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40章 讽刺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 40章 讽刺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式名称为《德国-苏联互不侵犯条约》(Molotov-Ribbentrop Pact),是1939年8月23日由纳粹德国和苏联签订的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国际协议。该条约包括公开条款和秘密附加议定书,其核心目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确保两国在一定时期内互不进行军事侵略,同时在东欧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

条约的签订双方分别为纳粹德国和苏联。德国的代表是时任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而苏联的代表则是人民委员会主席兼外交部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Vyacheslav Molotov)。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两个意识形态完全对立的国家之间暂时的政治和解与合作,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震动。

1939年的国际政治环境是紧张和动荡的,欧洲正处于战争的边缘。希特勒的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其军事扩张的步伐并未停歇。英法两国由于对德国的绥靖政策,未能有效遏制德国的侵略行为,导致德国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希特勒开始策划对波兰的入侵,这一行动直接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在欧洲东部,苏联面临着来自德国的直接威胁。斯大林意识到,苏联需要时间来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和工业基础,以应对可能的战争。因此,苏联在国际政治中采取了更为务实的策略,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来延缓战争的爆发,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苏联与西方国家,尤其是英法两国的关系在1939年是复杂和微妙的。一方面,苏联与英法有着共同的敌人——纳粹德国,理论上应该形成同盟关系来对抗德国的扩张。然而,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过去的矛盾,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不信任。

在1939年的前几个月,苏联曾尝试与英法进行谈判,以建立一个针对德国的联合防线。然而,谈判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英法对苏联提出的安全保障要求反应冷淡。此外,苏联对英法的绥靖政策感到失望,认为它们更愿意牺牲小国的利益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在这种背景下,苏联开始寻求其他方式来保障自己的安全。与此同时,希特勒也认识到,为了避免在进攻波兰时遭到苏联的干扰,需要与苏联达成某种形式的协议。这最终导致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这份条约不仅在表面上为苏联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也为德国的进一步侵略行动铺平了道路。

在1939年的欧洲,随着纳粹德国的军事扩张和英法的绥靖政策,苏联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安全威胁。苏联曾试图与英法建立一个联合阵线以对抗德国的侵略,但谈判最终以失败告终。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英法的不信任以及对德国的担忧促使他寻求其他方案。

谈判过程开始于1939年4月,苏联向英法提出建立一个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苏联建议三国共同保障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安全,并缔结具体的相互援助协议。然而,英法对苏联的提议反应冷淡,谈判进展缓慢,英国甚至在与德国进行秘密谈判,这使得苏联感到被边缘化。

与此同时,希特勒也意识到苏联的立场可能对其侵略计划构成威胁。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向苏联传达了改善关系的意愿。1939年8月,希特勒直接电告斯大林,提出苏德会谈签约的请求。苏联对英法的绥靖政策感到不满,尤其是英法德意四国签订的《慕尼黑协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结束后,通过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以及随后的一系列和约,形成了新的国际秩序,即凡尔赛体系。这一体系旨在通过制裁德国、重新划分国界、建立国际联盟等措施,确保和平并防止未来战争的发生。

经济影响:战争导致参战国家经济遭受重创,特别是德国,被迫承担巨额赔款,经济陷入困境。

政治影响:战争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多个帝国解体,新国家诞生,民族自决权得到一定重视。

军事影响:条约限制了德国的军事力量,包括陆军规模和武器装备。

在战后的德国,经济困境和社会不满为极端主义思想提供了滋生土壤。阿道夫·希特勒及其领导的纳粹党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宣扬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承诺恢复德国的国威和经济繁荣。

扩张政策:纳粹党提出“生存空间”(Lebensraum)概念,主张通过向东扩张,夺取更多的领土和资源。

纳粹党崛起: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纳粹党开始掌握国家权力,推行极权统治和种族清洗政策。

重整军备:纳粹德国秘密违反《凡尔赛条约》,重建军队,发展军事工业,为未来的扩张做准备。

纳粹党的崛起和扩张政策,最终导致了对周边国家的侵略行为,包括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这是对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割让,标志着绥靖政策的高峰,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苏台德地区,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西部,与德国接壤,是该地区紧张局势的核心。这一地区居住着大量德意志族人,他们的存在成为了纳粹德国扩张政策的借口。1938年,希特勒以民族自决为由,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这一要求直接导致了苏台德地区的紧张局势,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被迫宣布局部动员,边境局势一度紧张,史称“五月危机”。

在这一背景下,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工业和矿产资源成为了德国觊觎的对象。捷克斯洛伐克的防御工事,包括模仿法国马其诺防线建造的防御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安全保障,但在面对德国的强大军事压力时,仍显得力不从心。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是在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贝尼托·墨索里尼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1938年9月29日至30日,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行了紧急会议,商讨解决苏台德地区的紧张局势。

会议过程中,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被排除在外,其国家的命运被四国首脑所决定。在德国的强硬立场和英法的绥靖政策影响下,最终达成了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的协定。这一决定是在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未能有效抵抗外部压力,且在英法两国的强烈施压下,被迫接受的。

