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章 县衙里边有熟人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51章 县衙里边有熟人

自古以来民见了官,就好像土匪见了兵。

宋家台几人进了县衙,害怕得腿肚子直颤。生怕一步路没有好,就吃一记棒子。

大家伙儿都拿眼珠子觑村正。

村正心里也慌。

他是来过县里,但是他没进过县衙呀!谁家好人没事往这种地方跑啊?

瞧瞧这又黑又红的,多看一眼心里都发慌!

唯有宋大郎脸上镇定自如。

他倒不是不怕,而是为了接女儿,这段路他已经走麻木了。

唐知县正忙,听到人禀报说宋大郎家出了事,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宋大丫的爹!”下面的人补充。

唐知县这回就明白了。

一听是进了贼,偷盗放火未遂,唐知县登时就严肃起来,命人升堂。

“威——武——”

堂上,十几个大汉拿着杀威棒快速击打地面,声音层层叠叠,爆发出庞大的威慑力。

吓得村正几人扑通跪下去。

接着,云板一响,惊堂木一拍,唐知县喝道:“堂下何人?”

那名闲汉已经进过几次县衙了,但前几次都不涉及偷盗罪。唯有这一次,他知道自己肯定讨不到好。

但是,只要他能给自己争取到“从犯”身份,就还能保住一条命。

于是,不等宋大郎开口,闲汉就抢先把自己招了。

“知县大人,我错了!

我不该鬼迷心窍,听信赖头老六的话,跑去宋家台,妄图对宋大郎不利!

知县大人,这都是赖头老六的主意,跟我无关啊!”

唐知县板着脸道:“你把事情从头讲来。”

“是,是!那天呢,宋大郎来县里卖竹将军,赖头老六找到我……”

闲汉交代完,唐知县才问宋大郎事发时的情况。

宋大郎自然没有什么不可讲。

“回禀知县大人,因为眼红小人卖饭盒,癞头曾经上门讨要做饭盒的法子。

小人气不过,跟他发生争吵,并闹到村正那里。

村正打了他一顿,他便对俺怀恨在心。”

村正作证,宋大郎所言属实。

“那天在县里卖完竹偶人,第二天早上,小女突然发热。

俺出门去薅竹叶,打算煮水给小女消热,意外撞见有人躲在俺家竹林里。

随后俺出门去请郎中,有人趁机跑到俺家,学猫叫挠俺家大门,吓坏了小人的妻子跟老娘。

于是,小人又去找村正。”

村正再次作证,宋大郎所言属实。

“就在昨天半夜,俺家门外突然又起了猫叫。

因为昨天小人刚买了许多竹子,就放在天井里让大黄看守……呃,大黄是俺家的狗。

俺听到猫儿挠门,本来要出去看,就听到外面一声惨叫。

出去一看,原来是有人翻到俺家天井里,被狗咬了……”

其后发生的事,村正和宋家台其他人都可以作证。

“癞头老六,你有什么要说的?”唐知县问。

癞头老六主打一个不开口。

说来也奇怪,癞头老六平常在村里,就是个油头滑舌、没道理也要撒泼打滚的人。

没想到这事出了,他反倒变成了河里的蚌壳。

而那个闲汉,据说平常在县里是个蛮横的家伙,没少敲诈勒索别人。

可瞧他现在痛哭流涕的,真让人怀疑这两人是不是颠倒了个儿。

唐知县这边,这事也不难审。

两个嫌犯,一个供认不讳,一个不吭声。再加上乡邻的指证,和没有用上的火油,赖头老六和闲汉的罪根本跑不了。

依照本朝律法规定:但凡偷盗者,价值三贯以上的,一律处死。

就算偷盗不成功,只要有伤人行为的,也应被处死。

如果偷盗的赃物价值没有达到上限,过程中也没有伤人,那么就在额头上刺上“强盗”两个字,再发配牢城。

如果盗窃两次以上,就算是从犯,也应被处死。

闲汉就是看准了这点,想给自己捞一个“从犯第一次”,好从轻发落。

唐知县会遂他的愿?

“拉下去,笞五十,额头刺字,发配牢城。”

闲汉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

执行笞刑的时候,任凭赖头老六嘴再紧,也被打得皮开肉绽,鬼哭狼嚎。

看得宋家台一众人直哆嗦,心里直喊亲娘。且打定主意,回去之后一定要劝自的己儿子儿孙,不要犯事!人穷一点没关系,但绝对不要犯事!

救不了的啊!

执刑的时候,唐知县差人把宋大郎喊到一边,详细问了宋大丫的情况,然后让人知会了自己的妻子。

陈娘子乍一听也吓到了。

得知宋大丫基本上已经无虞之后,陈娘子也没多说什么,只让人转达宋大郎,如今天气越来越热,暑气越来越重,就不要再带孩子外出了。

宋大郎也很羞愧。

然后,唐知县又把村正叫过去,仔细问了村里的情况。

例如村里有多少户人家、总共多少人口、村里壮劳力多少?

田里的作物主要是什么、一年几收、收成如何?

除了种田,村里还有没有其他收入?

甚至还问到村子里有几台铁犁几头牛,耕种的时候怎么分工,壮劳力和农具够不够用?

等等。

唐知县问这些话的时候,就像个寻常外出游历的公子哥儿问田里的老农一样,一点架子都没有。

村正紧张得卡壳的时候,唐知县还让他不要慌,慢慢想,慢慢回答。

幸好村正自己就事农,田里的事都懂,村子里的事几乎也都知道。他慢慢想,基本上也都答过来了。

于是唐知县便知道,这个村正也是干个实事的,便勉励了他几句。

“宋家台虽然离县里远,但距离江陵近,地处湖乡,地势平坦,水道便利,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你们回去之后,应当加紧劳作,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把新稻种下去。

等到今年秋,我让人去宋家台收粮。”

这就是看重宋家台的意思。

村正心里大喜,连连给唐知县行礼:“多谢知县大人!多谢知县大人!”

唐知县看着这个两腿泥巴的汉子,想了想,还是多说了一嘴:“宋大丫极力夸赞宋家台是个好地方,我也希望那里真的是个好地方。”

宋大丫送给唐玉珠的荷叶荷花,唐玉珠分了几支出来送给她爹。

如今就在唐知县案头摆着呢。

村正刚刚欢喜完,又惊了一头汗,最后不明不白地下去了

县里事毕,宋家台一行人从县衙出来,个个都感觉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二狗子爹他们发誓不想再来了。

村正倒是觉得,如果每次来都能得到知县大人的勉励,那偶尔来一次也不是不行……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