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章 二龙山狄泉会提辖,济州府吴用荐都头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19章 二龙山狄泉会提辖,济州府吴用荐都头

搞清楚了对方的身份,杨志和鲁智深都收了兵器罢手,寒暄起来。

二人都是关西人,还算得上是老乡。

“鲁提辖,这是我们梁山寨主狄泉。”

杨志向鲁智深介绍道。

鲁智深看狄泉年纪最大不过二十,开口道:“怎么叫个少年做寨主?”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早听说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大相国寺倒拔垂杨柳,久仰了!”

狄泉没等杨志解释,先和鲁智深见了一礼。

“鲁提辖,切莫小看了我们寨主,寨主虽年纪小,但文武双全,一身武功,乃是平西王狄青之后。”

听了杨志所说,鲁智深才不敢轻看了狄泉,他出身老种经略相公帐下西军,对于狄青也是十分崇拜,心想家学渊源,将门虎子,狄泉能得杨志等人拜服,自然有其能为之处,倒是自己门缝里看人了些。

狄泉则问鲁智深如何到了此处。

“唉,一言难尽,我本护送我那林冲兄弟到了沧州,于那野猪林救了他性命,谁知那两个防送公人回去与高俅老贼说了洒家救人的事,这东京自是待不下去!为免连累寺院,洒家便逃在这江湖上,前两日听说着二龙山险恶,要来入伙,他们不依,还要打洒家,吃了洒家一顿禅杖,便奉洒家做了这山寨之主。”

原来是邓龙率人出门,鲁智深趁虚而入,夺了二龙山!

“鲁提辖,如今林教头也在我梁山之上,不如同往如何?”

鲁智深一听杨志说林冲也在梁山上,当时吃了一惊,忙追问道:“你说我那林冲兄弟也在梁山?”

见鲁智深不知其中之事,狄泉便把那如何与林冲沧州相识,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东京取家眷,雪地救武松,妙计夺梁山等诸般事情都与鲁智深讲了。

鲁智深不愧性情中人,听到关键处,张口喝彩,听到奸贼害人,气得破口大骂,肆意率性而为,男儿本色。

听完诉说,鲁智深对狄泉态度彻底发生了改变,对狄泉抱拳行礼。

“狄寨主,洒家适才轻看了你,多有得罪,冒犯了!你乃是少年英雄,有情有义的真汉子!洒家服了你了!”

狄泉依旧谦恭,“鲁提辖侠名远播,我不及万一,林冲哥哥常跟我提起提辖英雄,就盼着哪日得见提辖,能与提辖共同创下一番大事来,如今不知提辖可愿与我等前去梁山,共襄义举?”

鲁智深哈哈大笑,“洒家是个粗人,不比你文武双全,你这等人才,跟着你定能为国为民做一番大事,洒家如何不去?就带着这二龙山上人马,一并去!”

鲁智深快人快语,当下就拍板加入梁山,狄泉心中狂喜,如今又有了杨志与鲁智深并二龙山人马加入梁山,实力又壮大了不少!

这回,即便是有官兵前来围剿梁山,他狄泉也不怕了!

这回他要兵有兵,要将有将,即便是有人来围剿,凭林冲、杨志、孙安、鲁智深的实力,也是不用怕的!

鲁智深请众人上山,杀牛宰羊款待,狄泉还未忘记桃花山下王公庄被屠庄一事,宴席之间,便和鲁智深提起此事。

“鲁提辖,青州地面上那桃花山你可知晓?”

鲁智深嘴里塞着个鸡腿,口齿不清的回答,“洒家当然知道,那寨主李忠、周通,与洒家相识,此二人,不爽利,小气得很!”

“不久前他们二人也随我上梁山了,到了梁山,鲁提辖便可与他们叙旧,只是近日那桃花山上又多出了一伙恶匪,不知鲁提辖可有耳闻?”

“恶匪?没听过!”

鲁智深听了狄泉的话,停下咀嚼。

“当初我路经桃花山时曾夜宿山下王公庄,近日再来时,却发现那王公庄已经被人烧做白地!派人打探方知是桃花山上新来了一伙匪徒所为!”

鲁智深素来嫉恶如仇,一听得有强人杀人屠庄,登时大怒,一掌拍在桌上,只震得这桌上锅、碗瓢、盆、壶、盘、碟、著,都跳舞似的乱动。

“何方贼人如此大胆,敢如此杀人放火!”

