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怒言

搜索 历史 用户

第5章 怒言

世间之大皆有不可为之事,然不知如何时常觉得造化弄人,此为命运也。然往往富势之人运好,穷苦之人命艰,故而世间多不平之事。

因此则必须有怒言。

怒从何来?是该怒天道之不公?亦是该怒命运之难违?亦或是怒自身之无力?还是怒人情之淡薄,名利之昏迷,阶级之森严,制度之不平?

这都不是该怒之处。因为自古有言:君王怒则天下惧,匹夫怒则刀剑鸣——而我们既不是君王,又当不了匹夫,我等皆是云云布衣耳。于此等身份下,我等之怒便只如那沙落深海,甚至泛不起一点涟漪……

所以怒天怒地怒人皆无意义。

但我们应当有怒气,我们身为人,而怒作为人的一种重要情绪,是有必要在合适时展现出来的,怒而不发小则伤身,大则受困。从顺应自然的角度来看,怒作为外界施与我们内心之物,本就应该由我们遣散回归于外界,如此方顺应万物循环之理,若是一直隐而不发,于人于自然之道皆有违逆。

故而含怒则必发,然发怒仍需讲究时机。受怒则发者,其必遭怒之反噬,因其受怒皆有因,故而需明晓怒之源头发之,一昧乱发一气终遭天怒人怨,原先怨气未散,则新怨又至,怨怨相加,长此往复,积重难返而一发不可收拾。

怒之源何?人所困也。前文所言怒之来源既非之,那又该如何处理怒呢?真正处理怒之方法,其实不难。只需怒随言排出即可,这便是怒言。然而此怒言非彼怒言,我所谓之怒言,乃是理性之怒,而非感性之怒。

何为理性之怒?理性之怒者,怒自外界而来,故而发怒归于来处,无一丝一毫于别处,受怒时不惊,忍怒时不语,发怒时不怨,故而其所怒之言以平和为根基,不掺杂其它情感和外物,其以理说人,而非以理服人,所言皆是顺应自然之理,故而怒毕不见其怒,此所谓大丈夫之怒。

何为感性之怒?感性之怒者,怒自内心而来,故而发怒归于内心,其内心愈是狭隘,其怒气则愈是猛烈。正如决口之堤,其口愈小则其流愈激,此激流亦愈易溅至他处,受溅之处受损,则又另生枝节,因果循环,他日又复还矣。此之怒,可谓妇人之怒也。

言至于此,怒其实并不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但是我们却能根据怒来规避一些坏处。若是能心怀大丈夫之怒,摒弃妇人之怒,或可能于怒时换得一丝人生之感悟。

所谓怒言正是基于以上观点而来,怒言时若是能做到只怒该怒之怒,不怒不该怒之怒,也许你会发现你所怒之言正如湖水一般悠悠而来,悠悠而去,无所谓天地要你如何,无所谓他人要你如何,无所谓世事要你如何,你所能做的,也只是于风雨交加处寻得一方安静祥和罢了,至于外界的风吹雨打,也只能任他去了,不是吗?

小伙伴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首发吧

写评论写评论