慕尼黑协定的内容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德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苏台德地区的占领,同时英法保证捷克斯洛伐克新边界不受侵犯。然而,这一协定并未带来长久的和平,反而为德国进一步的侵略行为铺平了道路。

慕尼黑协定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苏台德地区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西部,与德国接壤,居住着大量德裔居民。根据协定,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在4周内完成苏台德地区的割让工作,并且德军被允许在1938年10月1日至10日之间分阶段占领该地区。

割让的直接后果是捷克斯洛伐克丧失了约1.1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和360万居民,这不仅削弱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完整和民族构成,同时也破坏了其作为边境地区安全屏障的防御要塞。此外,捷克斯洛伐克还失去了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矿产资源,对其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为了确保慕尼黑协定的顺利执行,协定中规定成立了一个由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组成的国际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包括:

监督苏台德地区的撤退和移交过程,确保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按照协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割让。

对于尚不能确定德意志族是否占居民多数的地区,国际委员会负责占领并组织公民投票,以确定这些地区的最终归属。

确定举行公民投票的条件和日期,确保投票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在某些例外情况下,委员会有权从人种学角度决定某些地区是否需要举行公民投票,并向四国提出建议。

国际委员会的成立和任务体现了当时国际社会对于和平解决争端的期望,但同时也暴露了大国政治中的绥靖政策和对小国利益的忽视。尽管国际委员会在理论上具有监督和调解的职能,但在实际操作中,捷克斯洛伐克的权益并未得到充分保障,最终导致了慕尼黑协定的失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慕尼黑协定对捷克斯洛伐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让了苏台德地区,这不仅包括了1.1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还涉及了约360万居民以及超过一半的国家经济资源。这一领土的丧失,直接削弱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国防安全,因为苏台德地区拥有重要的边境防御工事。

经济资源:捷克斯洛伐克失去了其工业中心,特别是重工业基地,这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打击。

人口结构:割让地区包含了大量德意志族居民,这改变了国家的民族构成,加剧了国内的民族矛盾。

国防安全:丧失了苏台德地区的防御要塞,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慕尼黑协定在短期内看似为欧洲带来了和平,但实际上却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协定的签订,使得希特勒认为英法两国不愿意为小国的利益而战,从而更加肆无忌惮地推行其侵略政策。

德国的扩张:协定后,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到了增强,为其后续的侵略行为提供了物质基础。

英法的信誉:英法未能履行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保护承诺,损害了自身在国际上的信誉,导致其他小国对英法的安全保障失去信心。

苏联的警惕:慕尼黑协定使苏联意识到英法可能将法西斯势力引向东方,促使苏联寻求与德国的和解,最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慕尼黑协定的后果表明,绥靖政策并未能阻止战争的发生,反而为战争的爆发创造了条件。这一历史教训提醒我们,在面对侵略行为时,妥协和退让并不是长久之计,坚定立场和维护国家利益才是实现和平的关键。

绥靖政策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民主国家,尤其是英国和法国,面对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所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这一政策的核心是通过让步和妥协,以求避免战争的爆发。

政策背景:一战后,英法等国普遍存在厌战情绪,加之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民众和政府均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政策实施:英法政府在面对德国的领土要求时,多次采取退让策略,包括对莱茵兰的占领、对奥地利的吞并以及慕尼黑协定中的苏台德地区割让。

政策结果:绥靖政策并未能阻止战争的爆发,反而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

张伯伦作为当时英国的首相,是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其政策和行为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与反思。

批评声音:张伯伦被指责过于乐观地评估了希特勒的意图,忽视了纳粹德国的侵略本质,导致英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软弱形象。

政策后果:慕尼黑协定后不久,希特勒便违背了协议,进一步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其余领土,证明了绥靖政策的无效性。

历史反思:后世历史学家和政治家普遍认为,绥靖政策是一个短视且失败的战略,它未能真正维护和平,反而牺牲了小国的利益,损害了国际正义。

数据支持:据统计,慕尼黑协定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德国的领土扩张了约40%,军备力量也得到了显著增强,这为后来的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慕尼黑协定作为历史上一个关键的外交事件,其影响深远,尤其在理解当代国际政治中的绥靖政策和预防冲突的策略上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小国的安全担忧:捷克斯洛伐克在慕尼黑协定中的遭遇提醒了国际社会小国在面对大国压力时的脆弱性。这促使现代国际体系更加关注保护小国的主权和安全。

对侵略行为的国际回应:慕尼黑协定后,国际社会对侵略行为的回应变得更加坚定。在现代,国际社会通过经济制裁、外交压力和其他手段来阻止侵略行为,这一点在处理如乌克兰危机等问题时尤为明显。

历史教训的吸取:慕尼黑协定常被引用作为对历史教训的提醒,警示国际社会不应忽视侵略行为的早期迹象,而应采取果断措施来防止其升级。

慕尼黑协定是1938年9月30日由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在慕尼黑达成的一项协议,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这一事件在历史上通常被视为对纳粹德国侵略行为的绥靖政策的顶点。

