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章 女娲成圣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25章 女娲成圣

紫霄宫之内,云雾缭绕,仙光四照。鲲鹏携分宝岩,随众道友,踱步至此,与鸿钧大人与众仙共聚。

鸿钧道祖目光深邃,一扫众仙,缓声而道:

“自今日起,吾将合天道,成就鸿钧,今后不复混元。”

言罢,四周寂然,风声乍起,诸仙心中一颤,皆知鸿钧道祖将有大变动。

众道友纷纷上前拜倒,以示尊敬与畏惧,犹如仰视天威。

此时,鸿钧大人脑后浮现混沌云光,宛若远古之辉,时光之印。

他抬手一挥,星空骤变,忽见一片小小玉牒于其掌间,微微闪烁,正乃老祖所获于鸿蒙之造化。

“此乃宇宙之道,万象之根。

自今之后,天道共鸣,我将补全天道;而众生之道,唯在自省自励。”

鸿钧道祖沉声告知,声音传遍四方,回响不绝。

鸿钧以身合天道,天灵无为,苍穹为之震动。四方神祗,倾听其声,众生齐齐跪拜,作揖敬奉,默愿得其真谛。

于鸿钧眼中,岂有大神凡人之分,苍生皆为一体,俱受天地之恩德。

众生悸动,然见鸿钧之姿,便齐齐跪地,口呼:“老师圣恩,愿泽被我等!”

鸿钧见众生之虔诚,心中感动,心念一动,普施宁愿,令万道之光照临人世,犹如阳光普照四方,万物复苏,皆得其福。

自鸿钧合道之后,众生得道,万象归一,紫霄宫内气氛愈加庄重。

此时,三清道众遂步出宫,感天地之灵气,沉醉于道之真谛。

然鲲鹏者,乃是时任之大鹏,豪气干云,心系洪荒,欲再游历万千山河,体验天地之奇,因此,志在追寻无尽之法门。

其展翅高飞,迎风而行,冲天而去,化作一道青虹,倏忽无踪。

镇元子亦心有所感,其光阴悠悠,福地无穷,遂回至万寿山,居于灵端之境,潜心修行,静待机缘。

万寿山间,桃林掩映,灵气弥漫,时常与花草为伴,思索道之本源,不觉惬意非常。

女娲因今日之合道,心中有所豁然,感悟大道之机自应在不周山上。

其面庞娇柔,神采奕奕,欲前往不周山悟道,寻求更高之境界。

是日,不周山上,忽见一道粉红霞光自天而降,蔓延万亩,瑞气盈盈,洒满四方。

霞光中金花朵朵,绽放其华,宛若点缀之饰,似乎在尽展女性之细腻端庄。

细观其态,霞光摇曳,似轻纱拂面,恰如佳人缓步而来,气韵柔雅,令人心醉神迷。

此景虽美,然而洪荒之中,能有如此修为者,唯有女娲娘娘一人尔。

女娲者,乃天地之灵,创世之功,风华绝代,其修为深不可测。

霞光环绕,不仅彰显其仙韵,更透出一股慈祥之气,令人仰视,心生敬畏。

女娲自得道之机缘,心中激荡,恍惚间意识到此机缘或在不周山上,遂执意前来。

。其一路山川相伴,踏青石、行溪流,直至不周山,心中渴望盼望,期冀寻得大道之启示。

然自至此山,数千年已过,唯有苍茫山色与孤寂云烟相伴。

女娲困惑,放眼环顾,虽举目四望,然薄雾弥漫,似有万般神秘,却无一丝可寻之迹。

心中渐生气恼,遂至山脚,舒展蜡黄之身,静坐凝思,希望内外有悟,捕捉那隐匿于虚空之神韵。

时逢此际,鲲鹏循风而至,正在洪荒游历之路上。

其一行之间,已然感知不周山之异象,似有神明坐镇,灵气流转。

鲲鹏展翅飞临,不觉间,远远看见女娲独臂所坐,深似沉思,赫然想起此山之气氛,定然丰盈着某种机缘。

其心中念头闪过,虽未曾见到女娲,然于心底已然明晰。

鲲鹏乃是天维之奇,不乏天机察觉之能,眼见女娲齐眉坐而不动,想到自昔日鸿钧合道之时,便知她此来定是寻法之缘。

待其步近,鲲鹏遂开口道:

“福生无量天尊,女娲师姐不在道场之中纳福,怎的跑到这洪荒大地上来了?”

女娲见状,心中一喜,连忙起身,朝鲲鹏打了个稽首,声音轻柔而庄重:

“福生无量天尊,贫道见过鲲鹏师弟。

贫道多年苦修,修为已臻瓶颈,故来此洪荒天地之中,寻觅机缘。”

鲲鹏闻言,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不知师弟何来?”

