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节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17节

那个穿蓝衣的老妈子果然领了好几位同样服饰的同龄老妈子挑剔万分地检查着这批干净衣物,李小丫等人等在旁边,紧张地握着自己的手,一动都不敢动,等着她们检查完全部的衣物。

等了好一会儿,十来篓的衣物总算全部都检查完了,浆洗也好缝补也罢,都无可挑剔,那几位老妈子百般不情愿地算是认可通过,把工钱结给了李小丫,顺便把空出来的背篓重新装满脏衣服。

惊险过关,李小丫千恩万谢,接过东西带人赶紧走,才不掺和到那些乱七八糟的事里面去。

出了那户人家,走得远了,春妮虎妞他们等人才重重松口气,他们刚才一直紧张得屏气,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

“看到厉害了吧?要是不想丢掉这份活,就给我好好干,谁要耍一点花招,我就赶谁出去,我说到做到。”李小丫借机再威胁一下。

“知道知道,我们只管干活,别的什么事我们都不知道。”几个年龄大些的孩子赶紧举手发誓,年纪小些的也跟着一迭声的保证。

重新有了一份洗衣工的工作,李小丫等人的生活再次重回正轨,虽然赚的钱要应付现在的物价有点吃力,但在李小丫的统筹安排下,生活质量还是最低限度地得到了保证,每日该需的营养都有。

老天爷的视线似乎终于开始落在李小丫这帮孤儿身上了,继重新得到一份洗衣工的工作后,另外陆续又有小康人家找上门来要李小丫给宅院设计好用的防盗机关,说都是经那位做调味品生意的老板介绍的,李小丫给他家出的主意把翻墙进去的贼人坑得好惨——没有哪个男人受得了下半身泡在辣椒水里的摧残。

李小丫也知道自己这主意又损又馊,但要是不够劲,也不会有客户上门是不?任谁饱受贼人骚扰不是想抽筋扒皮的,这样比起来,她还是很善良的。

做完这样的心理建设,李小丫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了,只要客户需求,她各种损辣的主意一个接一个,有时客户带着主意自己回去准备,有时让李小丫制作机关道具再到客户家去安装,靠着做机关道具还能多赚一笔。

每次收钱李小丫都乐得见牙不见眼,前世都没发现自己原来还有这个本事,果然是环境影响人性么?

李小丫的收入一增加,手下人的福利也跟着立马好了起来,吃肉的次数明显见涨,只要李小丫接到一笔做陷阱的生意,隔天她就会买些肉蛋给大家改善伙食,肚里有了油水,大家干活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本来李小丫还想买几只母鸡回来养,省得再花钱去买鸡蛋,可想到半散养的鸡要活动空间,而院里的大部分空间都要用来晾晒衣物,李小丫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李小丫他们这破屋一热闹,周边街坊也就嗅到了八卦的气味,明里暗里地跟少男少女们拉家常打听他们现在的生活,年长些的还好,有防备,但年幼些的就容易被人套走话,他们只需说些有肉汤吃就够街坊们议论几天的。

有道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平静了一些日子的破屋又开始不太平,李小丫自己都发现几次破屋外头有不相干的外人在窥视打探。

为了避免可能的危险,李小丫带着手下抽空做了个安全检查,敲掉原来糊在土墙上的碎陶片碎瓷片,重新糊过,并去买了木料钉子,自己做了一些钉板每晚临睡前放在街门内侧和比较低矮的土墙下面,就连他们去送衣物也交待看家的小孩子把钉板放置好,以免入室抢劫的事再发生一遍。

另外但凡要上街购物,李小丫都要带几个男孩子一块去,让他们给自己做保镖,防范着有人路上打劫。

这种防范一切的日子又过了数日,外面不怀好意的人群依然存在,好在一直以来都无人擅动,想必李小丫歹毒机关的名声他们也都听说了,不敢以身冒险。

于是形势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僵持住了,李小丫无法将他们彻底驱赶走,那些人也只在外面围观,给予心理和精神上的极大压力,却又不实质骚扰。

这在李小丫等人眼里看来相当的可恶和恶心,但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李小丫只能交待大家打起精神提高警惕,别一个疏忽让外人钻了空子,到时大家又要回到吃稀粥的凄惨地步。

大家好不容易才重新有了正常生活,肚里油水充足自然不愿去回想只能以稀粥裹腹的日子,对李小丫的交待简直视若圣旨,每日严格执行,绝不让外人毁了现在的好日子。

李小丫观察了几日,发现手下人的确有照自己的吩咐加强防范,她多少放下些心来,开始琢磨新的生财之道,不能老是靠别人上门找她干活,她得主动出击推销自己。

李小丫觉得海盗的存在给安全保卫这个行当带来了商机,现在城外海边那些人口稀少的小渔村不是给海盗烧杀光了,就是村民为了保命自行放弃家园,还健在的村子都是人口有数百以上的大渔村,虽没被屠村,但日子也不好过,海上有海盗,村民不敢出海,渔船就扔在滩涂上晒太阳,而最要命的是最近开始有传言传说村里壮丁老是莫名其妙失踪,这让村民们更加惶恐不安。