“听说乃是一僧一道,那僧人人称‘铁脚头陀’李二僧,那道人人称‘飞天蜈蚣’王道人,这二人在桃花山上占住山头,招募几百人,打家劫舍,将附近村镇祸害得紧啊!”

狄泉话音未落,鲁智深拍案而起,眼见他一掌下去,竟把那榆木硬桌拍出一个醋钵大手印来!显然是动了真火!

杨志、刘唐见了那手印,都暗地里咋舌,心说道,真个是好神力!

“拿禅杖来,洒家这就要去结果了这两个恶贼,为民除害!”

鲁智深站起身来就要去取兵器,被狄泉拦住。

“鲁提辖,对方也有几百喽啰,你单枪匹马,只怕吃亏,不如带着二龙山兵马,同去与他对阵!”

“唉,兄弟,这便不是洒家要想的事情了,洒家懒动脑筋,如今你才是寨主,洒家是你手下头领,如今洒家与这些喽啰都听你号令,你说如何,我等便如何!”

鲁智深大喇喇挥手,当真做起来甩手掌柜,叫狄泉全权排兵布阵。

狄泉当即下令,酒席过后,便率领二龙山全部人马带上所有财物粮草,离开二龙山,前往桃花山下去剿灭那一僧一道!

待到剿灭了那两个恶贼之后,在打道回府,启程去往梁山!

打定主意,酒宴之后,鲁智深便吩咐二龙山人马照令而行,收拾粮草细软,拆毁山寨,次日清晨时分便开拔前往桃花山,去会那恶僧妖道去了!

却说这边那狄泉等人去剿灭桃花山恶僧妖道,而晁盖、吴用、公孙胜三人,则赶了一夜的路,找家客栈,先将公孙胜留在客栈休息,晁盖、吴用二人买了两匹马,便奔济州府而去。

去生辰纲后,黄泥岗上有人发现老都管等众人尸体,告到官府,查出是押运生辰纲之人,报到大名府梁中书处。

那梁中书,见众人身体里独没有杨志的,便断定是杨志与歹人勾结,劫取生辰纲,一面发下海捕文书,当时差人星夜来济州投下;又写一封家书,着人也连夜上东京,报与太师知道。

那蔡太师看了,十分震怒,随即押了一纸公文,着一个府干,亲自赍了,星夜望济州来,着落太守张叔夜,立等捉拿这伙贼人,不日便要回报。(1号注解)

且说济州府自从受了北京大名府留守司梁中书札付,张叔夜每日理论不下,不知何处去寻那劫取生辰纲的盗贼。

需知,那去年的生辰纲就叫人劫取,至今下落不明,闹不清是何人劫取,现在他又何处寻找?

正忧闷间,只见门吏报道:“东京太师府里,差府干现到厅前,有紧急公文,要见相公。”

张叔夜一听,心说多管是生辰纲的事,慌忙升厅,来与府干相见了。

“小人是太师府里心腹人。今奉太师钧旨,特差来这里要这一干人。太师亲自吩咐,教小人到本府后,就地等待,要拿这贼人与那在逃军官杨志各贼正身。限在十日捉拿完备,差人解赴东京。若十日仍不得擒获贼人,就请相公去沙门岛走一遭。”

此人言下之意,若是张叔夜破不了此案,只怕会丢官获罪,性命都难保得了!

张叔夜闻言,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与下属捕盗官搜寻,只是不知那劫取生辰纲者是何等模样,只知道那杨志脸上有块青胎记,如此寻找,哪里找得到?

正忧愁之时,府衙门子来报,说是有二人在廊下击鼓,说是有知那劫取生辰纲的贼人消息。

张叔夜闻言大喜,忙叫人把来人带到堂上。

那二人 正是晁盖与吴用,上得堂上,对张叔夜行礼,张叔夜便叫他们详细说来。

“小人原是郓城县人士前些日子出了远门,自那黄泥岗下村中歇脚,便见一客商队伍,约莫二十余人到了岗上,领头一人,脸上正有一大块青胎记。”

说话的正是那“智多星”吴用,他正以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开始对张叔夜诉说那子虚乌有,实则为他凭空捏造的谎言。

“那伙客人上了岗子上不久,便见得后面又有一波人马上了岗去,那群人各个手拿刀枪形似强人,上了岗去,少时便听得岗上喊杀声大作,然后便没了动静,少时那伙人又下了岗来,身上多了不少担子,衣裳上见得了不少血迹,这伙人在店内打火饮酒,其中一人醉了,说什么要带珠宝回梁山大秤分金。”

“我二人当时只道是强贼剪径,不敢擅动,那伙人便走了,近几日看见官司榜文,才明白,当是那伙人在黄泥岗上劫了生辰纲,杀了运送官兵!”

