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少年

搜索 历史 用户

少年

一条乡间的路上,路两边尽是一望无际的粟田,看一片片粟谷饱满,茎叶已泛黄色,想必今年是一个难得的丰收之年。盛夏刚刚过去,秋老虎还在散发余威,而田野里的农人顾不得秋老虎的余威辛勤劳作,确保着来之不易的丰收之年。

此时路旁站有两人,年轻者看年龄应在舞象之年,脸型稍长,眉间透着暖意,身高约有八尺,体型偏瘦,身穿入华襦,腰系一方形佩玉,头发高高束起,一副士子的打扮。老者则身着布衣,态度恭敬站在其身后,看样子应是其奴仆之类的下人。

这时年轻者开口道“福叔,今年真是风调雨顺的一年”。

“是呀,大家都开心坏了,比往年收租估计至少多上两成“,老者脸上也面露笑容。

“多两成少两成又有何妨,终究用不尽,倒是能让这些人今年免受饥饿了“,脸色不变的回答道。

“少主人心善“,完老者闭口不言。

“福叔,我们回去吧“。年轻者完向路尽头走去,老者后面跟上。

年轻者名叫成煜,弘农宜阳县人,父亲成瑨,曾举孝廉,官拜郎中,后升迁至荆州南阳太守,南阳是全国著名的大郡,后因郡中张子禁犯法,成瑨将其下狱,张子禁乃是朝中宦官的红人,宦官求汉恒帝下旨释放,但成瑨依旧将其处死了,于是汉恒帝将其下狱,虽然朝中大臣多为其求情,汉恒帝最后还是听了宦官的之词处死了在牢狱中成瑨等一批人。

在成瑨被处死之后,成煜的母亲带着年幼的成煜从荆州回到了弘农宜阳老家。

成瑨有一个弟弟也就是成煜的叔父,名叫成旭,成旭不像其哥哥喜好读书,反而喜爱游侠之风,有些勇武之力,经多年经营也有一些家业,在宜阳县也算是大户。由于成瑨早年便在外为官,老家早已早已没落,加上死于狱中,等煜母带着成煜回来时,早已不能维持生计。成旭收留了成煜母子,分良田百亩良宅一座给与他们母子,经常赠些物品给他们,母子二人对他十分尊敬。

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年煜母病重,成旭也派几个仆人照顾,但成旭至孝,每每亲自为母熬药、服侍,这让成旭更加喜爱他,也让他备受四邻的尊敬,后来煜母病逝,成煜悲痛大病一场,也让一个千年后灵魂从新活了过来。

成煜病重期间一直受张福的照顾,后面为表示尊重一直称张福为福叔,家里事务也一直让张福管理。

后来宜阳县县令听了成煜,并知道乃是成瑨的后代,认为他乃士人忠义之后,并且至孝之人,于是举荐他去郡学读书,当时他才十二岁。

加上成旭的资助,成煜在弘农郡读了郡学,三年后由于永昌太守曹鸾上书请求解除党禁,让汉灵帝不喜,加上宫中宦官的教唆,汉恒帝发动了第三次党锢之祸,凡是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中任官的,一律罢免,禁锢终身,并牵连五族。弘农郡太守乃是前太尉陈蕃的门生而受到牵连罢官返乡,后任太守乃是中常侍赵忠的族人,所以停止举办了郡学,但想征辟郡学内有学识的人为爪牙,其中就有成煜,但成煜拒征返乡回到了宜阳县自己读书,就这样又过了过了两年。

时隔一个时辰,成煜与福叔两人回到宜阳县家中,此时的弘农郡以弘农杨氏为出名,现司徒杨赐就出自弘农杨氏,其父亲杨秉也位即三公,其祖父也曾做过太尉,可谓一门三公。此时放眼下,弘农杨氏虽不凡却也并非第一,汝南袁氏位即三公多达五人,两千石以上的官更是几十位,门生更是多如过江之鲫,颖川的荀家八龙更是属于士人的领袖级别的。弘农杨氏比它门还是稍逊一筹,主要还是杨氏无论门生还是人都太少了。

宜阳县规模属于中等,但因东靠帝都洛阳,人口还是相对稠密一些,人约万余户,人口约五六万。县中有几家大户,但也都并不出彩。

成煜家在城西处,是一座大不到三亩的宅的,院正北有一堂,堂后面分东西两厢,成煜的书房和卧居则都在东厢,西厢则是福叔和几个仆人住的地方。

是书房其实却布置很简单一张书桌,一张垫子,在后面则是一排书架,就是整个书房的所有了。不过书架显得有些凌乱,看样子主人时常翻阅却没怎么仔细整理过。

书桌上正放着一封书信,看摆放姿态显示主人早已阅读过了,而此时成煜却拿着一本战国策品读。

“咚咚咚,少主人?”屋外传来福叔的声音。

“福叔进来吧”,成煜招呼福叔进来。

“二老爷府上来人二老爷回来了”,听到这个消息成煜大喜。

成煜的叔父成旭有几分武力,加上喜爱游侠之风,倒是有几分人脉,所以做起了贩卖的生意,主要是远赴西凉换得骏马来去京都附近贩卖,在购得兵器、丝绸一些贵重品再去西凉羌族等部落换取。虽然这样有资敌之嫌,但秩序混乱,只要多交一些钱,上面也是睁一眼闭一只眼。

成旭来回一趟往往需要数月甚至半年,加上人已过中年精力也大不如从前,所以有时一年可能也只跑一趟。

之所以等成旭回来那是因为成煜有事同叔父商议,因为年少成旭很照顾他们母子,所以长大后成煜很尊敬他。

桌上的书信是帝都来信,原来是成煜在家自读了两年学,也曾四处拜访名士,然而弘农郡本就不属于士族兴盛之地,学了两年发展已到瓶颈之处,于是便想前去太学深读,当然也有想出去看看的心思。

虽然此时太学经汉顺帝扩建规模,但是也并非可以随意前去读书,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家中需有六百石长者可推荐后代,二是郡国高才推荐,三是五十以上七十以下的耆儒。

第一条如果成父在自然不成问题,但成父以死于狱中,而第二三条也已经堵上,现任太守本就是宦官之戚,成煜更是拒征与他加上宦官本就是与士人互相仇视,更不会举荐。

最后成煜想起了母亲逝世之前过,父亲曾游学帝都与河南荥阳游士服虔交好,后又被分批举孝廉与洛阳为官。于是成煜托叔父回洛阳时打听,后打听到服虔在洛阳人尚书侍郎,便写一封书信托他看在故人老爹的份上举荐去太学读书。托叔父家的门客送去,事隔半月便有了桌子上的回信。

服虔回信中先回忆了下年少时曾于成父的交往,后面又对成煜郡学读书感到欣慰,最后到等成煜来到洛阳找他会举荐成煜去太学读书。。

其实成煜接到书信便可以动身前去洛阳,但是此去洛阳不知何时能归,而成旭作为成煜唯一长辈,对他也尽心尽力的照顾,于情于理都得与叔父打一声招呼,便有了刚才的一幕。

听到福叔的消息,成煜整理下衣物,便前去叔父宅院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