这种消息传到城里,城里人也开始人人自危谣言四起,一致的看法是壮丁的失踪跟海盗脱不了干系,很有可能海盗在滨海的某处扎下了根,需要大量壮劳力干活。

一想到祖祖辈辈讨生活的大海上有海盗窝,百姓们可不给吓坏了么,都认为海盗把滨海当老巢的话,最近的滨州府可就要危险了,滨州府危险就等于百姓危险,而朝廷中央又迟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越来越多的百姓陷入了悲观的焦虑情绪中,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有家有口的焦虑情绪更重一些,孑然一身的人群中这种情绪相对小一点,李小丫更是没心没肺的不当回事,她唯一的目标就是赚够钱离开滨州去外地生活,压根没工夫理会这种悲观情绪,在她看来,客户越悲观,越是拼命想抓住救命稻草,她就越有生意。

李小丫主意打定,就跟着男孩子们一起去海边赶海,在各个渔村附近的滩涂上转悠,哪怕明知紧靠渔村的滩涂上的海物多数会被村民捡走,李小丫也不在乎,她不是奔海物去的,她主要目的是观察村子周边情况,寻找谈生意的机会。

不过李小丫到底不是专业干这个的,又没有更多的线索,她一开始只能对每个村庄都观察一番,连续几日都到各个村庄附近的滩涂捡拾海物,村民看她是个干干净净的小姑娘,带着几个同样干干净净的兄弟一门心思只捡海物,也就不那么防备,李小丫干一阵歇一阵,寻找一切机会跟村民搭讪攀谈,了解村里的近况,再回破屋规划计划。

第一卷 滨州剿匪 第20章 化装进村

虽然李小丫不是警察学校专科出身,但好歹她也看过不少侦探推理小说和CSI等美剧,没吃过猪肉起码见过猪跑,如何观察现场环境还原案发时的真实情况是每本侦探推理小说都必有的情节,看得多了也就学到一些常识,李小丫下意识地把这些常识套进了现实

这些天在跟大量村民聊过天后,李小丫发现,村里失踪的壮丁都是在单身外出时失踪的,但附近又找不到打斗的痕迹,游民中也没有目击者,村民觉得可能是在更远的地方出的事,李小丫认为也不排除是上当受骗主动跟人走的结果。

因为渔村靠海,除了不缺海物,其它的都缺,平时会有挑担子的货郎到各村子卖些针头线脑胭脂水粉手帕等小件商品,更多的类似柴米油盐之类的日常用品村民还是要趁赶集的日子到滨州府买。

村民习惯性地对来到村里的陌生人警惕,有陌生人到村里男女老少都会上前盘问,可一旦出门赶集,这种警惕性就会下降,毕竟出了村子见到的都是陌生人,无法再保持那么高的警惕,遇上成心骗人的骗子三言两语就能让人昏头。@思@兔@網@

现在因着海盗的缘故,城里城外都是游民,有不少生存能力弱的老人妇孺就游荡在渔村附近,找机会给村民干个活换口饭吃,游民的流动性又大,今日还在的游民不见得明日还在,时间一长,村民就对村外来来去去难得看到个熟脸的游民习以为常,而人都是有惰性的,一形成习惯就会跟着麻痹大意,就容易让人钻空子。

李小丫认为,得想个办法让村民恢复对陌生人的警惕性才行,不能把村外的游民不当回事,谁知道他们当中有没有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家伙伺机行动。

李小丫会这么想自然也是经过她的考虑,要真是海盗垒窝缺劳动力,为了出海方便,肯定不会到城里弄人,从城里到城外上船走人太引人注目,但若是直接就在海边,沙滩上消失个把人太方便了,没准在哪个僻静处的滩涂上就藏着海盗用来偷运人的小船呢。

李小丫想到被海盗屠灭的那几个村子,地理位置都很偏僻,跟邻村隔得又远,进城赶集赶着车来回都要一整天,当初宁静安逸的小村子如今成了人人皆知的一片焦土,一般人谁没事会跑那里去呢,倒是挺方便海盗藏东西的,没准他们的小船就都藏在那里。

李小丫自然不会亲身犯险,去她认为的嫌疑地点查探一番,万一亲眼证实了她的猜测,但碰上海盗怎么办?那她岂不亏大了?

所以为了自身安全,李小丫不会去干这有百分之五十概率的傻缺事,她只是冥思苦想几日,找出一个目标试验村,想进村看看实地情况。

李小丫挑中的试验对象叫大荭树村,是离城北门最远的大村子,人口将近一千,这村子周围是一片只长在海边滩涂里的荭树林,林子很茂密,村子就隐藏在树林中,村头村尾各有一条小路分别通往进城的官道和海边。

为了能让村民更信任自己,李小丫精心地做了一番化装,臂弯里挎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放着一些针头线脑,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卖针线的女贩子,大清早先跟大家从雇主那里领来脏衣服后,把今日饭菜钱交给虎妞,她就挎上篮子出发了。

出城门走了一会儿,李小丫碰上一个卖鱼货的,给了几文钱搭了个顺风车,然后又步行一段路,一个时辰后终于到达了大荭树村。

一走进树林的范围,火热的阳光被隔绝在层层的树冠外头,顿时就感到一阵清凉,不过在树与树之间游荡闲坐的游民数量不少。

李小丫小心地避开游民,挎着她的篮子走进村子叫卖。

李小丫对这村子进行外围调查时,基本情况都摸得比较清楚,知道货郎来得不那么勤快了,好些女人手里的针线都开始短缺,但家里储备的粮油又够吃,不敢为了几根针线特意进城一趟,怕去了就再回不来。

正是因为有前期的调查打底,李小丫才打扮成这个样子,她一走进村子就吆喝开来,马上就有一些妇女跟过来,一群人慢慢来到村子中间的大空地,李小丫往一棵巨粗的大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