就是因为英法两国的绥靖政策直接让苏联和德国在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对对方使用武力、进行侵犯或攻击。

2. 如果一方与第三国交战,另一方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3. 双方不得参与任何直接或间接反对对方的国家集团。

4. 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5. 条约有效期为10年。

此外,条约还包含一个秘密附属议定书,划分了苏德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这一秘密协议实际上为后来的苏德瓜分波兰铺平了道路。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在短期内避免了与德国的直接冲突,但也牺牲了东欧小国的主权和安全。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欧洲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标志着苏联与纳粹德国之间暂时的政治和军事缓和,为两国在短期内的合作铺平了道路。这一外交举措使得苏联能够在随后的岁月里加强自身的军事和工业建设,为即将到来的冲突做准备。

条约的签订也使得英法等西方国家对苏联的信任度下降,加剧了欧洲的分裂。英法等国原本希望通过与苏联的合作来遏制德国的扩张,但条约的签订使得这一策略落空,导致英法不得不重新评估自己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此外,条约的秘密附属议定书对东欧国家的命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根据议定书,苏联和德国划分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这直接导致了1939年苏联对波兰东部、波罗的海国家以及芬兰的侵略行动,改变了这些国家的政治版图。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最直接的后果是,德国在1939年9月1日对波兰的入侵没有受到来自苏联的干预,这为德国的闪电战战术提供了成功的条件。随后,英法对德国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条约还为苏联提供了时间来加强其西部边界,通过建立“东方战线”来增加防御深度。苏联在1939年至1940年间对波罗的海国家、芬兰以及罗马尼亚部分地区的占领,不仅扩大了其领土,也为其在1941年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行动时提供了更多的战略缓冲。

然而,条约的签订也使得苏联在战争初期对德国的侵略意图缺乏足够的警惕。斯大林对希特勒的外交策略过于信任,未能及时解读德国的战争准备,导致苏联在1941年德国入侵时措手不及,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总的来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一个复杂的外交行为,它在短期内为苏联和德国带来了各自的战略利益,但同时也为苏联在战争初期的脆弱性和欧洲政治格局的不稳定埋下了伏笔。

国际社会对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反应复杂,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和意识形态立场,对此条约有着不同的解读和态度。

西方国家的忧虑与批评:英法等西方国家普遍对条约持批评态度。他们认为,苏联与纳粹德国的接近,不仅破坏了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还可能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据解密档案显示,英国情报机构曾警告,条约可能导致欧洲力量平衡的重大转变。

苏联的策略调整:条约签订后,共产国际的政治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变。原本认定的反法西斯战争被重新定性为帝国主义战争,直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共产国际才重新回到反法西斯的策略路线上来。苏联报刊在条约签订后,宣传了苏德友好,极少发表责难德国的文章。

日本外交和战略的调整:日本政府对苏德条约感到震惊和愤怒,认为德国背信弃义,破坏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日本迅速调整对苏关系和战略方针,从原先的“北进攻苏”转变为“北守南攻”,并最终确立了南进政策。

美国远东政策的观察:美国官员注意到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并忧虑其对苏日关系的影响。美国认为,苏德关系的改善有助于苏联以更强硬的姿态对抗日本,但也担心苏日之间可能的妥协。

中国国民政府的应对:国民政府对条约持谨慎态度,担忧苏德接近可能影响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蒋介石认为,苏德条约可能促使日本介入欧局,从而让中日战争与欧洲问题合为一体,共同解决。

后来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解密了当时的政治态度 , 《从解密档案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 共产国际策略的变化》。 《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日本外交和战略方针的调整及其影响》。 《太平洋战争前美国远东政策中的苏联因素(1931-1941)》。 《蒋介石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反应》。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原本是一份旨在避免两国冲突的协议,然而,这一条约的和平并未持久。希特勒的长期战略目标始终是向东扩张,为德国人获取所谓的“生存空间”(Lebensraum)。在条约签订后不久,德国便开始了对波兰的侵略,而苏联也在随后的几周内参与了对波兰的分割。然而,希特勒从未真正打算长期遵守这一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重大国际政治事件,其影响深远且复杂。条约的签订为苏联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来加强国防和准备即将到来的战争,同时也为德国提供了东线的安全保障,使其能够集中力量向西扩张。然而,这一条约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后果,包括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威信,以及在国际上造成了共产党的分裂。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打破了德、日法西斯的反共统一战线,有助于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避免两线作战。但同时,条约的签订也使得苏联在德国侵占波兰之后,未能继续揭露法西斯德国的战争罪行,反而与德国发表共同声明,这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在战略层面上,条约使苏联能够通过建立“东方战线”来改善其西部边界的战略地位,增加了约300—400公里的防御空间。但这一战略调整也导致了苏联对波兰等东欧国家的侵略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

综上所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一个具有双重性质的国际协议,其积极作用在于为苏联争取了备战时间,而消极作用则体现在助长了德国的侵略行为和损害了苏联的国际形象。这一历史事件提醒我们,在国际政治中,任何协议的签订都需要权衡其长远影响和战略后果。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