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招揽学士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5章 招揽学士

这一日,士徽在乡间游历,寻找合适的聚集地。

偶然路过一间私塾,听到庾亮讲述的经学,觉得观点颇为新颖,心中一动,便驻足聆听。庾亮的讲述深入浅出,将经学中的奥义讲解得淋漓尽致,士徽听后,心中暗自赞叹,觉得庾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经学大师。

庾亮讲完一段经文,士徽便走上前去。施礼道:“先生,我听你讲解经学,觉得观点新颖,心中十分敬佩。能否请教先生名讳,以便日后请教。”

“在下庾亮,字元规,出身寒微,只是一名教书人。”

“先生,在下士徽,字文君,乃交趾太守士燮的三子,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庾亮微微一笑,道:“士徽公子过誉了,庾某只是个教书人,如何敢当得起公子如此赞誉。”

士徽道:“先生,我听你讲解经学,觉得观点新颖,心中十分敬佩。我有一事相求,希望先生能够加入我们交趾郡,为我等讲解经学,共同为天下谋福祉。”

庾亮微微一愣,随即摇了摇头,道:“士徽公子,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庾亮只是一个教书人,习惯了乡间的宁静生活。”

士徽道:“先生,你真的不再考虑一下?交趾郡能够给你的,是其他人无法给你的。”

庾亮叹了口气,坚定地说道。

“士徽公子,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庾亮自有决断,还请公子不要勉强。”

士徽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知道庾亮已经下定了决心,再劝下去也是无益。他站起身来,道:“既然如此,徽也不便勉强,就此告辞。”

庾亮送士徽到门口,道:“士徽公子,日后若是有所需要,庾某一定会帮忙。”

士徽点了点头,道:“多谢先生,日后若有需要,士徽一定会来找你。”说完,他转身离去,留下庾亮独自站在私塾门口,望着他的背影,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士徽第一次招揽文士竟然失败了,心中有些许失落。他反思着自己的言行,思考着是否在招揽过程中有所疏漏。

他回想刚才的对话,试图找出自己可能犯下的错误。他觉得自己的语气和态度可能过于直接,没有给庾亮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同时,他意识到自己在表达招揽意图时,可能过于强调自己的身份和背景,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庾亮的感受和立场。

次日,士徽再次来到庾亮的私塾,只见庾亮正坐在窗前,专注地抚摸着琴弦。琴音悠扬,如流水般清澈,又如春风般温暖,让士徽在门外听得出神。琴音渐渐停歇,士徽方才从梦境般的琴声中醒悟过来。

他轻轻地走进私塾,微笑着对庾亮说:“元规兄,您的琴艺真是高超,让人如痴如醉。”

庾亮抬起头,看到士徽,微笑着回应:“文君兄,你过誉了。我只是闲暇之余,弹奏几曲以陶冶情操。”

士徽趁机说道:“元规兄,我自幼对琴艺也颇感兴趣,不知能否跟随您学习抚琴?”

庾亮看着士徽认真的眼神,不像是在开玩笑,便点头答应:“文君兄,你有心学习,我自然乐意传授。不过,我主要还是教授经学,抚琴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士徽突然想起了自己接手安置流民的事情,身边没有合适的帮手,他转头对庾亮说:“元规兄,如今黄巾贼寇四起,无数平民流离失所。前几日,交趾郡外收拢流民过万,文君应对起来破感无力希望先生能来助我。”

士徽笑着点头:“我想请先生助我前去教授经学,帮助流民们重建家园。”

庾亮听闻士徽收拢流民过万的消息,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意。他感叹道:“文君兄,你心怀黎民百姓,这份胸怀和担当,令人敬佩,实乃我辈之楷模。吾替天下百姓谢过文君。”

士徽微笑着回应:“元规兄,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尽我微薄之力,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庾亮点头道:“文君兄,你的这份担当和胸怀,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我愿意与你一起,为天下黎民百姓尽一份力。”

“文规兄有所不知,我心之志向。”

“四海波澜不惊,千里沃野铺锦,万民安居乐业。春风拂面,桃李芬芳,沃土千畴,麦穗金黄。青山绿水间,牧童悠然放歌,农夫耕作,村舍炊烟袅袅。街巷中,孩童嬉戏,老者闲谈,笑语声声。

大厦巍峨,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文教昌盛,礼仪繁荣,天下士子皆能展其才志。外无战事,内无忧患,四海之内皆成和谐乐土。天清气朗,万物共生,苍生与天共欢,万邦皆安。”

庾亮听完士徽的抱负,心中激动的情绪溢于言表。他单膝跪地,拱手说道:“元规不才,愿为主公效劳。不求他报,只愿共襄盛举。”

士徽见状,目光柔和,连忙扶起庾亮,激动地说:“元规兄,如此深情厚谊,徽受宠若惊。今后愿以诚相待,共襄盛举。

“今后有元规助我,大事可成也。”

士徽望着庾亮,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元规兄,眼下就有一个问题,文规兄帮我。

“文规兄此来岭南地区有些时日了吧。”

庾亮闻言,说道:“回主公,庾亮来了有六年。交州的情况,我确实有所了解。

“想必对交州颇为熟悉了?”

“交州谈不上,交趾郡内还行。”

士徽说道:“足够了,眼下我们需要将交趾城外的流民一一安置,目前已经安置了部分,剩余的部分还在寻找合适的聚集地。文规兄有什么建议?”

“主要将第一批流民安置在了哪里?”庾亮询问道。

“交趾城外西南的河边,设置了三个新的聚集地。”

庾亮思索片刻,便是说道:“眼下交趾城外已无合适的土地供我们选择,不如将眼光放远一些。”

“主公,我们何不在在山脚下建立新的聚集地,提供给流民居住。同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利用山地的自然资源,如山间的野果野菜和树木,以及一些适合山区种植的作物,如竹笋等,还可以发展畜牧业。这样一来,流民们不仅有了安居之所,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

“元规,你的想法正合我意。山区的确是一个理想的安置地点。那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为流民提供生存的基础,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数个新的聚集地。”

庾亮旅游迟疑的说道:“主要还需预防一个问题,我们在身边建立新的聚集地,会不会引起南蛮的不满。”

“你说那些越人部落?”

“我们汉人与他们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如果他们有什么不满,那就打到他们满意为止。”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