吴用说得真真切切,那张叔夜听得“梁山”二字,便开口问道:“你说那些贼人是梁山匪徒?”

张叔夜乃是济州太守,如何不知道自己辖区内梁山泊中藏着一伙贼人,只是自己济州府兵将缺少,一直缉捕不得。

“回禀大人,想是如此,我等二人听得那伙贼人里面有个自称是梁山泊寨主狄泉的。”

吴用回答道。

“狄泉?不是王伦一伙吗?”

张叔夜问道。

“此事小人也打听了些,听说那王伦一伙不久前便叫那狄泉杀了,如今那狄泉占据水泊梁山,声势比当初王伦占山之时更加浩大,若不早日剿灭,必然危害四方,若是叫他们成了气候,只怕早晚杀奔济州侵州占府啊!”

那吴用人称“智多星”,足智多谋,此时行起此阴险鬼祟之事,更是不弱,一番说辞,添油加醋,罗织捏造,弄得那济州太守张叔夜将梁山众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张叔夜心说若不早破梁山,夺回那十万贯生辰纲财物,自己早晚家破人亡,当即就留吴用、晁盖在廊下听用,叫人差团练使黄安,三都缉捕使臣何涛,并本府捕盗官一员,全部到府听用。

那张叔夜想到手下众人皆是本领平平去,难堪大用,不由得叹了口气道:“帐下诸人,皆不堪用,久闻那梁山泊水系广阔,若是不能拿下贼人,只怕蔡太师饶我不过,却是如何好!”

张叔夜这叹息,叫廊下吴用、晁盖听得了去,那吴用立刻开口道:“大人,小可倒有两人可以引荐,随军前去捕盗,定可破敌!”(2号注解)

“是谁?快快讲来!”

张叔夜叫吴用快讲,吴用开口道:“小人久居郓城县,那县中有两个都头,那马兵都头姓朱名仝,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满县人都称他做美髯公。原是本处富户,只因他仗义疏财,结识江湖上好汉,学得一身好武艺。”

“那步兵都头姓雷名横,身长七尺五寸,紫棠色面皮,有一部扇圈胡须,为他膂力过人,能跳二三丈阔涧,满县人都称他做插翅虎,惯使朴刀,此二人都是武艺高强的人,如能委以重任,必可破那梁山贼寇。”

张叔夜一听,大喜过望,立刻差人去书到那郓城县调“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帐前听用。

另对吴用、晁盖道:“你二人报信有功,此时又推举人才,若得破那贼匪巢穴,取回生辰纲,便赏你们二人个官职,在我这里留用!”

“多谢大人!”

吴用、晁盖马上谢过。

原来,那晁盖、吴用打定主意要向狄泉报仇,然其人数就只有三人,不能成事,便到了济州府去寻张叔夜,以朝廷之力来攻打梁山。

吴用知狄泉一伙内广有能人,恐张叔夜兵马不能德胜,便举荐朱仝、雷横二人同去。

一来,这晁盖与朱仝、雷横相识,二人广有来往,此次做个顺水人情,也可叫这二人立些功劳,感谢晁盖。

二来,此二人武功厉害,若是跟着同去,则于是狄泉,便可应付,不至于落败。

吴用心中日生千计,此时细细思量,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便要与晁盖借此机会投身官府,日后也混个官当当,等到手下有了兵马,也能做一番大事!

那晁盖虽不喜为官,但心中怨恨狄泉那一刀之仇,日夜惦念,因此与吴用来此,借济州太守张叔夜之力剿灭狄泉等人,心中也未曾觉得有一丝一毫的不妥,反而盼着张叔夜尽早发兵,与狄泉再见阵仗,将他生擒活捉!

注解:

1.关于张叔夜官职

在明代小说《水浒传》中,张叔夜是济州太守,在宋廷对宋江等梁山好汉两度派钦差大员进行招安都告失败的情况下,积极主张继续实行安抚政策,并自告奋勇亲赴梁山泊与义军商谈。在张叔夜的劝说下,招安终于得以实现。梁山义军首领为了感激张叔夜的斡旋之举而酬以重金,然而张叔夜始终坚辞不受。小说于是感叹:“太守可谓廉以律己者矣!有诗为证:济州太守世无双,不爱黄金爱宋江。信是清廉能服众,非关威势可招降。

