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44章 李格非在嘉宁岛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 44章 李格非在嘉宁岛

汽车行驶得很平稳,很快,坐在车里感觉很舒适。这种车主要是接待客人才用的,李灿一般坐军用越野车。

车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门口停下了。一男两女身穿红军军装的三个年轻人迎上来。

李格非见那青年男子与皇帝陛下有几分像,想必他就是当年的五皇子,楚王,现在的革命党和革命政府的领导人,红军总司令李灿了。

李格非看到李灿头上戴着一顶与众不同的帽子,不由得被吸引住了目光,好奇地多瞧了两眼。这顶帽子的确非常独特,它的帽顶比一般常见的帽子要大些,显得更为宽阔和大气;而帽檐的前端微微向上翘起,透露出一丝俏皮活泼的气息。靠近额头的部位看似有些硬挺,但又不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帽子正中央是一个圆形设计,上面有着麦穗图案,以及一颗醒目耀眼、带着黄边的红色五角星。还有两根金黄色的编织丝带做装饰,前部是黑色的,像舌头一样的伸出来。

笔挺的军装,衣领倒与女儿那身制服有几分相似,还是五粒扣、四个衣兜。不过钮扣是黄铜的。雪白的衬衣,系着一条深蓝色的带子。双肩是带红边的金黄色牌牌,缀着松枝叶围着的大五星。

帽子和军装都是棕绿色,穿着一双黑色的油亮的长靴。

“欢到解放区来,李先生。”李灿行了个军礼。“这是我未婚妻舒云,这是我妹妹翠竹。”

“李将军,幸会幸会。”李格非拱手道。舒云和翠竹头戴一种软帽,军服样式是一样的,两个肩牌上是银白色带红边的五角星。将军人的威武和女性的柔美融为一体。

“久闻舒云、翠竹两位姑娘高义,真乃女中丈夫。”

当年李灿遭贬,又被革除皇籍。两位姑娘义无反顾只带了随身几件衣物跟着他走了。很多读书人对此交口称赞。

进了屋,只见陈设十分简陋,只有一张茶几,几把凉椅,一套简单的茶具。唯一作为装饰的是一只花瓶上插着一束百合花。

“李先生请。”李灿给李格非倒了杯热茶。舒云和翠竹端来刚摘下来的香蕉、荔枝,糕点。

寒暄几句后,李格非说道:“老夫此次来一是看小女清照,二是受秦王之托送家书与将军。”

李灿打开书信。

吾弟李灿亲启:

自别以来,岁月如梭,兄思弟之情,日甚一日。虽父皇与汝断绝,然吾兄弟之情,岂能因之而绝?手足情深,血脉相连,此乃天伦,非世事所能割。

吾弟志在庶民,欲建国家于百姓之上,此乃大义之举,兄虽身在朝堂,心亦向往之。然此路多艰,阻碍重重,非一人之力所能及。吾弟若行此道,必有骂名加身,兄愿为汝担之,使汝心无旁骛,放手施为。

兄在朝中,虽位高权重,然每念及弟之志向,常感自愧。吾弟勿以兄为念,但行己道,兄虽不能身临其境,然心与弟同在。母亲,兄自会照看,不使弟有后顾之忧。

书不尽言,意不宣尽。望弟善自珍重,勿忘兄之期盼。兄在朝中,虽隔千山万水,然心系弟旁,愿弟大业早成,庶民得以安居乐业。

兄查抄门阀世家所获书册、字画颇多,特托付文叔先生交与弟,书册多为孤本,弟可刊印,以便世人阅览,留传后世。

兄李肃顿首 丁亥年八月六日书于齐州章丘

“四哥……”李灿忍不住流下眼泪。李灿读完信后,将它小心地收好。他抬起头,看着李格非,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多谢先生转交此书。请转告四哥,我定当不辜负他的期望。”李灿语气坚定地说。

李格非点了点头,“将军心怀天下,实乃苍生之福。老夫相信,将军必能成就一番伟业。”

“当前局势动荡,我们仍需努力。”李灿站起身来,“我已命人准备晚宴,为先生接风洗尘。”