鲲鹏当即说道:“贫道也如师姐一般,乃是行走洪荒,寻觅机缘的。

得遇师姐,倒也是缘分。”

女娲眼中闪过一股灵动,心念一动,遂道:

“既然如此,不如你我论道一番,也不枉这相遇一场,不知师姐意下如何啊?”

“此言大善!

”鲲鹏轻声应道,心中暗喜。

于是,两人寻一座山崖,凭栏而坐,开始论道。

鲲鹏提及道:“洪荒中有天道之律,地道之法。

然道无止境,若是能创造出一个能够承载万物的种族,定能于天地之间留下光辉。”

女娲微微颔首,陷入沉思,忽又问道:“师弟所言之甚是,何以成其种族?”

“天?地?人?”

女娲面露思索之色,脑海中闪过诸多道理。

终渐渐明白到,若要创造人族,必须赋予其灵性与情感,乃与天地相通,方得与万物同存。

于是,女娲说:“我应以土为基,塑出人形,注入灵性,使其得以感知天地之灵气,行于洪荒。

此乃我所思之法。”

鲲鹏聆听,心中暗自佩服,随即提议:“既是如此,师姐可用无尽之土,造就人形;

我则可借风云之力,助其生生不息,彼此共成道果。”

女娲心中一震,随即欣然接受:

“好!有师弟相助,必能百倍事倍。”

女娲行至一水塘边,见水波荡漾,心生灵感,遂俯身取周围之泥土。

合池塘之水,调和泥巴,待泥巴合好,立意捏造。

初,她捏出一匹马,形态生动,栩栩如生;

继而又捏成一只鸡,神态翩然,鸣叫似有;

紧接着,女娲又捏了鸭子,姿态可掬,似欲水中畅游。

捏好的生灵悉数放于地上,皆然复生,活灵活现,令人惊叹不已。

然这些殊生刚得生命,未及片刻,转身便逃,纷纷四散而去,隐入林间,消失无踪。

女娲见之,心中难免生失落之感,望着逃遁之生灵,似有怅惘,感叹道:

“我所造者,既赋予其生,何以逃离于我而去?”

顾盼之间,神色间流露出几分孤寂。

然则她素有慈悲之心,心中虽有失落。

然仍恬然处之,默默思索,或许生命之自由,乃其灵魂所向,岂可束缚于一时一地乎?

此景此情,深见女娲之慈爱与宽容。

她不甘心,继而继续捏造,然周围虽有无数生灵,却无一皆使她满意。

正此时,鲲鹏在一旁开口言道:

“师姐何不仿照你我的样子,捏造一物?”

女娲闻之,心念一动,遂复取泥巴,凝聚心力,捏造一人形之物。

待其完成,乃放于地上。然是泥人方得生命,未及两下,便又分崩离析,渐次散落,犹如梦幻,瞬息而逝。

女娲心中无奈,意识到或许此法并不妥宜,该另寻他法。

就在此时,鲲鹏掏出一枚璀璨如星辰之物,竟是九天息壤,光辉闪烁,似乎蕴藏无穷之力量。

他郑重说道:

“师姐用此物,必可有所成就。”

女娲见此宝物,面露惊喜之色,心中暗喜,知此乃天地珍稀之物,或可助其造化之功。

遂接过九天息壤,细细端详,感受其中之灵气,心中更添信心。

鲲鹏见其面色转变,心中亦欣慰,心知师姐定能以此物,铸就无上一世之灵。

女娲静心凝神,满怀期待,暗自立誓,今次必将造出承载生命之伟大存在。

女娲见此,欣然道:“谢过师弟!”

遂握住九天息壤,运起大神通,依泥水为基,照着先天道体的模样塑形,称之为“人”。

然此人形虽形似,却与想象之先天道体相差甚远,面容呆滞,宛若死物。

女娲静思片刻,心中忽有所悟,欲以自我之精血,润泽其所造之人形。

遂取些许自身精血,轻轻一滴,点于泥人之上。

霎时之后,泥人神韵灵动,气息亦变得活泼无比,似乎获得了灵性。

这一法门果然应验,女娲心中一喜,遂再捏一个又一个,每一泥人之成形,皆用自身之精血。

所造之物,个个栩栩如生,电话如切如磋;

然而,其过程虽顺,女娲心中暗自知晓,此法之耗,非同小可。

然则,虽她神通广大,频频耗费精血,终究难以承受。

片刻工夫,已然感到心力不支,身形有些摇晃,神态渐显疲累。

微微皱眉,心中知己,虽欲成就伟业,却不可以此法久行。

思及此,女娲喟然长叹,察觉自身之疲惫,暗道:

“若只凭此法,或难持久,何不寻他之道,以护己之精血?”

