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006 章:有饭得有肉,编织捕鱼笼。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 006 章:有饭得有肉,编织捕鱼笼。

陈回躺在床上想着想着,睡着了。

待醒来之时,天已经大亮。

起床第一件事是干啥?

不是刷牙洗脸,而是煎药,养好身体第一步,药到病除。

从药铺共拿了十四副药,早晚各一副,七日一疗程。

这是陈回自己给自己定的。

原本大夫的单子上只写了六副,陈回见状,那哪行。

于是用自己离县城远为借口,硬生生多加了八副药。

中药自己在一边慢慢煎着,陈回又在另一个灶上煮起白米粥。

前一晚在杨柳氏家里吃饭的时候,发现他们吃的都是糙米。

陈回给自己留出白米、白面各一斤左右,其余的都留在了他们家。

现在饭是有了,差的就是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

陈回思量想去,还是得去找杨大牛。

自己现在这瘦弱的身体,肯定没他的好使,走到门口朝着杨大牛家喊了一句。

陈杨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进山可猎野味,下水可弄鱼虾。

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对大山一直保持着敬畏之心,因此对大山内的一切都知之甚少。

再加上青山铺下辖之人,皆以农耕为主,对狩猎之事,更是一窍不通。

虽然陈回在部队的时候学了很多野外生存技能,但是看了一眼自己瘦弱的身体,立即把目标转向了村子不远的河中。

此时正值四月。

鱼儿们经过冬天的潜伏,随着气温的升高开始出来觅食,肉质变得更加鲜香、肥美。

特别是暮春时节,适合滋补,鱼肉的营养价值高,且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捕鱼很有多方法,比如钓、插、网、围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陈回首选。

钓鱼和插鱼,不仅浪费人力,还浪费时间,收获也不确定,放弃。

网、围,这些办法根本没法完成。

就说一样,装备就不知道去哪弄,直接放弃。

其实找到一个耗时不多,且人力需求也不大的方案也不难。

那就是下笼子。

村头不远处有一片竹林。

这竹子就是现成的材料,只需动动手,将它编制成捕鱼笼即可。

巳时两刻,大概是早上九点半。

杨大牛大大咧咧的走进了陈回家。

“回哥儿,我来了,找我啥事?”

陈回抬头看了一眼,看见杨大牛身后跟着一个人。

心想,这杨大牛挺会来事,知道自己找他做苦力,还顺手带来一个劳力。

跟在杨大牛身后的人叫杨二牛,是杨大牛的亲弟弟,在家排行老二,。

别看他今年十三岁,只是个半大小伙,可是相比十八岁的陈回,除了个子,其他样样都强。

他家里除了杨二牛之外,还有个小妹,叫杨小花,今年整十岁。

一个圆乎乎很可爱的小姑娘,头上还扎着两个小揪揪。

当然还有他家顶梁柱,杨父。

也就是杨大牛的父亲,名字叫杨力,是一个木匠,东奔西跑,经常在外做活。

在家的时候很少,碰面次数不多,所以在陈回的记忆中也很模糊。

“哦,二牛也来了?”

“是的,回哥,刚刚听你喊俺哥,俺娘怕你有什么事,于是让俺也跟了过来。”

“回头帮我这些杨婶哈!”

杨大牛叫陈回“回哥儿”,而杨二牛叫陈回“回哥”,别看这只有一个“儿”字之差,却分出了昵称与尊称。

“对了,大牛哥,我叫你来,是想让你帮我去村头砍些竹子回来,我惦记河里的鱼了。”

“回哥儿,你要下河插鱼?那不得行,你身子弱,去河里插鱼不安全。”

“不是,大牛哥,你听我说,首先声明我不下水,我要用竹子也不是插鱼用,而是用来编捕鱼笼子。”

“捕鱼笼子?什么是捕鱼笼子?”

不光杨大牛有些不解,一旁的杨二牛更加不懂。

两双大眼睛盯着陈回,如同是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小学生。

“这个不好解释,你们先去把竹子砍回来,到竹子砍回来后,我教你们两编制捕鱼笼。”

“那行,你不下水就行,二牛,走了,砍竹子去。”

“诶,哥,俺来了。”

兄弟俩一先一后走出了陈回家的茅草屋,回家拿了把砍柴刀,就奔村头去了。

过了半个时辰,兄弟俩一人扛着一大把竹子走进了陈回家院子。

“哗啦”一声,就丢在院子内。

村里的人都在议论,说这杨家两兄弟怎么无缘无故砍这么些竹子干啥?

这些竹子的直径都在三五公分,搭棚建桥不够粗,顶梁盖房又嫌细,围篱笆倒是正合适。

可是也没听杨柳氏说,她家要搭篱笆墙啊!

直到他们扛着竹子进了陈回家院子,众人才恍然大悟。

这是在帮那文弱书生干活呢!

“回哥儿,竹子砍回来了,下一步怎么弄,你说。”

“把竹子破开,破成小拇指粗细的篾条就成。”

“行嘞,瞧好吧!”

刚砍完竹子回来的杨大牛二人,紧锣密鼓的开始对竹子的下一步处理。

很快,院子里堆满了竹子破出来的篾条。

陈回预估了一下数量,篾条应该够编制十个捕鱼笼了。

“大牛哥,二牛,这篾条差不多了,来,我先教你们编制捕鱼笼。”

“首先将篾条摆在地上,然后……,接着……,最后……,记得一定要栓紧。”

“这里是不是有个很大的入鱼孔,为了防止跑鱼,再用篾条编制一个笼盖,留些倒须。”

“这就是完成后的捕鱼笼,你们学会了吗?”

杨家兄弟二人见陈回拿着篾条一圈一圈,一搭一扣,就把一个捕鱼笼给编制好了。

心想:好神奇。

突然听到陈回的询问,二人直接傻了眼。

只好老老实实的摇头,表示没学会。

陈回也知道,只是单纯看一遍很不学不会。

自己编制一遍让他们看,就是为了给他们的脑子中留着一些印象。

随后又分别手把手指导了他们二人一遍。

等二人学会后,编制捕鱼笼的速度就上来了,很快,十个捕鱼笼完成。

三人看着躺在地上的十个捕鱼笼,内心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小成就的。

这个时代的人,农闲时都是一日两餐,只有在农忙的时候,才会一日三餐。

农历四月底,秧苗早已经下田。

很多家中的大人会外出做工,增添些许收入,孩童则是村口进村尾出,打打闹闹。

陈回看了一眼日头,粗略估算了一下时辰。

大概刚出午时,也就是下午一点左右。

这个时间的鱼儿活跃度比较低。

不过再过一两个时辰,鱼儿的活动水平的急剧攀升。

因此,在这个时间段,下捕鱼笼还算合适。

再说了,收捕鱼笼都是要过上一日。

所以,如果不急着收捕鱼笼,那么对下捕鱼笼的时间也就不讲究了。

陈回将杨大牛和杨二牛都喊到厨房,三人简简单单的喝了一碗粥,算是补充好体力。

杨大牛和杨二牛一人拿着五个捕鱼笼,跟在陈回身后,向村外的小河走去。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