所以此时将张叔夜设定为济州太守,合情合理。

2.关于大人称呼

有人说大人一词出自清朝官场,但根据考证,实为大谬。

大人一词,出处于《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其意思大概如以下十点。

1、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

《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

宋 王安石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君既与兄 元 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辨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

邓实《清代学术之流变》:“则二魏象枢、裔介、汤斌、李光地,……皆以大人先生,执学界之牛耳,然而无取焉者,一则伪名道学,以腴媚时君,一则著述虽富,或假手于其食客,是故清学而有此巨蠹之蟊贼,而清学亦衰矣。”

2、在官场中成为下属对上司的习惯称呼。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只见长班进来跪着禀道:‘部里大人升堂了。”

《老残游记》第五回:“响头不知磕了几千,总没有人挽回得动这 玉大人 的牛性。”

3、犹言王者。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大人基命,不擢才于后土。”

《新唐书·陈子昂传》:“凡大人初制天下,必有凶乱叛逆之人为我驱除,以明天诛。”

4、对宫闱近侍的尊称。

《后汉书·陈球传》:“ 球 小妻, 程璜 之女, 璜 用事宫中,所谓 程大人 也。”

《晋书·刘曜载记》:“ 猗 曰:‘吾为卿作计,卿能用不?’二人皆曰:‘谨奉大人之教。’”

5、指世家豪右。

《后汉书·岑彭传》:“ 彭 因言 韩歆 南阳 大人,可以为用。” 李贤 注:“大人,谓大家豪右。”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比至 长安 ,众十馀万”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 胡文才 、 杨整脩 皆 凉州 大人,而司徒 王允 素所不善也。”

6、指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

《孟子·告子上》:“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荀子·解蔽》篇:“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

汉 扬雄 《法言·学行》:“大人之学也为道,小人之学也为利。”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下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

清 秋瑾 《失题》诗:“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7、对老者、长者的敬称。

《后汉书·苏章传》:“祖父 纯 ,字 桓公 ……三辅号为‘大人’。” 李贤 注:“大人,长老之称,言尊事之也。”

《后汉书·李固传》:“一日朝会,见诸侍中并皆年少,无一宿儒大人可顾问者,诚可叹息。”

8、对父母叔伯等长辈的敬称。

《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奉玉卮,起为 太上皇 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 仲 力。’”

《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 博 辞去,令弟 光 恐云王遇大人益解, 博 欲上书为大人乞骸骨去。”颜师古 注:“大人, 博 自称其母也。”

《玉台新咏·古诗》:“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金瓶梅词话》第七回:“这里是姑奶奶大人,有话不先来和姑奶奶说,再和谁说。”

9、对同辈或朋辈中年事稍长者,于通信时亦常用此称。

清 秋瑾 《致秋誉章书》:“大哥大人手足。”鲁迅 《书信集·致蒋抑卮》:“此颂 抑卮 长兄大人进步。”

10、指成年人。

《百喻经·猕猴喻》:“昔有一獮猴,为大人所打,不能奈何,反怨小儿。”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六回:“虽然我们 宝玉 淘气古怪,有时见了人客,规矩礼数更比大人有礼。”

丁玲 《奔》:“大人们不知在喊些什么,小孩子也跟着在喊。”

11、身材长大的人。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臂。”臂,一本作“ 耳 ”。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史记 秦始皇帝 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 临洮 。”

《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 襄 武县 言有大人见,长三丈馀,迹长三尺二寸。”

12、周 代占梦之官。

《诗·小雅·斯干》:“大人占之。”朱熹集传:“大人,太卜之属,占梦之官也。”

“大人”这个词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含义和用途。在春秋时代,“大人”开始融入等级观念,指道德高尚、位高权重的人。汉代开始,“大人”一词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开始增多,这时候“大人”多指父母长辈。唐代时,“大人”仍然主要用于称呼父母,个别情况下可用来呼直系血亲尊长。宋代以后,“大人”开始从家庭走向社会,多指有地位的人,电视剧里官员被称为“大人”的现象开始出现。所以,“大人”作为官员的称呼可能始于宋朝。

到了宋朝,才出现将官员称之为“大人”。如元人高则诚《琵琶记》,蔡状元呼黄门为大人,则元时达官已有大人之称。 又《涌幢小品》载,徐晞以吏员起仕至尚书,某日还乡,郡守率诸生迎之,诸生以徐晞非生员出身,颇无敬意,徐晞出一对曰:“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不能对。徐晞对下联为:“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王世贞《觚不觚录》载,三司见督抚称“老先生”,见巡按称“先生大人”。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