心中虽有遗憾,然依旧坚定,不愿放弃创建生灵之理想。

见此情景,鲲鹏即从袖侧取出当日于不周山所获葫芦藤,轻轻交于女娲之手,低声道:

“师姐可望此物助休,藤条之力可生万物。”

女娲接过藤条,心内一动,随即向那泥水轻轻一打,盈盈起点点飞花,飘然落地之际,竟化作一个个生灵。

她见此情景,心中大喜,随即更以藤条沾取泥水,向四方甩去。

顷刻之间,人之数量登时倍增,迅速达至众多,种群渐渐成型。

如是往复,女娲与鲲鹏齐心协力,携手造出无数人形。

彼时天地间灵气迸发,氤氲成雾,弥漫四方,幻化成绚丽光彩。

泥土间满是新生之灵,脸庞愈发灵动,似乎渐显灵性,竟能于天地之间行走自如。

众生栉风沐雨,互相追逐嬉戏,欢声笑语荡漾于空,宛如莲花绽放,生机勃勃。

人族,一出世便被称为先天道体。

女娲手中造人,乃是造化之巅峰,补全天地之缺,功德无量,声动寰宇,自然成为世间瞩目的存在。

不周山脚下,朝霞初照,阳光普照。百万生灵匍匐在土地之上,齐声呼喊:

“圣母,圣母!”

宛如潮水奔涌,声势浩荡,震荡洪荒,连绵不绝。

女娲见状,心中无限欣喜,面若红莲,宛如花瓣轻摇,吞吐兰麝之气,芳香四溢。

她凝视着这些初生的生灵,心中欣慰不已,喃喃道:

“尔等秉承天地人之道而生,今日便赐尔等为人族之名。”

言至此,缓缓举手,光华四射,似有万般灵韵交融。

“多谢圣母,圣母慈悲!”

百万生灵齐声恭应,含泪下拜,皆感怀于女娲之恩泽。

正此时,天地有感,天空中云层翻滚,乌云四聚,霹雳声声,雷鸣震天。

铺天盖地的玄黄功德之气如同瀑布流水。

倾洒而下,流焰芳菲,汇成一股玄黄之色的洪流,宛若海潮奔涌,向女娲而来,笼罩四方。

女娲看着这神奇的景象,心中暗喜,明白这是天地之灵对她创造人族之举的回应。

她双手向上高举,接住这滚烫而来的功德之流,瞬间,体内被一股强烈的能量充盈,神识顿时超然,加深了对宇宙法则的理解。

百万生灵亦感受到天地之气,心中共鸣,心性愈发清明,精神饱满。

女娲心头一个念头闪过,便道:

“尔等人族,今后当守己德行,勤修道义,秉承天地之道,以善为本,方能长盛不衰,荣耀洪荒!”

一时之间,地面震动,万千生灵皆齐声应诺,心中明了自此人族将承载着女娲的期望,往后必将传承和弘扬道义,福泽洪荒大地。

昔者,盘古开天辟地,天地鸿蒙,始露光明。

其后,造人乃为天道之大功,功德之光,八分为二,八分归女娲,丹霞奔腾,威仪无比。

其余之光,因鲲鹏之点化,成为鲲鹏之源。

而一成则被葫芦藤所吸收,化为功德圣器,灵气纵横,福泽万民。

女娲受造人之功德,身姿绰约,霞光四射。

法力遂增,威压陡增,遍布洪荒,众生灵无不五体投地,朝拜于其光辉之下,口称:“娘娘圣寿无疆!”

此时,洪荒之中,古木苍苍,妖兽迷离,尽皆感受到她的威力。

终于,鸿蒙气息汇聚,女娲一声长啸,声音震动九天,冲破虚无,化作混元大道之光,直登圣位,成为鸿钧之下第一圣人,法则无边,世人仰止。

证得圣位后,女娲引导众生,劝诫万物修行。

诸灵惶惶而来,化为众道,天道交融,众生共识。鲜花怒放,洪荒世界因女娲之教化而生机盎然。

四海之内,传声达影,百川归海,皆曰:

“女娲圣人,普度众生!”

老子于女娲成圣之际,睁开紧闭之眼,眸中似有灵光流转。

旋即复又闭目,悠然养神,似一切皆与己无关,坦然自若。

元始天尊望向不周之山,眼中满是嫉妒之色,心中暗忖:

“原以为首圣者当是三清之首之老子,而我元始自应为第二圣人,岂料却被此女子抢了先。”

心间之愤懑,暗潮涌动,难以平息。

通天观之,不发一语,唯微笑以对,面上含义难测,心中所想,似乎无所牵挂,俯瞩于不周山,惟闻其心。

准提则忧虑地看向接引,目中满是关切。

接引却直视洪荒之东,默然无言,似沉浸于深邃思绪之中,沉默代替一切回答。

四方之际,众生皆感天地之变。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