摆布的工具。

然后,带他们去见识一下更广阔的世界,开启他们从未开发过的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筛选出相对聪明些的人,剩下愚蠢的继续加以利用。

经过这样几次操作,大概只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这玩意儿就能养成了。

接着选个恰当的契机给他们投喂些东西,好了,今天就是这些狗大展拳脚的时候了,让它们咬谁就得咬谁。

因为这些狗自以为咬到了人,主人就会很开心,殊不知早就被抛弃了。像这类颜色革命或是类似事件,基本都是这样运作的,无非就是忽悠上头再忽悠下头,又或者反过来,反正里应外合才能成事。

要我说啊,到底哪种情况带来的伤害更大呢?当然还是外面的人来搞事造成的影响更恶劣一些。为什么这么说呢?毕竟内部人搞事,气是出了但还憋着一口气呢。可外面的人来闹事,虽然那口气是出了,但也只是刚刚出而已。网络平台上的烦心事已经够多了,但跟现实相比起来,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真的,现在娱乐真的不把不少年轻人的那个多余的精力消耗掉了。

你看校园霸凌越严重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那些手机不怎么让人看,或者手机上部分人拿着看的地方。

学校管的越严,学生之间的矛盾越明显,学校管的越松,学生之间的矛盾越可怕。

学校只要摆正车码,谁出事儿就打谁,谁动手就打谁,抓上这么几回,基本上就不会有人专门动手了,而且鼓励人家告状,鼓励每个人告状嗯,就是很容易那啥,出小问题就是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出现差错。

总结来说,校园霸凌本质上就是嗯,学校管理层完全漠视学生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不过这些也不是这一本书的关键,关键就是让学生团结起来对抗这种事情,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准备走向未来的社会。

这样对于学生或者说对于学生的家长来说都很有好处,缺点就是现在学校分割的效果太强大了,出了学校之后很难把过去的同学什么的。保留下来那种关系的亲密度,大部分情况下有条件的也就有人贴上去了,没条件的随便。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