夜幕降临,篝火旁,众人围坐在一起。李灿与李格非相谈甚欢,他们谈论着国家的未来,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李格非看到了解放区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再等五年,实力会更强。到时便可攻两广、两江、天南。朝廷各节度使,藩王给他们二十年也赶不上解放区。

再攻取东海各岛,辽东,灭辽国。南北夹击,加上秦王的帮助,一统华夏指日可待。大致需要十五到二十年的时间。

李格非提出了这个建议。李灿说道:“还有西域,土蕃、汉四郡,也必须收复。”

“此外漠北、以及岭北、辽北,骨巍岛也必须直接派驻军队。别看这些地区是苦寒之地,那只是种不出多少粮食。但矿产丰富,我们现在用不上,子孙却用得上。今天我们不要,明天敌人就会去占领。还会进一步蚕食过来,”

“海洋也是国土。控制了海洋,我们国家才安全。这可不能怕花钱,也不要认为什么教化他们就会朝贺,进贡。我们不来这些虚的,他们的便宜,我们不占。我们的便宜,他们也别想。”

“若是有人坚持要谈什么教化,那就叫他们去教化吧。但是,损害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就得接受惩罚。”

李格非知道李灿是在指责朝中那些大臣,只顾私利,毫无大义。他也觉得,这样的人进入朝堂于国于民都没有任何益处。

次日,早饭后李格非走出招待所散步。这里环境优雅,又舒适又安静,按照王府的规格修建的,用于接待重要客人。

一群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他们一边走,一边唱着歌:小呀小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哟,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小呀小二郎,背着那书包进学堂。不是为做官,也不是面子光。只为穷人要翻身哟,不受人欺负,不做牛和羊。

见到李格非正笑吟吟地看着他们,都招着小手:“爷爷好!”

这里的人们讲礼貌,京城,还是其他地方只知礼法,不讲礼数。李格非就认定:嘉宁岛民风才是真的淳朴。

李格非也笑着招手:“小朋友,你们好!”

“爷爷再见!”

“小朋友,再见!”

李格非心中感慨,他看到了希望,这些孩子就是未来的希望。这时,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问候道:“老先生,早上好啊!您是来做客的吧?”李格非点点头,微笑着说:“是啊,这里真是个好地方。”中年人热情地说:“老先生,您要是有空,可以去我们村里逛逛,感受一下我们嘉宁岛的风土人情。”李格非谢过中年人,继续散步。

他走进村子,看到村民们都在忙碌着,有的在田里劳作,有的在家里织布,一片繁忙而和谐的景象。这里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都平等相待,相互帮助。李格非心中暗叹,这才是真正的桃源仙境。

在另一个大房间里,妇女们正使用一种机器做衣服。李格非看了看挂在架子上的成品,正是已经熨烫得整整齐齐的人民装。

“这是我们村合作社办的制衣厂。属于集体的产业。”一个村民跟他介绍。

“那边是养殖区,主要养殖绵羊,奶牛,肉牛。现在是剪羊毛的时候。”

村民带着李格非在村子各处参观,“这里是村办的食堂。农忙的时候,来不及回家做饭,就在这里吃饭,每户都有饭卡。一人一天八毛钱。平时也对外营业。”

“那边是鱼塘。不仅可以养鱼,还种莲藕。这是沼气池,可以肥田,产生的沼气还可以当燃料做饭。”

“这是太阳灶。用聚热的原理利用太阳能做饭。”村民给他介绍。

“这里是游乐园,收工后休息,散步的地方。这是梭梭板,也叫滑梯。这是翘翘板,小孩子们最喜欢了。这是木马,这是双杠。那边是球场。”

李格非看到这个村子房屋修得很漂亮,就像一个个小宫殿。

走到一处空地,只见大约一百余村民,有男有女,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踏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口号:“一、二、三、四!”

“这是民兵在训练。”

李格非正好看到的是授枪仪式。只见一名红军军官宣读给民兵授枪的命令。这个名叫嘉义村的民兵编为民兵第三连。

军乐队奏起激昂的军乐,红军军官将一面红色的军旗交给民兵连长,指导员。然后将一支又一支枪,发给民兵。

李格非有了一股想要站到队列中的冲动。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