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科技代差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三十六章 科技代差

这场原本历史上所没有的海战一直持续到了日落时分,当落日的余晖铺满整个海面的时候,已经不堪再战的意大利海军才狼狈的退出了战场。

这场海战,意大利人损失了全部三条战列舰,参战的七艘巡洋舰被击沉了四艘,幸存的三艘也基本被打成了大破,只是勉强退出了战场。

至于驱逐舰更是损失大半, 剩下的也没有几条完好。

而这当中近三分之二的战绩都是由航空兵们拿下的,战列舰编队虽然也有斩获,但和精彩到几乎可以写进教科书里的空袭相比,无疑显得黯淡无光。

但英国人并没有因为这场己方几乎无一损失的辉煌大胜而感到多高兴。

毕竟航空兵所打出的战果当中,几乎所有重要的战果都是埃及人的,战场上那呼啸而来的白色战机不仅给意大利人带去了深深的恐惧与梦魇, 也给英国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个时代的英国海军还是骄傲的,他们还没有堕落到把盟友的战绩当成自己的战绩的程度。

而这也导致了虽然他们打了一场胜仗, 情绪却并不高昂。

不过总归是一场胜仗, 虽然情绪不是很高昂,但当舰队归航亚历山大港的时候,舰队水兵们的脸上都还是挂着笑容的。

而且地中海舰队的高层也没有对这些水兵有什么苛责,不仅给他们放了假,还准备了盛大的庆功宴。

至于舰队司令坎宁安自己,只是在庆功宴上漏了个脸,说了几句场面话之后就退场了。

他找上了来参加庆功宴的驻埃及大使,向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抱歉爵士,恐怕您的要求很难实现。”然而大使对着坎宁安露出了为难的表情,并向他解释道:“埃及虽然和我国有着很多领域的技术合作,乃至于他们的航空工业还是在我国的帮助下才建立起来的,但那位陈墨便所掌握的技术却已经在诸多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更领先于我国。”

作为驻埃及大使,这位大使先生对埃及的情况有着很深的了解。

他清楚的知道,如果没有陈墨的话,现在这个看上去很强大的埃及依旧是之前那个被英国所控制的殖民地国家。

它现在之所以能够显得如此强大, 不过是陈墨所带来的改变。

如果没有了陈墨,这个国家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家底,可以迈入世界强国的行列,依旧会在短时间内衰落下去。

因为据他了解,埃及所有领域的领先全都来源于陈墨向埃及各个行业所提供的先进技术资料。

而埃及对这些技术资料看守的非常严密,所有能够接触到资料的人都必须在埃及情报机构的监视下才能够在保存这些资料的场所进行阅读,并且不允许有任何抄录和复制的行为。

谷鎓

事实上英国方面早在这些技术资料刚被陈墨拿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尝试过进行窃取,但遗憾的是英国的情报机构并不是影视作品里的英国情报机构,他们也没有詹姆斯邦德,亦或是00级特工。

几次尝试,英国人派出的谍报人员都被埃及情报机构字面意义上的吊起来打,如果不是这只是台面下的斗争,英国人怕是丢人要丢到全世界。

当然,除了私下里上不了台面的手段,英国人也尝试过其他方法。

比如邀请那些有资格阅读保密资料的专家学者去英国讲学,然后通过旁敲侧击来搜罗一星半点讯息,亦或者是以官方的名义提出合作……

总之在埃及当初向英国提供了被证实极为先进的坦克技术之后,英国的谍报部门就想尽了办法想要从埃及人手上获取更多的技术资料,但收获相当的寥寥无几。

用负责这个项目的英国情报机构的负责人的话来说,他们所有的收获甚至凑不出一篇有用的论文。

所有能够尝试的渠道都被堵死,官方名义的合作拿到的并不是最先进的东西、邀请来的专家学者全都被下了诅咒无法透露任何讯息、尝试窃取的情报人员被吊在自家据点抽鞭子……

总之,英国人没能从埃及这里拿到什么有用的东西,除了官方合作项目弄到了一些虽然看上去很先进,但实际上只属于二流层次的技术。

听完了大使讲述这些称得上机密的信息,坎宁安脸上流露出了难掩的失望,但还是对大使问道:“那些二流的技术和我国的技术相比,谁更先进?”

坎宁安必须问这个问题,一方面是他所见到的天袭者攻击机的性能实在是太过优秀,在各国还在将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分开使用的时候,所有国家对于航母的使用还停留在辅助舰艇的概念时,天袭者攻击机这种同时拥有两种功能的战机无疑是一种颠覆。

这就好比大家还在拿着大哥大那种砖头机的时代,你从口袋里掏出个最新型号的智能手机一样离谱。

虽然说天袭者对剑鱼之间的代差并没有那么夸张,坎宁安也自信英国的飞机制造商们能造出同样性能或者性能稍微差一些的飞机,但如果能够拿到天袭者攻击机的技术,那显然是极好的。

毕竟从头设计一款新机型和拿到全套资料之后仿制,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拿不到最先进的天袭者,差一个档次的东西对于坎宁安来说,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如果国内有更先进的技术,倒也没有必要去花费这个代价。

埃及虽然是英国的盟友,但随着埃及的实力日益增长,这个盟友对待英国的态度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一点他这个地中海舰队司令可是有着清晰感受的。

虽然埃及一直在和英国有着各种合作,但在埃及四年前开设法术学院开始,英国和埃及的合作就已经表现出需要付出一定甚至是等额或者超出的代价才能达成的趋势了。

所以,如果不是能够拿到领先于国内水平的技术的话,坎宁安并不希望国家为此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然而令他感到遗憾或者失望的是,大使先生的脸上露出了一个苦涩的笑容:“即便是埃及人的二流技术,依旧要领先我国相同领域最先进技术五到十年……”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